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擁有 「金屋藏嬌」的愛情,最後卻撈得一個被廢結局-陳皇后的顛簸一生
雖然不一定每個人都聽過陳阿嬌,陳皇后這些稱呼,但一定知道金屋藏嬌這個成語典故,而這個典故的主角:陳阿嬌,就是我們今天的主人公。
人們一談到金屋藏嬌的故事,總會潛意識得將主人公認為是一個十分幸福,收到丈夫愛戴的形象,而真正的陳阿嬌的一生,到了最後皇后之位被廢的結局,使這個皇后的人生卻絕對不能用幸福一詞來描述。
陳皇后,也就是陳阿嬌,是漢武帝劉徹的第一位皇后。她是西漢開國功臣堂邑侯陳嬰的後代,也是堂邑夷侯與大長公主劉嫖的女兒。漢景帝四年的時候,將長子劉榮立為自己的太子。而大長公主也想要自己的女兒成為高貴的太子妃。可是卻由於大長公主經常將很多美女獻給漢景帝作為美人受寵,可是太子的母親,也就是栗姬,她的嫉妒心十分之重,並且大長公主獻給的美人們已經爭奪了自己皇帝的寵愛,因此對大長公主十分怨恨,在大長公主想要女兒嫁給太子時就收到了太子母親,栗姬的強烈反對。而被拒絕之後,大長公主又將目標轉向了王夫人剩下的兒子—當時年僅四歲的膠州王劉徹。王夫人答應了這門親事。
由於王夫人也是十分記仇,於是在皇帝面前常常說栗姬的缺點,侮蔑栗姬,還提到在栗姬與宮中妃子們聚會時經常讓侍從僕人在暗處吐口水詛咒她們。再加上栗姬曾經說過不願意善待漢景帝的一眾兒子們,導致漢景帝十分惱怒於她。
並且同時長公主還一直在皇帝旁邊誇獎王夫人的優點,再加上之前王夫人懷劉徹時曾經夢到過象徵著吉兆的夢,但皇帝雖然動搖卻一直沒有下定決心。王夫人十分著急,覺得需要逼迫皇帝一把,所以,趁著皇帝還在生栗姬氣的時候暗中派大臣去奏請讓栗姬當皇后,理由為應該母憑子貴。漢景帝聽到後十分惱怒,認為實在不成體統,便將他處死,並且一併廢除了太子劉榮。將王夫人立為皇后,劉徹也登上了太子之位。
漢武帝即位之後,由於之前竇太主(陳皇后的母親)的極力支持,便開始恃寵而驕,有恃無恐,無節制的向漢武帝索取,劉徹因此心聲厭惡。而陳阿嬌即使花了九千萬來治自己的不孕不育之病,卻一直也未能見效。漢武帝慢慢的便開始慢慢冷落陳阿嬌,在王太后對劉徹經過一番說教之後,漢武帝態度才有所轉變。
之後衛子夫進宮受寵還懷了孩子,這讓一直沒有子嗣的陳阿嬌嫉妒之火燃燒,想方設法要除掉衛子夫,並且設計陷害衛子夫的弟弟衛青,雖然未能得逞。日子一天接一天的過去,衛子夫越發受寵,所以陳阿嬌就越受冷落,後來竟然被發現通過實行巫術來使漢武帝回心轉意,漢武帝更是怒火中燒,派人負責調查此案,結案時已經株連了近三百餘人,接著漢武帝忍無可忍,發出一道冊書將皇后廢除。雖好皇后被廢已經不會有迴旋之地,但漢武帝還是通知竇太主說她的待遇並不會因此受到牽連。幾年後,皇后在冷宮中去世。
在沒有子嗣,嬌氣泛濫,最後還施以巫術,加上衛子夫又十分受寵,最後導致自己被廢。雖然金屋藏嬌等故事引人遐想,到後來的對食起源,千金買賦更是看得到後期陳阿嬌的凄慘生活。俗話說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根據《史記》說的:「陳後太嬌」以及《漢書》評論的「事雖歆羨,非天所度。」也是可以明白自作孽不可活的深刻含義了。


TAG:管談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