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此水滸好漢,是唯一不給宋徽宗和宋江面子的人,卻為何能得善終?

此水滸好漢,是唯一不給宋徽宗和宋江面子的人,卻為何能得善終?

一、暗黑水滸之:「正天地大道」而來的公孫勝

水滸一開篇,便點出了北宋的一個特徵,這便是「尊道」。宋仁宗時發生了瘟疫,仁宗的反應是命洪太尉「前往江西信州龍虎山,宣請嗣漢天師張真人星夜來朝,祈禳瘟疫」,而宋徽宗呢,則被稱為「道君皇帝」,是個信徒。

由此可見道家在北宋時期地位了。按理說道家的地位如此之高,道士們應滿足才對,可偏偏水滸中出了一位叫公孫勝的道士,聽聞梁中書給老丈人蔡京,籌備了十萬貫生辰綱後,竟來到了晁蓋處,要奪了這生辰綱。

且更讓人吃驚的是,他竟然還知道「(生辰綱)來的路數,只是黃泥岡大路上來」,這就奇怪了,公孫勝是如何探聽到的?書中根本沒說。但從宋徽宗尊崇道家和公孫勝的師傅被稱為「真人」來分析,顯然公孫勝這次出現,就成了必然!

因為「上有所好,下有所效」,從書中看,羅真人的名聲很響亮,自然會經常被邀請。公孫勝是羅真人的愛徒,羅真人不想走動的情況下,他就要代表羅真人去跑一跑,估計必是因此,公孫勝探聽到了生辰綱的事情。且由於公孫勝年輕,這一接觸北宋現狀,必然就大受刺激。

所謂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公孫勝理想中的「道」,被現實無情擊碎,而這生辰綱又恰好點燃了其心中的積壓已久的激憤。所以公孫勝這才來尋晁蓋,他根本就不是看上銀子了。

理由很簡單,公孫勝若真的貪財,那在劫持完生辰綱後就因還俗,不然他一個道士,不娶妻生子,更不吃喝嫖賭,要錢財幹啥?所以「正天地大道」,才是公孫勝主動前來劫持生辰綱的理由!

二、唯一不給宋徽宗和宋江面子的人

由於公孫勝是「正道而來」,自然他只認「道」,不給任何人面子,也包括是水滸中的兩位超級大佬,廟堂上的宋徽宗和梁山上的宋江。

同是出家人的魯智深就不同。雖魯智深敢不給宋江面子,但卻不敢不給宋徽宗面子,比如駁斥宋江招安時,他說奸臣們「蒙蔽聖聰」這四個字,等於是把宋徽宗的責任給摘清了。

同樣,李逵也是貌似敢誰都面子也不給,還公開說出,讓宋江當皇上這話。但後面卻還跟著一句「吳用是宰相,公孫勝是國師,我等都是將軍」,等於李逵把江湖中的「分贓規則」用於廟堂里了。這就不能說是,不給宋徽宗或宋江面子,而應是「羨慕、嫉妒、恨」。

所以梁山上,真正不給宋徽宗和宋江面子的好漢,唯有公孫勝!宋江一上山,公孫勝就借故離開了。許多人都說,是看透了宋江其人,但這隻能說是看到了表象,因為公孫勝之所以離開梁山,僅是「道不同不相為謀」罷了。

公孫勝根本就沒那麼複雜,在劫持生辰綱時,他曾動用過道法,對付追捕的官兵。但當他第二次被李逵(其實是宋江)逼出山後,卻只針對那些會道法的人或道家專業上的事物了。

這種轉變只能再次印證公孫勝就是為了正道而來,只不過第一次是為了「天地大道」,而是只負責「正」道家自己的「道」了,那意思就是說:無論你是山大王樊瑞,還是北宋官員高廉等,我公孫勝面前,統統是歪門邪道!

樊瑞是第一身份是山大王,高廉的第一身份是北宋官員,這分別代表著江湖和廟堂,卻都被公孫勝正了道法!尤其是高廉這位會道法的北宋官員的出現,若聯繫宋徽宗的崇道,這其中的內涵,是相當豐富的。

所以公孫勝根本不複雜,更不是神龍見首不見尾的人物,之所以有這種認識,是被他的「專業」給騙了,因為人會「道法」,便認為很神奇和神秘。其實他只是在追求「正道」,而第二次下山,調笑來言就是「專業正道」。但既便如此,正是由於有公孫勝、武松、魯智深這三人,才給暗黑水滸,帶來了一線生機和光明,這點以後會細談。

三、不是善終的善終

公孫勝在書中最後的結局是繼續修道,樊瑞、朱武也跟著他一起去了。因為他的「專業正法」在征討方臘前完成了!參看這個時間點,同樣的大有味道!雖是羅真人的要求,但這恰好說明,道家不認為方臘代表著歪門邪道!

也就是說,公孫勝能活下來,是一直心中有道,他有底線!故而對比其他水滸好漢,似乎這是一個很圓滿的結局,所以都言公孫勝得了善終。但事實是如此嗎?

從前兩章中可以看出,公孫勝是為了「正天地大道」而出現的。第二次出現後,卻淪為了「專業正道」,不再過問誰是誰非了。顯然公孫勝是認輸了。相比公孫勝的理想破滅,宋江等卻是實現了人生理想!

雖宋江等最後慘死,但這實在怨不得別人了。故而水滸中,真正的失敗者只有三人,分別是柴進、吳用(前文已說)和公孫勝!

因為只有這三人懷有改天換地的目的!柴進是遭受一系列失敗後,認識到「重奪江山」是不可能了,自我調整,所以他活下來,這屬於善終!吳用是想改朝換代,扭曲了自我,空有一身本領卻不得發揮,只能玩害人的陰招,最後自儘是罪有應得!

只有公孫勝,他雖是唯一不給宋徽宗(廟堂)和宋江(江湖)面子的人,卻無力改變現狀,只能進行「專業正法」,最後的繼續修道,是代表著反思,當然還有逃避(看破紅塵),不過同時進行反思的,還有整個江湖(樊瑞和朱武是山大王,此刻代表著江湖)。

這種結果,對於公孫勝這樣的「理想主義者」來言是種痛苦,甚至是生不如死。宋徽宗尊崇的是什麼道?江湖之上奉行的是什麼道?道已非道,天下無道,這一切公孫勝雖能看透,卻只能任由沉淪,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言,公孫勝得到的是一個不是善終的善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靜者為王的江湖 的精彩文章:

趙匡胤執意遷都,趙光義說出五個字阻止,從此埋下靖康之恥的禍根
此好漢讓林沖讚歎,是呼延灼剋星,卻為何成第一位戰死的天罡星?

TAG:靜者為王的江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