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幼兒園超前教育的危害,等孩子上二年級後才真正爆發丨精選

幼兒園超前教育的危害,等孩子上二年級後才真正爆發丨精選

關注成長樹



每天讀點有用、有趣、有態度的育兒乾貨


文丨嬌嬌媽


來源丨嬌嬌媽(ID:

jiaojiaoma8




1




有人說,教育,從孩子出生那一刻,便開始了。




於是,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很多父母把不滿三歲的孩子推向了五花八門的早教班、親子班和幼兒園。




但這樣的「用心良苦」,卻有可能變成孩子的痛苦之源。



圖片來源:《看上去很美》




曾經與一位幼兒園老師飯後閑聊,她突然問我這樣一個問題:





- 你知道那些不滿三歲就被送到幼兒園的孩子,一天中說的最多的是哪句話嗎?



- 我要回家?




- 不,是我要找媽媽。




- 聽起來,很心酸。



- 這還不是最心酸的,園裡接了一個2歲1個月的小男孩,家中有保姆的,現在去了幼兒園整天喊著

「我要找阿姨」

,這才是真的心酸。




- 或許,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吧。




- 那孩子現在分離焦慮症特嚴重,每天抱著自己的小毯子,也不跟別的小朋友玩。





圖片來源:《再見了,我們的幼兒園》





她又接著說,




我帶班那麼多年,那些多動、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喜歡調皮搗蛋的孩子,基本都是早早被送來上學的。




越小的孩子,越需要父母。父母缺失的東西,老師是補不回來的。




是的,父母缺失的東西,老師是補不回來的。




早早把孩子送去園裡,影響真的比我們想像的嚴重。




過早把孩子推向外界的洪流中,孩子或許學會了獨立,但也失去了在父母身邊撒嬌玩耍、培養安全感的最佳時光。





圖片來源:《地球上的星星》




2




很多父母或許會說:





這是個例,別危言聳聽。很多孩子早早去了幼兒園,也沒見出什麼大問題啊?




周圍孩子都上幼兒園了,而且有些幼兒園還會教孩子識字、拼音、寫算數,難道眼睜睜看著孩子天天吃喝玩樂?




現在社會競爭那麼激烈,孩子現在不學,將來怎麼辦?




這些問題很現實,我們很能理解。






可是,孩子到底該什麼年齡上幼兒園?

上幼兒園到底學什麼?




對這些,大多數父母既不知其然,更不知其所以然。




從1840年福祿培爾在德國勃蘭登堡創立了世界上第一所「幼兒園」到如今,學前教育理念不斷完善,教育規模不斷擴大,教育條件越來越好,但唯獨家長的幼兒教育觀念卻一直落後。




幼兒教育,是

3-6歲

孩子的教育,在尊重孩子身心發展規律的前提下,以「遊戲」為主要教學方式,以培養孩子廣泛的興趣、健全的人格和基礎的生活能力為目標。





圖片來源:《地球上的星星》





所以,在決定是否把孩子早早送入園之前,以下三點是父母必須弄清楚的:




?1、幼兒園最重要的是「玩」不是「學」




聽很多父母說:

「孩子上幼兒園了,不知道該選玩耍多的,還是學習知識多的?」





事實上,任何採取灌輸式超前教學的幼兒機構,對越小的孩子而言,弊端越大。




國家在《幼兒園管理條例》和《綱要》中也一再強調:

學前教育為3-6歲兒童,遊戲是學前兒童教育的主要

方式。




也就是說,孩子上早教課、上親子班、上幼兒園當然是可以的,但是其目的不是為了「學」,而是為了「玩」。




讓兩三歲的孩子讀拼音、學漢字、做算數,不僅違背了學前教育理念,更違背了孩子身心發展的規律。




這也是很多公立幼兒園,拒絕教小學化知識的最主要原因。







?2、

孩子過早被灌輸知識,扼殺的不只是想像力和創造力




國外兒童心理研究院,曾做過這樣一個實驗:

用簡潔語言描述一幅畫,請兩組孩子同時根據自己聽到的內容來作畫。




一組上接受過幼兒園超前學習,一組沒上過幼兒園。




兩周後,教授再次重複實驗的每一個步驟。




結果,上過幼兒園的孩子,畫作和上次幾乎一模一樣,但沒上過幼兒園的孩子,畫作卻與上次截然不同。




實驗結果很明顯:

孩子越早接觸超前學習,想像力和創造力受到的磨損和消耗就越大。




過早失去想像力和創造力的孩子,懂了更多的規矩,卻失去了未來的多種可能。





圖片來源:《想飛的鋼琴少年》




?3、 孩子超前學習的危害,將在小學二年級後爆發




很多父母看別人家孩子早早送去上學了,自己便不淡定了。




其實,讓孩子過早進入到枯燥的學習之中,他們將來會比青少年更容易失去對學習的興趣和熱情。




教育專家也曾指出:





超前學習,雖然會讓孩子在剛上一年級時,成績比別人優秀。但孩子上課容易因已經學會了,而缺乏探索求知的慾望,容易養成聽講不專註的不良習慣。




等上了二年級,孩子的「老本」吃完了,如果學習慾望不強,學習習慣不好,學習會越來越吃力,越來越糟糕。





圖片來源:《地球上的星星》





作家尹建莉在《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一書中說:

想要孩子接受什麼,就去誘惑他;想要孩子拒絕什麼,就去強迫他。




如果我們想要孩子熱愛學習,我們應該用學習的樂趣去誘惑孩子,而不是用學習的枯燥,去強迫孩子。





對於年幼的孩子而言,玩耍比學習重要;


體驗比思考重要;戶外比室內重要;


示範比說教重要;家庭比學校重要。




這點,值得所有父母銘記於心。







3




因家庭環境、性格等因素的影響,每個孩子都有不同的成長時區。




不顧孩子的實際情況,過早把孩子送去集體生活中,不僅會讓孩子沒有安全感,還可能會打破孩子內心的平衡。




電影《看上去很美》里的小男孩方槍槍就是一個讓人心疼的例子。




圓臉、大眼睛的方槍槍,是被父親硬逼來幼兒園的。不會穿衣服,經常尿床,因為得不到老師獎勵的「小紅花」,他常常覺得自卑。





圖片來源:《看上去很美》





集體生活中,老師命令吃飯睡覺不許說話,拉屎洗手要定時,而小紅花是衡量優劣的唯一標準,方槍槍努力也得不到老師的小紅花後,便對老師產生了不滿。




於是,他通過捉弄老師、搶小朋友玩具,搞破壞,來發泄心中的不滿。




可是「調皮搗蛋」的方槍槍依舊孤獨,一個人玩木馬,一個人發獃,連摔倒都無人問津。




在方槍槍人生的起初階段,父母的陪伴是沒有的,家教是沒有的,有的只是必須遵守的規矩和必須忍受的孤獨。





圖片來源:《看上去很美》




孩子終究只是個孩子,孩子默默獨立的背後,有多少深夜的孤獨和害怕,有多少次淚水的掙扎,我們或許都不曾知曉。




像方槍槍一樣,孩子被迫過早獨立的後果,或許是對親情的冷漠,或許是對自身能力的懷疑。




孩子就像一棵正在成長的樹,我們不能只盼望這棵樹早點開花結果,要多看看孩子這棵樹的樹榦、樹枝和樹葉。




如果我們的眼光局限於開花結果,不斷地給孩子施加壓力,教育孩子僅僅停留在「餵養」和「督學」上,那樣成長出來的孩子,可能優秀,卻可能不健康。




唯有孩子的內心枝強葉茂,才能開出美麗的花,結出甘甜的果。








4




當然,很多孩子早早進入幼兒園,也有諸多現實原因。




譬如:



沒人幫忙帶,所以讓孩子早點上幼兒園。


媽媽懷二胎,沒有精力同時兼顧,大寶先送去上學。


媽媽想重返職場,所以讓孩子早點上幼兒園。


……




孩子幾歲能上幼兒園?是不是三歲前一定不能上幼兒園?




答案是因人而異的。因為這個年齡的劃分並不是那麼重要,最重要的是孩子是否具備了上幼兒園、學會獨立的能力。





圖片來源:《再見了,我們的幼兒園》





集體生活對於孩子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如果把一個什麼都不會的孩子,推給老師們去照顧和培養,無疑是在冒險。




以往曝光的虐童事件常發生在低齡兒童身上,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於低齡孩子既無表達能力,又無生活自理能力。




因此,倘若萬不得已,必須把三歲前的孩子早早地送去托班或幼兒園,請一定培養孩子具備以下五項基本自理能力:




?1、 獨立如廁能力



在送孩子上幼兒園之前,請教會孩子獨立上廁所的能力,並確保孩子「拉臭臭」「拉尿尿」口頭表達無誤。




當然,擦屁股不會很正常,但小便要自己能夠處理。





圖片來源:《看上去很美》




?2、獨立進餐能力




幼兒園的老師,縱然有三頭六臂,縱然愛心和耐心爆棚,也不可能天天給每個孩子喂飯。想要孩子吃飽,先讓孩子具備進餐的能力。




?

3、 獨立穿脫鞋子的能力




幼兒園裡穿脫鞋子是常事,老師不可能幫每個孩子穿鞋,請務必讓孩子學會獨立穿脫鞋子的能力,當然能夠為孩子買「一腳蹬」的鞋子,就更好了。





?4、 聽懂簡單指令的能力



集體生活中,尤其戶外運動,需要孩子能夠聽懂簡單的指令,比如走過去、鑽過去、蹲下來。




讓孩子具備聽懂簡單指令的能力後,孩子才能更好地適應集體生活。




?5、 基本的人際交往能力





這裡的基本人際交往能力主要有三點:




孩子不會無緣無故動手打人;孩子在遇到自己不能解決的困難時,懂得向老師求助;會用「請」「對不起」「謝謝你」等基本的禮貌用語。





圖片來源:《再見了,我們的幼兒園》




孩子的安全高於一切,父母每多教會孩子一項自理能力,孩子的安全便多了一分保障。




當我們決定把孩子推向獨立的境地時,我們唯一能為孩子做的,便是讓他抵禦風寒的羽毛長更加濃密有力。




5




著名教育家盧梭曾說過:


誤用光陰比虛擲光陰損失更大,教育錯了的兒童比未受教育的兒童離智慧更遠。




別急著給孩子灌輸所謂的知識,別急著催促孩子長大,如果條件允許,請陪孩子多走一段路,多看一處景,這些才是最滋養孩子生命的原始力量。





圖片來源:《再見了,我們的幼兒園》





記得牛蛙外公曾在改造孫兒失敗後,釋然地說過這樣一段話:





孩子,你會在田野上長大,在河流中奔跑,我站在遠遠的地方給你揮手,直到你看不到我為止。




繁華的大上海,你給我一片星辰大海,都不如給我一個能慢點長大的孩子。




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




而父母能夠給予孩子最好的禮物,或許就是讓孩子一切慢慢來。




小樹媽說:

我自己其實是不太贊成孩子們零基礎入學的,也並不認為過度的超前教育和完全放任孩子之間,是一個2選1的單選題。




就像自家的兩個孩子算是識字比較早的。

因為從很早就每天帶著她們讀繪本,出門也習慣性的讀路邊的一些廣告牌、標誌牌來認字。孩子還是挺喜歡的。




而我們真正要提防的,是超過孩子現有能力,又讓孩子,陷入孤獨和壓力狀態中的過度學習。








*作者簡介:本文來源於公眾號嬌嬌媽(ID:jiaojiaoma8),專註於服務數百萬媽媽的家庭教育平台,我的文,偶爾理性冷靜、偶爾溫暖深情。但願,我們相識後,你懂自己也懂孩子。





長按上方二維碼,

關注即可收聽下方全部音頻






- 小學生必背唐詩解讀 -




李白《送友人》


杜牧《江南春》


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白居易《池上》


杜牧《清明》


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賈島《尋隱者不遇》


王翰《涼州詞》


柳宗元《江雪》


杜甫《江畔獨步尋花》


劉禹錫《烏衣巷》


……



- 英文有聲繪本 -




棕熊,你看到了什麼?《Brown Bear,Brown Bear,What do you see?》


別讓鴿子開巴士《Don"t Let the Pigeon Drive the Bus》



大衛不可以《No,David》


好餓的毛毛蟲《The very hungry caterpillar 》


你是我媽媽嗎《Are You My Mother?》



野獸出沒的地方《Where the Wild Things Are》



五個小南瓜《Five Little Pumpkins》



…………




- 中文有聲繪本 -





《接著,春天來了》


《蒲公英小豬》


《第四隻狐狸》



《小喬逃跑了》



《白色的小貓頭鷹》



《月亮跟著我們走》



《誰說烏鴉不會唱歌》



《鼴鼠和雪人》



《孵不出來的小雞》



…………


上千部兒童有聲繪本故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成長樹 的精彩文章:

收藏!美國幼兒園需要學會的70件事,你的孩子做到了多少?
孩子被欺負、膽小、缺乏自信、說謊……這些操心的事,都被這套書解決了丨開團

TAG:成長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