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層秋雨一層涼,一瓣落花一脈香
相 信 優 秀 如 你
?已 經星標我 們
發現生活之美
喚醒古典詩心
聽箏讀詩創始人:箏箏
與你共享美好詩意生活
立秋已有了一段時間?。
一進了秋天,雨總是悄悄而至的。正在讀書時,或正在打掃時,從窗外襲來一陣涼意,伴隨著搖動窗子的風,秋雨來了。大珠小珠落玉盤的有節奏的聲響傳入你的耳中,夾雜著空氣中撲面而來的塵土氣息,令人沉醉。
秋天的雨,好像蒙在天地間的一層紗,所有的樹木、花草、果實和動物,都在雨中蕭瑟不寧。一個人靜坐在書桌前,拿起一本書,靜靜地享受秋雨和古詩的搭配,感受著獨屬於秋的那份美好。
欒家瀨
唐 王維
颯颯秋雨中,淺淺石溜瀉。
跳波自相濺,白鷺驚復下。
颯颯秋雨中,一個有趣的情景被記錄:因為有了這場秋雨,溪水才流得更急,濺起的水珠像小石子似的擊在鷺鷥身上,嚇得它展翅驚飛。當它明白過來這是一場虛驚之後,便又安詳地飛了下來,落在原處。
題宣州開元寺水閣
唐 杜牧
六朝文物草連空,天淡雲閑今古同。
鳥去鳥來山色里,人歌人哭水聲中。
深秋簾幕千家雨,落日樓台一笛風。
惆悵無日見范蠡,參差煙樹五湖東。
六朝的遺迹已渺不可尋,唯有連天的草色依舊;天淡雲閑的景象,自古至今從未變化。飛鳥來去,在蒼翠的山色之中出沒;人歌人哭,和水聲一起隨歲月流逝。深秋時節的密雨,象給上千戶人家掛上了層層的雨簾;夕陽掩映的樓台,在晚風中送出悠揚的笛聲。再也無緣見到范蠡了!惆悵遠望五湖,只見一片參差煙樹而已。故地重遊的詩人在開元寺的水閣上俯瞰宛溪,眺望敬亭。兩岸民居錯落,四圍景色蒼茫,感慨不已的詩人提筆寫下了這語言清麗,沉雄勁健的妙句。
芙蓉樓送辛漸
唐 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
蒼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不僅烘托出詩人送別時的凄寒孤寂之情,更展現了詩人開朗的胸懷和堅強的性格。
秋雨夜眠
唐 白居易
涼冷三秋夜,安閑一老翁。
卧遲燈滅後,睡美雨聲中。
灰宿溫瓶火,香添暖被籠。
曉晴寒未起,霜葉滿階紅。
有點涼的深秋之夜,悠閑自在的老翁吹燈之後遲遲才躺下睡覺。窗外秋雨淅瀝,屋內烘瓶里的燃料經夜已化為灰燼,老翁在滴答的雨聲中安然睡美。
夜已經過去,風雨過後,深秋的氣候更加寒冷,體衰閑散的老翁打算繼續躺著,所以再次「香添暖被籠」,看那不久前還紅似二月花的樹葉,一夜之間就被秋風秋雨無情地掃得飄零滿階。
試想此刻,在下著雨的秋季,聽著有韻律的雨聲,大概人人都想慵懶地賴在床上,享受這份美好與詩意。
雨霖鈴
宋 柳永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
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傍晚時分,一陣急雨剛剛停住。在京都城外設帳餞別,卻沒有暢飲的心緒,秋後的蟬叫得是那樣地凄涼而急促,儘管依依不捨,但船上的人已催著出發,握著手互相瞧著,滿眼淚花,直到最後也無言相對,千言萬語都噎在喉間說不出來。
自古以來多情的人最傷心的是離別,更何況又逢這蕭瑟冷落的秋季,這離愁哪能經受得了!誰知今夜酒醒時將身在何處?怕是只有楊柳岸邊,面對凄厲的晨風和黎明的殘月了。這一去長年相別,相愛的人不在一起,我料想即使遇到好天氣、好風景,也如同虛設。即使有滿腹的情意,又能和誰一同欣賞呢?冷落凄涼的秋景,難以割捨的離情,讓古往今來有離別之苦的人們產生強烈的共鳴。
念奴嬌
宋 黃庭堅
斷虹霽雨,凈秋空,山染修眉新綠。桂影扶疏,誰便道,今夕清輝不足?萬里青天,姮娥何處,駕此一輪玉。寒光零亂,為誰偏照醽醁?
年少從我追游,晚涼幽徑,繞張園森木。共倒金荷,家萬里,歡得尊前相屬。老子平生,江南江北,最愛臨風曲。孫郎微笑,坐來聲噴霜竹。
雨後新晴,天邊出現一道彩虹,萬里秋空一片澄明。山巒經過雨水的沖刷,彷彿披上了新綠的衣服。月中的桂樹還很茂密,怎麼能說今夜的月色不明亮呢?萬里的晴天,嫦娥駕駛著這一輪圓月,在夜空馳騁。月光寒冷,為誰照射在這壇美酒上?
一群年輕人在微涼的晚風中踏著幽寂的小徑,走進長滿林木的張家小園,暢飲歡談。讓我們斟滿手中的金荷葉杯,雖然離家萬里,可是把酒暢飲的歡聚時刻實在難得。一生漂泊,走遍大江南北的人,始終曠達樂觀,榮辱不縈於懷。
秋雨漸涼有懷興元
宋 陸遊
清夢初回秋夜闌,床前耿耿一燈殘。
忽聞雨掠蓬窗過,猶作當時鐵馬看。
從夢中剛剛醒來,夜已經深了,床前只剩下一盞孤燈。滿懷愛國熱情的詩人,即便已經年老體衰,窮困潦倒,在聽到風雨聲掠過窗前時,仍然以為是當年戰馬奔騰的聲音。?
秋雨綿綿,一點蕭瑟,幾分典雅。
何妨在繁忙的時候抽出一點閑暇,邂逅一場秋雨,看一看雨落,聽一聽雨聲,感受點點微涼中那份專屬於自己的情意。
撰稿 | 雨晴
編輯丨花童
GIF
點擊悅讀
文章丨詩歌丨音樂丨讀書會
福利丨沙龍丨話劇丨公益課
聽箏讀詩出品丨轉載請註明
部分圖文材料來自網路公開資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