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妻四妾真的幸福嗎?古人可不這樣認為,他們說60歲以後才幸福
文史
08-22
在古代,女子不用承擔家庭的經濟來源,只要男子有足夠的錢財養活她們,別說三妻四妾了,就算想娶成百上千個妻妾也沒人攔著。當然有這樣待遇的人還是比較少的,他們的妻妾數量都不敢超過皇帝後宮的嬪妃數量,一般的鄉紳富豪最多也就三妻四妾罷了。
所謂三妻四妾指的是一位正妻,兩位平妻,四位小妾。正妻的地位是最高的,只有她能享受八抬大轎和隆重的婚禮。正妻有兩位丫鬟,平妻一人一個丫鬟,這四位丫鬟就是四妾,平妻和小妾犯了錯由正妻根據家法處置。
如果他們的夫君在朝堂上犯了錯被滅族,只會牽連家裡的正妻及家族,平妻和小妾還有機會死裡逃生。因為正妻承擔的責任比較大,所以社會給予正妻的福利也多一些,比如丈夫納妾必須徵得正妻的同意,還有就是丈夫在留宿正妻的房間必須多於其他人。
三妻四妾並非人們想的那麼幸福,丈夫每天都要提前規定今日留宿哪位夫人的房中,有的朝代甚至規定丈夫每日必須到正妻房中去,哪怕只是停留片刻。有了這些明文規定,古人也不喜歡三妻四妾的婚姻,只是礙於人人都這樣做,他們不得不隨波逐流罷了。
古人娶三妻四妾還有最重要的一個原因,那就是子嗣。俗話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足以見得古代人們把子嗣看得多麼重要。不僅如此,生女孩和生男孩的待遇也是不一樣的,正妻生的孩子和其她人生的孩子地位也是不一樣的,這就是嫡庶有別。
正妻對丈夫有規勸之責,正因如此丈夫更願意跟小妾在一起,但是又不得不根據規定常常到正妻房中去,所以古人對此十分痛苦。然而這一規定要直到60歲才作廢,因此古人認為60歲之後的三妻四妾才算真正的幸福生活。


※諸葛亮臨終前要求棺材往南抬,繩斷便葬,原來是為蜀國著想
※包拯為什麼能名垂千古?除了能力外,最重要的是這個人的支持
TAG:歷史調茶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