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10歲男孩拿菜刀與警察對峙:沒有熊孩子,只有熊家長

10歲男孩拿菜刀與警察對峙:沒有熊孩子,只有熊家長


作者 | 跳跳媽






幾天,一個熊孩子「壞」出了新高度。





視頻中的男孩隨家人出來旅遊,因為不滿意媽媽訂的旅館,想住得好一點,就拿了把菜刀揚言要砍人,嚇壞了路人,驚動了警察。




警察通過不懈努力,終於奪下了男孩手裡的菜刀。




讓人意外的是,在與警察對峙的過程中,男孩的家人一直沒出現。



看到這樣的新聞,網友們炸鍋了:



太可怕了,必須嚴加管教!


這孩子長大了以後肯定是個禍害!







的確,這個孩子的行為是錯誤的,即便只有

10歲,他也應該知道不能拿刀威脅人,這不是普通的小打小鬧。如果再不教育,任由他發展下去,後果難以想像。




可從另一方面來說,這孩子也很可憐。



想住得好一點沒有錯,不滿意媽媽訂的旅館也很正常,可他為什麼不跟媽媽好好說呢?而是要通過這樣的極端行為表達心中的不滿?




而且,孩子在大街上跟警察對峙半天,他的父母都沒出現。沒有人來勸解、疏導、安慰這個孩子,而是把他推給陌生的人群,陷入困境、指責和恐懼。





圖片來源:《換子疑雲》







兒童發展心理學博士羅靜說,


沒有壞孩子,只有壞父母。




那些看上去很壞、脾氣暴躁的孩子,都是父母一手培養出來的。




導致孩子出現這些不當行為的原因也大致相似。



孩子要的關注,父母給的太少




心理學家魯道夫·德雷克斯認為,孩子的不當行為通常是因為他們擁有一個錯誤的目標,這些目標主要是:

尋求過度關注、權力之爭、進行報復和自暴自棄。




央視紀錄片《鏡子》中,男孩澤清經常對媽媽大打出手,看上去暴力又殘忍,讓人覺得這孩子簡直無可救藥了。




可他卻說,自己在那個家裡沒有存在感。一個沒有存在感的孩子,勢必要通過各種方式證明自己的存在,而打母親就是這樣一種方式。





圖片來源:紀錄片《鏡子》





他想通過這樣的行為引起父母的關注,可即使他打很久,坐在旁邊的父親也沒有任何反應。



他就像一個等待被關注的孩子,眼巴巴地對父母說:

你們看看我,我在這兒,你們看見我了嗎?




孩子的渴望,父母視而不見。




縱容之花結出「惡果




日本作家東野圭吾的小說《紅手指》中,初中男孩前原直巳性侵七歲的小女孩,遭到女孩反抗,他就把女孩殺了。之後還像個沒事人一樣,照樣在電腦前打遊戲。




父親一氣之下拔掉了電源,讓他去自首,他蹦起來,對著父親大吼。






圖片來源:《小鬼當家》




母親卻埋怨父親動作粗魯,嚇著兒子了。她可憐巴巴地對兒子說,

「好兒子,求求你了,聽媽媽說句話好嗎?」




母親對兒子的愛已經到了卑躬屈膝的地步,一味縱容。




兒子看淫穢雜誌,她認為無所謂;兒子欺負別人,她也不覺得有什麼。




即使兒子殺了人,她也護著,認為兒子嚇壞了,這已經是對他的懲罰了。




她要做的,是聯合丈夫,千方百計守住這個秘密,不能讓兒子的一生毀在這件事情上。




可最終,警察還是查到了她的兒子頭上。





圖片來源:《小鬼當家》




就像李天一的母親夢鴿,孩子每次闖了禍,都給他擺平,等到兒子犯了罪,還在為他開脫。




愛不是不分青紅皂白,不是對不良行為的允許,更不是無底線的縱容。




縱容孩子,才是害他。




孩子在模仿大人




犯罪研究專家皮藝軍認為,


暴力本身具有傳染性,在家庭暴力發生較多的家庭中長大的孩子,實施暴力犯罪的可能性更大,這不是遺傳,而是後天的「培養」。






圖片來源:《無人知曉》




新聞曾報道過這麼一個熊孩子:




年僅7歲的小山是學校的「暴力王」,在家打媽媽,在學校打同學,甚至對老師也動手,學校只好把他勸退。




原來,在小山三四歲的時候,爸爸媽媽經常吵架,他眼睜睜看著爸爸把媽媽踩在地上,媽媽臉上都是血。後來,爸媽離了婚,他跟著媽媽生活。




媽媽總是說,你不能跟你的爸爸一樣,不能打人。可無論媽媽怎麼說,都無濟於事。





圖片來源:紀錄片《鏡子》




心理諮詢師認為,


孩子沒有自己的判斷力,只能模仿父母。

而他模仿的,往往是看起來更強勢的一方。




而且,孩子都渴望認同父母,意識上不被允許,潛意識就會補償,最終小山的行為越來越像父親,以彌補情感上的缺憾。




當孩子出現暴力行為時,我們先要反思自己,是不是為孩子提供了不好的模仿樣板,如果是,請儘快修正。





圖片來源:《我是山姆》







孩子的壞行為與父母的教養方式息息相關,那麼父母怎麼做,才能防止孩子出現不良行為呢?當孩子出現了不良行為的小火苗,我們又該如何及時撲滅呢?





積極回應孩子




心理學家李雪認為,母嬰之間的回應有三種類型:



共振互動型


以母親為中心型


情感逆轉型




共振互動型是最好的回應方式,這樣的父母,能看見孩子的感受,給孩子最好的滋養。






圖片來源:紀錄片《鏡子》




香港歌手陳美齡曾分享過自己的育兒心得,在她看來,只要孩子想跟你交流,無論你在做什麼,都不能讓孩子等。




有次她正在炒菜,孩子興沖沖地跑過來問,

「媽媽,為什麼天是藍的?」




她覺得一下子難以回答,便馬上關了火,對兒子說,

「你問得好,媽媽跟你一起去找答案。」







同樣的事,「以母親為中心型」的媽媽會說,

「去

去去,一邊去,沒看我正忙著呢!」




而情感逆轉型的媽媽更傷孩子的心,

「天是不是藍的關你什麼事?作業寫完了嗎?再不寫等我揍你!」




媽媽不同的回應,帶給孩子不同的心理感受。當共振互動越來越少,孩子的心門也關得越來越嚴。




先處理情緒,再處理問題




美國心理學家海姆·G·吉諾特說,


在糾正孩子的行為之前,一定要先處理孩子的情緒。







視頻中的男孩,不管時間地點,只要達不到目的就滿地打滾,甚至拿頭撞牆,絲毫不覺得疼痛。




每次看到他這個樣子,媽媽就說,自己的頭都要炸了,實在不知道該怎麼辦,只好眼睜睜地看著孩子哭鬧不止,最後在孩子的哭鬧聲中妥協。




下一次,孩子依然如此。




這是因為,自始至終,孩子的情緒都沒有得到釋放,他的憤怒無法表達,只能傷害自己。




如果在他第一次哭鬧的時候,媽媽能夠蹲下來,把他抱在懷裡,告訴他,媽媽理解他的心情,知道他很難過,他可以哭可以鬧,媽媽會一直陪著他,不管怎樣都愛他,那麼,孩子就不會一次次愈演愈烈了。





圖片來源:《換子疑雲》





當孩子的情緒得到了安撫,再給他的行為樹立一個明確的界限,告訴他什麼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這樣,孩子會更容易接受。




孩子的每一個行為,都是給父母發出的信號。




作為父母,我們要及時接收這個信號,並破解信號背後的心理密碼,儘快回應孩子的需求,讓他感受到來自父母的關心和愛。




孩子不一定會成為天使,但我們始終可以成為更好的父母。






圖片來源:《我是山姆》




真正的愛,開始於孩子不乖和讓我們為難的那一刻。




我們要做的,

不是用指責、打罵和羞辱,把他推得越來越遠。




而是透過孩子的行為,走入孩子的內心,把他拉到自己懷裡,給他更多的愛。





作者:跳跳媽,愛讀書、愛寫字的職場寶媽,兒童教育學、心理學愛好者。部分圖片來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版權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繫處理,郵箱tougao@ksjgs.com。




家有0-3歲寶寶怎麼養?莫慌


這個公眾號超級適合你,歡迎來撩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凱叔講故事 的精彩文章:

這7種時刻,千萬不要批評孩子

TAG:凱叔講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