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潔品散文‖聽一曲瀟湘水雲 劉潔/文

潔品散文‖聽一曲瀟湘水雲 劉潔/文

潔品散文(154)‖

聽一曲瀟湘水雲

劉潔/文

南宋時,郭沔逃難到湖南衡山附近,那裡有瀟水和湘水的匯合處,日日對著川流不息的水流,思想起北方的元的入侵,人生的不易,他譜下了名曲《瀟湘水雲》。後來這曲子被許多名家演繹過,今天,崑曲《玉簪記》里,潘必正和陳妙常彼此試探對方心意的時候,還有一句詞「剛剛這一曲《瀟湘水雲》……」,兩個有情人彼此都不太了解對方,看著皮囊還不錯,下一步就是精神世界的契合度了,以名曲試對方的見識,是個好辦法,現在經常說三觀不同,連話都沒的說,如果一個喜歡《瀟湘水雲》,時不時還要奏上一曲,另外一個人甚至都沒聽過,又或者連琴都沒撫過,那就是現場版的對牛彈琴,無論對哪一方,都是折磨。此時的《瀟湘水雲》顯然擔當了考題的重任,潘必正的成績還不錯,過了陳妙常的初試。以古琴曲作為考題,歷史上最著名的是《高山流水》。俞伯牙和鍾子期,他們之間的惺惺相惜,知音認證都是通過音樂達成的,此時的《高山流水》相當於眼神,確認過了,明白了你是我的知音,從此這首曲子就是你的專有,別人想聽,那也要在你存在的情況下,你若不在,連琴都不必有了。從此,我不會再給另外一個人聽我演繹此曲的機會。這是我們之間的情誼的誓言,古人的單純和執著,還說明了另外一個問題,那個時候的人太少了,受教育程度普遍可疑,想找個對的人太艱難,好不容易逮著一個,還中道崩殂,好吧,以後也不必費心找了。離瀟湘二水很近的地方有座山,九嶷山,那裡的白雲曾入詩,許多人可能沒去過,地名熟的很。

東西方的差異中,人們對文化的認同方式顯然重要。東西方交流經過幾十年的你來我往,觀念上距離已經沒有早先的大了。只是,和中國菜一樣,天天吃著感覺不明顯,如果一個月頓頓吃,首先抗議的是胃了。類似的還有看故事,西方的故事以西方的方式講了,閱讀面寬的朋友自然沒什麼特別感受,沒條件沒機會的朋友,可能會感覺有點難度,好長時間以來,見到的都是特別有見識的朋友,最近有個數據,4%,這是本科生佔全中國人口的比例。這大概就能解釋電視劇為啥能被特別普遍地接受,而文學只能是一小部分人的真愛。其實,文學本來也是小眾的,精神世界的探索和追求,對絕大部分人來說,是奢侈的事,我們想知道他人的想法,進而以我們認為正確的想法去影響他人,是因為我們對世界存著大關懷。以小眾的事業,影響了大多數人的心靈,這是在做功德無量的事。當然,存了歪心眼的不算。

封面攝影:楊連洲攝於Sans Souci Palace,Potsdam

********分享與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潔品散文 的精彩文章:

TAG:潔品散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