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做英國的鄰居怎麼這麼慘?

做英國的鄰居怎麼這麼慘?


(⊙_⊙) 


每天一篇全球人文與地理


微信公眾號:地球知識局



NO.645-大西洋翡翠島




作者:盧森堡上空的雲


 製圖:孫綠 / 校稿:貓斯圖 / 編輯:養樂多








愛爾蘭

這個國家由於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稀缺的資源,決定了其處在歐洲文明的邊緣,從古至今似乎並沒有什麼大事在此發生。也正是如此,愛爾蘭有機會窺視著英國和歐陸的狀況,

學習強鄰




但是,隨著「鄰居」英國的

脫歐

,愛爾蘭似乎已經不能僅僅局限於此了,在新時代找到

屬於自己的位置

成為了愛爾蘭當下最需要考慮的事情。



英國脫歐,愛爾蘭的身份也要變一變了




今天,我局文章就帶你來一起認識一下這個「

翡翠島國

」——愛爾蘭。





 






愛爾蘭和不列顛




愛爾蘭位於

歐洲大陸

西北邊,西臨大西洋,東靠愛爾蘭海,與英國隔海相望,是歐洲和北美之間的重要跳板,也一直被英國視為自己的

後花園

。不過雖然英國和其是鄰國,兩國地理地形的不同,也決定了兩國的「上層建築」因此大相徑庭。




確實也是英國的後花園




兩國的對比姑且就看成是大不列顛島和愛爾蘭島的對比。




大不列顛島面積較大,是

世界第九大島

,大體上以奔寧山脈一分為二,呈

南低北高

的狀態。東南側的英格蘭平原可以說是大不列顛島為數不多的農耕用地,也有倫敦這樣位於大河中下游直通大海的

巨型港口

;西側的曲折岸線成就了

眾多良港

,更間接成就了英國人最得意的「工業革命」。




地圖




從外部條件來看,

南部窄小

的英格蘭海峽方便英國人聯繫歐陸,在歐陸戰時也可以起到「保護」作用。內外條件相結合,很自然地使得英國成為了一個

海洋氣息

非常濃郁,並時不時得以參與歐洲競爭的國家。




英國人能在倫敦的水面上建機場


愛爾蘭就夠嗆




愛爾蘭島面積相比而言要小得多,地勢整體呈

四周高中間低

的「盆地」,四周被群山環繞,南部沿海懸崖陡峭,海岸線也平坦了許多。島內僅有

貝爾法斯特

(北愛爾蘭)稱得上是良港。




然而貝爾法斯特是在英國手裡的




這樣的地理結構,讓愛爾蘭先民很容易固守在盆地中央而

不願意外出

,尤其是當外出涉及翻越山嶺和從懸崖下水這樣的高難度操作時。同為島國,愛爾蘭的海洋氣質比起英國和日本,可是要差得遠了,其經濟和文明發展空間,也容易

被局限

在島上一隅。




愛爾蘭還真是個盆地




不過雖然這些地理阻隔沒有能讓愛爾蘭人早點下海,卻也在今天讓愛爾蘭成為了一個

旅遊勝地

。愛爾蘭海岸線上浴場、沙灘眾多,綠草如茵的自然風景吸引了一大批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對於島上經濟也是巨大的貢獻。




不去浪漫的土耳其了


不如去美麗的愛爾蘭




不過兩者如此靠近的距離,愛爾蘭又是

偏弱勢的一方

,愛爾蘭遲早是要和大不列顛「合流」的。


 






英國是自己人or敵人?




關於愛爾蘭和英國的恩怨,要從中世紀說起。




在中世紀以前,愛爾蘭的

凱爾特人

一直生活在愛爾蘭島,過著與世無爭的生活。公元5世紀,

天主教

傳到了愛爾蘭,使之成為歐洲天主教的重要傳播區。但由於和歐洲大陸相隔較遠,所以愛爾蘭的天主教長期遊離於羅馬天主教之外,成為歐陸天主教之外的

一塊飛地

(地位和冰島、格陵蘭差不多)。




愛爾蘭的天主教堂


聖柯曼大教堂




12世紀,英國人從教皇那裡取得了對

愛爾蘭的宗主權

,隨後以「重建愛爾蘭社會秩序」為由不斷入侵愛爾蘭。儘管愛爾蘭人奮起反抗,但由於

實力相差懸殊

,所以被迫向英國屈服,承認了英國的宗教統治權。




隨著英格蘭

1536年統一威爾士

,並逐步蠶食蘇格蘭,英格蘭人對愛爾蘭的野心也不斷膨脹,不斷向愛爾蘭進行滲透,並在沿海地區進行

殖民統治

。在「圈地運動」中,在不列顛島上已經無地可圈的人跑到愛爾蘭大肆「圈走」鄰居的土地,並在愛爾蘭推行

宗教改革

,推行新教,激發了愛爾蘭人的強烈反抗,被鎮壓後發配往偏僻的南部地區。




愛爾蘭至今仍是天主教地區


即使北愛爾蘭的大部分地區也是天主教地區




面對英國的暴行,愛爾蘭人不得不向教皇求助。1580年,羅馬教皇

聯合西班牙

對愛爾蘭進行遠征,試圖解放愛爾蘭,但結果不但沒解放愛爾蘭,更是

成就了英國

。1588年英國人打敗了「西班牙無敵艦隊」,消滅了愛爾蘭人最後的希望。1603年,英國通過「

九年戰爭

」徹底將愛爾蘭置於自己的統治之下,成為了大英帝國的第一塊「殖民地」,但愛爾蘭人卻始終沒有向英國人屈服,反抗浪潮不斷。




已經將愛爾蘭視為自己的一部分




1845-1850年,愛爾蘭爆發了著名的「馬鈴薯瘟疫」,愛爾蘭人賴以為生的

土豆大幅度減產

,很多地方絕收,愛爾蘭人生活無以為繼。而英國派往美洲的運糧船雖然在愛爾蘭停靠,但沒有一袋糧食發給飢餓的愛爾蘭人,讓愛爾蘭仍然保持著

糧食凈出口




都柏林的大饑荒紀念雕塑




由於英國政府的不作為,上百萬愛爾蘭人在這場大饑荒中死亡,超過250萬的愛爾蘭人漂洋過海

逃往美國

,這構成了傳統美國白人里的主力軍。




登陸紐約埃利斯島的被迫移民




在這場大災荒中,愛爾蘭損失了

近半的人口

。絕對是一場巨大的災難。不堪壓迫的愛爾蘭人在這場大饑荒中

徹底和英國人決裂

,走向了英國的對立面,民族覺醒和反抗浪潮因此愈發激烈。




那些不甘被統治的普通人


拿起槍,勢單力薄的與英國人打游擊




終於,愛爾蘭在1916年爆發了「

復活節起義

」,向英國統治者發難。此時英國正在歐陸和奧匈、德意志打得焦頭爛額,不得不在1919年授予了愛爾蘭和澳大利亞、加拿大相同的

自治邦地位

。而二戰結束後,由於「大英帝國」在世界各地的

殖民體系崩潰瓦解

,愛爾蘭人趁機完全脫離英國。1949年,愛爾蘭宣布成立

共和國

,退出了英聯邦,獲得了徹底的獨立。




復活節起義就是為了逃出英國的手掌心




不過,愛爾蘭的獨立

並非是全國性質

的。由於允許島上各地選擇自己的歸屬,在歷史上和英國人最早接觸也是關係最親密的

北愛爾蘭人

最終選擇了跟著英國走。整個北愛爾蘭島上

最富裕的一塊

仍然握在英國手裡,這成為了兩國之間最大的不穩定因素。




然而北愛爾蘭始終有斷斷續續的


對英國統治的防抗


有些人甚至不惜忍受痛苦甚至犧牲生命


也要為北愛爾蘭爭取自由和權利


 






如何成為「歐洲明珠」?




雖然在中世紀是邊外之地,但到了現代就不難發現,愛爾蘭是歐洲

為數不多的「凈土」




由於沒有經歷工業的污染,並且離美國本土近,在「二戰」後的「科技革命」中吸引了大批歐洲和美國的

高新技術

人才來此創業。越來越多的科技公司如英特爾、蘋果、微軟等願意把自己的

歐洲總部設在愛爾蘭

。在「新秩序」下,愛爾蘭開始把吸引外資、

發展外向型經濟

作為長期國策。




微軟員工在愛爾蘭總部工作的環境


不羨慕,真的




很快,電子、信息技術、醫藥、精密器件等新興技術密集型的產業逐漸成為了愛爾蘭的

支柱產業

。並且,在此基礎上政府不斷調整對內對外經濟政策,採取

優惠稅率

和創造良好的投資環境,吸引了更多來自全世界的投資者。




目前,高新技術產業已佔愛爾蘭GDP的40%,人均收入已經到達了

世界第五

。由於經濟增速迅猛,愛爾蘭被譽為「歐洲小虎」,並且因為科技水平高,還被稱為「歐洲矽谷」。




軟體產業發展的相當不錯




與此同時,愛爾蘭政府為了能長期在歐洲立足而從上世紀60年代起開始

大興教育

。雖然起步在西方很晚,但這一政策卻獲得了成功。目前25歲至34歲的愛爾蘭年輕人中39%具有大學以上學歷,持

工程科學學位

的人口比例為

歐盟成員之最

,並且愛爾蘭的教育已經成為產業,和高新技術開發一起,作為國家支柱性產業而存在。




隨著2016年

英國脫歐

,因此有人認為同是歐陸之外的島國愛爾蘭也會脫歐。但事實上,愛爾蘭要「脫歐」可以說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原因有以下三點:




一,愛爾蘭自身是

外向型經濟

並且高新技術產業對科技需求很高,對於像德國、法國這樣的歐盟國家

依賴

很大;




二,愛爾蘭在

宗教文化

方面更和歐陸諸國相似,而不是英國;




三,愛爾蘭和英國有著北愛爾蘭這個不穩定因素存在,如果「脫歐」將會

被全歐洲孤立

,這個打擊對愛爾蘭來說將會是致命的。




隨著愛爾蘭的科技研發實力不斷提升,以及中國消費市場對科技產品的興趣逐漸濃厚,近些年

中愛兩國關係升溫

,兩國實現了互贏共利。愛爾蘭為了在中國教育市場增加知名度,而於2012年和北京工業大學合辦了北京—

都柏林國際學院

,來作為開拓中國市場的第一步棋。




在中國也能參加愛爾蘭聖帕特里克節的慶祝活動


北京工業大學




中國目前也有包括華為在內的四家科技公司把愛爾蘭當成了

開拓歐洲市場的第一步

,在愛爾蘭設立歐洲總部。中國目前正在逐步取代昔日美國在愛爾蘭的位置,成為「

愛爾蘭第一投資商

」。




愛爾蘭這個「翡翠島國」,在中世紀和近代以饑荒與頑固的群眾而文明,在新時代則會以「

歐洲矽谷

」的身份被世人所銘記,甚至很有可能影響

歐洲地緣格

局。雖然體量上只是一個小島國,但他們期待著以「

科技大國

」的身份來改變世界!






END






擴展閱讀


我局更多觀察文章,戳下面



國家:

巴西

  |  

泰國

  |  

印度

  |  

日本

  |  

越南


省區:

安徽

  |  

廣西

  | 

 

河北

  |  

河南

  |  

山東


城市:

廣州

  |  

蘇州

  |  

杭州

  |  

黃石

  |  

玉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地球知識局 的精彩文章:

安徽的這座城市,是安徽富裕的根
以色列和敘利亞大打出手這麼多年,居然只是為了這個地方

TAG:地球知識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