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誤入國寶幫

誤入國寶幫

誤入國寶幫

誰讓我智商歸零

誤入國寶幫

我很幸運,每隔不了三五天,便能榮幸地接到不同的文化藝術品公司、文化發展公司、藝術品投資公司打來的電話,都說是要贈送給我收藏品,而且都強調是免費的,有送銀條的,送郵票的,還有送紀念幣的,等等。邀我到這個或那個大廈去領取。

我很詫異,我與這些公司素不無瓜葛,甚至從來沒聽說過。他們是怎麼知道我的電話號碼?又為什麼要向一個陌生人送禮呢?既然給我送禮,為什麼還要勞我大駕,到他們指定的地點去領取呢?

誤入國寶幫

這屆國寶幫不夠用了

由於當今電話詐騙太多,不敢輕易相信;加之,本人懶惰,所以從來沒有應邀。即便如此,但此事始終是我的一個不解的心結。

想不到的是,我的那些疑問,竟被我的一位有過精神病史的兒時街坊解開了。

此婆年及花甲,因有病史早年離婚,多年孑然一身,二十年前病退在家,現領養老金僅兩千有奇,租房而居。囊中羞澀,自不必說。

最近,竟然也接到某某文化發展公司的送禮電話,竟然真的領回了精美的、且據說有很大升值空間的收藏品。

但是,在這家文化發展公司美麗而精明小姐的循循善誘之下,同時,也在現場兩位老姐們兒的率先垂範之下,也竟然以每幅9800元的優惠價買了三幅這家公司隆重推出的、據說是很有升值潛力的某書法家的作品,共計花了29400元養命錢。而且,托我找拍賣公司變現發財。

她說文化發展公司告訴她,這位書法家的作品,現在的拍賣價已經達到了如何、如何高的價位。而且這家公司還信誓旦旦,三年之後,可以按時價收回,買家可以跟庄走,到那時將會得到更豐厚的回報。天哪,真是掉下來大餡兒餅並且砸到了這位傻街坊。

誤入國寶幫

天天撿漏

果真如此嗎?因為我實在是孤陋寡聞,真的沒有見過這位書法家的大作。於是打開電腦,查看各大收藏網站、拍賣網站,想去看看他的拍賣紀錄。果真查到了,結果如下:

誤入國寶幫

啊......500元都沒人要的作品,在文化發展公司居然賣到9800元。就是按其中那張550元的成交價計算,也將近18倍呀。

這樣一個結果,我真沒有膽量告訴我的那位街坊,我擔心她在急火攻心之下舊病複發。

我幫不了她,只能默默地祈禱:「願這位書法家的作品在三年之內狂漲20 倍;願這家文化發展公司再存活三年以上」。只有這樣,這位街坊才有保住那點棺材本兒錢的可能。

但通過這件事終於使我茅塞頓開,明白了這些文化發展公司給我打電話、邀我去領取收藏品的目的:卻原來是在投下香餌釣金龜,幸虧我沒上當。

我不敢想像,堂堂文化發展公司怎麼可能和在街頭巷尾向老年人兜售小金佛、小泥壺的騙子一樣下作。居然毫無天理地騙取那些僅靠養老金生活的人們辛辛苦苦才積攢下來的保命錢。

誤入國寶幫

國寶在民間

此事確實引起了我的不忿。即便如此,我仍然相信,黑了心的文化公司絕不在多數,但也不是絕無僅有。於是,產生了想知道藝術品、收藏品市場中還有哪些類似的下三濫伎倆。然而,我沒有那麼多閑工夫也沒有能力去作市場調察。

可是兩則廣告,告訴我藝術品收藏品市場中,的的確確還存在不少的大忽悠。

在一份頗受中老年讀者歡迎的文摘報上。發現在八九版之間中縫上刊登了一則「來電即送金鑲玉版紀念章」的廣告。其內容大體是:

前面主要說,紀念章是用999黃金和天然玉石製成,內涵如何豐富、工藝如何精湛、直徑有多大、一套有幾枚、什麼盒子包裝、發行量是多少、由誰監製等等。還說了一些「填補了我國金鑲玉版偉人收藏史上的空白」之類溢美之詞。

後一部分說:「統一定價2980元,現只需繳納個人所得稅894元即可。到手就賺2000多,數量有限,先到先得。」

再以後,只登了一個熱線電話號碼,而沒任何公司或個人的名稱,也沒有地址——不知是疏忽還是心虛。

紀念偉人是好事,製造一些紀念品進行商業運作也無可厚非,沒必要上綱上線。但玩起所謂收稅把戲,就帶有欺騙性了。

試問,你們真的是免費奉送商品而代收代繳個人所得稅嗎?給不給買家開稅票?顯然不是。打折兜售而已,並非免費。這不禁使我聯想到所謂「電話號碼中獎」的騙局。

憑這一條,就能說明打廣告的人(或法人)的誠信有問題。讓我不得不懷疑這套紀念章值不值894元,更別說「到手就賺2000多」了。

誤入國寶幫

想一夜暴富,就別讓人看出來

還有更「雷人」的。我還在一家文化發展公司旗下的網站上,看到了一篇套紅的頭條廣告。是推銷一款「某偉人傳國寶璽」的,通篇有近1300字。

這則廣告先介紹「寶璽」的來歷;再是介紹「寶璽」的形制、邊款內容、並用類比的方法說明收藏價值。其中還用黑體字表明:「一方1公斤『奧運玉璽』值60萬,『某偉人傳國寶璽』即使用石頭打造都價值連城!」、「古代,半壁江山都換不來的傳國寶璽;現在,得『某偉人傳國寶璽』如同得到寶藏!」等等;三是說「寶璽」的材質是5斤重和田玉且「通體整雕無任何拼接」,於是乎又用黑體字給出了結論:「1克黃金不如1克上等和田玉,5斤重整塊和田玉價值將越藏越高!」、「黃金有價玉無價,12800元超值收藏足足5斤重整塊和田玉,將來就是無限財富金礦。」等等。最後理所當然地登出來:「全國統一發行價:12800元/套」。

看了這則廣告我一直想笑,刊登者什麼都說了,而且針對原件(我願意相信原件是有的)而言,說的也許都很對。因為這是地球人都知道的道理。可是,在近1300字的推銷廣告中偏偏十分高明地「遺漏」了一個關鍵字:「仿」,或者一個關鍵詞:「複製品」!

也怪我無知,怎麼連原件是絕不可以出售的「國之重器」的道理都不懂呢?更怪我眼花,怎麼也不看看人家已經在網頁一側提示:「已售出428件」呢?不言自明。既然有這麼多件,心照不宣得了,何須鴰噪!

如果是仿品,而且是有幾百件之多的仿品,問題就來了。還「價值連城」么?還「如同得到寶藏」么?

儘管廣告中沒有介紹原件是誰的作品,但可以想見,一定是某金石大師級人物的絕無僅有一件得意之作。而那麼多一模一樣仿品呢?我可不可以懷疑是機器加工的。再說材質,仿品真是5斤重的「和田玉」整料嗎?在當今玉料的行情下,廣告里說了「1克黃金不如1克上等和田玉」,即便是山料,每公斤也得幾萬元。5斤,也就是2.5公斤,怎麼也得值7、8萬元。如果按12800元一枚的價格去賣,恐怕賣家得從姥姥家賠到舅舅家,弄不好連舅媽都得搭上!

那麼這些仿品究竟使的是什麼材料,用什麼方法生產的?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所以,這樣的偷梁換柱式廣告,誰相信呢?

誤入國寶幫

交學費正常,但也不能天天交啊

我想只能忽悠那些既沒有一點兒收藏常識,但又企圖通過倒騰藝術品、收藏品使自己的養老金保值增值的阿公阿婆們——也許這個群體正是某些文化發展公司的目標市場。

這不叫誤導,什麼叫誤導?這不叫欺詐,什麼叫欺詐?

在一級市場中層出不窮的騙術,令人髮指。這些不良的文化公司,是本利通吃,讓買家血本無歸。他們直接把黑手伸向那些對藝術品、收藏品知之甚少的普通民眾,甚至是經濟拮据的弱勢群體。

你是他們的韭菜嗎......

誤入國寶幫

我想靜靜......

圖片來源網路

別忘了

點擊文末「閱讀原文」

有彩蛋:

藝誠拾珍-骨董珍玩專場(九)

正在進行中......

等你來!

近期熱文鏈接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了解更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雅昌論壇 的精彩文章:

秘色瓷判定不靠顏色
朱元璋酷愛紅釉,只因姓朱嗎

TAG:雅昌論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