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動物 > 問題解答-長著人臉的綠色蜘蛛是什麼?

問題解答-長著人臉的綠色蜘蛛是什麼?

這些問題來自於「動物世界公眾號」讀者的消息留言。


有的問題很有深度,有的略顯好笑,有的說實話確實無法回答,但他們的問題顯示了人們希望對動物有些什麼樣的了解。


我們經過認真商討後,決定開出一個版塊,挑選

一些問題

進行解答。


部分問題,尋找答案需要一些時間。


每周更新一次。




1、讀者 夷陵魏小姐 提問:袋鼠是直接把幼崽生在袋裡,還是幼崽落地後自己爬到袋裡?


小袋鼠出生後,袋鼠母親會用舌頭從尾巴根部向著育兒袋方向舔出了一條潮濕的「小路」。小袋鼠憑著本能沿著「小路」,爬進育兒袋裡。





2、讀者 Sora 提問:我很想養個蒙古獒請您介紹一下好嗎?



蒙古獒犬與藏獒,外形相似,但是不同的品種,它們比藏獒更容易馴養。目前在蒙古,它們仍然被用於警衛、放牧。


這種犬體大有力,性情較兇猛,傳說可以獵殺狼,但是這種傳言並不可信。



3、讀者 藍星 提問:眼鏡王蛇這麼大!如果它與蟒蛇狹路相遇,會不會打一架?誰能勝出?



眼鏡王蛇在自然分布地會與蟒相遇,真的打上一架的話,眼鏡王蛇會勝出。




  • 眼鏡王蛇,主要棲息於亞洲南部的熱帶林地中,是一種劇毒蛇類。



  • 眼鏡王蛇的獵物主要為其他蛇類,如鼠蛇、

    體型適合的蟒蛇




4、讀者 Optimus Prime  提問:這是神馬跳蛛?



很有可能是角貓跳蛛(照片中跳蛛主體太小,依據明顯特徵判斷)。




5、讀者 貓怪Crisey Chan   提問:這是什麼魚?打架蠢萌?


有可能是:

後頜?(téng)中的一種,學名

Opistognathus scops




6、讀者 趙燕   提問:白鯨?




白鯨廣泛分布於北極與亞北極地區,具高度群居性,會形成個體間聯繫極為緊密的群體。以多變化的叫聲與豐富的臉部表情聞名。


白鯨的頭部與其他鯨目動物大不相同,額隆極為鼓起而突出。



白鯨能發出多種變化多端的聲音,包括旋轉的顫音、嘎嘎叫、似鐘聲...





7、讀者 熊黑鋼   提問:能寫點關於,各類鰩、魟、蝠鱝的區別嗎?多謝!


可以,這些整理起來內容很多,先簡單說一下吧。



鰩,大部分物種有背鰭和尾鰭。


魟,大部分物種尾巴細像跟刺,沒有尾鰭,頭跟身體沒有明顯的區分。


鱝,大部分物種尾巴細長,有突出的明顯的頭部。


(此描述為了讓大家用簡單的方法很快的區分這三類動物,所以不是很嚴謹)



8、讀者 倫  提問:大西洋海神?


問的大西洋海神海蛞蝓吧



大西洋海神海蛞蝓(kuò yú)分布相當廣泛,生活在熱帶及泛熱帶遠海海域,具體包括東非和南非南海岸,歐洲東海岸,秘魯、澳大利亞、印度和莫三比克周邊海域。大西洋海神海蛞蝓喜歡海流緩慢,風浪不大的生活環境。



大約有3厘米長,主要捕食僧帽水母、帆水母、銀幣水母等海洋生物,偶爾也會同類相食。



9、讀者 Jennifer  提問:蜈蚣?



蜈蚣屬於節肢動物門多足類唇足綱,全世界有大約8,000種的蜈蚣,地理分布十分廣泛,甚至越過北極圈。由於蜈蚣沒有表皮蠟質,水分流失很快,所以需要潮濕的微棲息地以補充水分,比如土壤、落葉堆、石頭與腐木下……等等。


蜈蚣在中國俗稱百足蟲,但實際上足數不一,有少於20,也有超過300隻腳的。蜈蚣都擁有奇數對的腳,比如15對或17對,也因此,不存在擁有正好100隻腳的蜈蚣(50對足)。


蜈蚣的特徵是首節的附肢特化為一對毒爪(蜈蚣特化過後能夠注射毒液的鉗狀前肢)。蜈蚣是肉食性動物。


秘魯巨人蜈蚣又名亞馬遜巨人蜈蚣,是現存世界上最大的蜈蚣,長度超過30厘米,它們食用蜥蜴、青蛙、鳥類、老鼠,甚至蝙蝠、嚙齒動物與蜘蛛。




10、讀者 綠豆糕  提問:曾經見過一種又短又胖長得像蜻蜓的小傢伙,兩對像蜻蜓一樣透明的長翅膀……形容不下去了,記憶太久遠了。求解?



有可能是某種盜虻吧




11、眾多讀者 提問:貓?


先列舉一個品種吧



伯曼貓


體型: 中型


毛長: 長毛


體重: 4.5-5kg


伯曼貓又稱緬甸聖貓,傳說最早由古代緬甸寺廟裡的僧侶飼養,在現代歷史中記載,一對伯曼貓首次於1919年從緬甸運到法國,於1925年在法國被確認。


一隻理想的伯曼貓應是強壯、擁有長而幼細的披毛,但不及波斯貓般豐厚。毛色方面則應該是淺色,像蓋上一層金黃色。重點色在面、腳和尾巴,四爪的白手套標記則是伯曼貓的獨特之處。眼睛應該是圓而大,呈藍色。




12、讀者 黃廣寧  提問:鯊魚?



鯊魚,是一群板鰓類魚的通稱,屬於軟骨魚的一支。因摸起來膚質粗糙,中國古代稱其為沙魚。


是古老的魚類,最早在4億2千萬年前的志留紀就已經出現,至今已經演化出超過400個不同的種。





鯊魚體側長有用於呼吸的鰓裂,鰓裂不能像其他硬骨魚的鰓蓋,能用肌肉主動鼓動造成水壓,讓水循環過鰓,而只是水流出口。因此,大多數的鯊魚都必須不斷的遊動,讓海水進入口中,經過鰓進行氣體交換後,再從鰓裂外流進去。



它們有高度流線、適合游泳的外型,全身覆滿了盾鱗,盾鱗除了保護鯊魚免於受傷或者被寄生,還可以增進它們的流體動力,讓它們游得更快速。



不同的種類有不同的食物,有的肉食,可以吞噬海豹、海龜,有的只濾食浮游生物。




13、讀者 

黃廣寧

  提問:這是什麼?



某種雌性螽斯,後面的一根刺是產卵器。




14、讀者 Mr.Bee  提問:這是什麼?



三突伊氏蛛(雌性),廣泛分布於古北界,自然棲息地是陽光充足、乾燥的草原和森林邊緣,通常偽裝在花朵或葉子上,伏擊獵物。





15、讀者 折黿類子  提問:藍岩鬢蜥?


是藍岩鬣蜥吧



藍岩鬣蜥


屬名Cyclura

,是古希臘文的「

圓尾

」,意指其尾巴的厚環。


種名lewisi

,是由首次描述的查普曼·格蘭為紀念發現者

伯納德·C·劉易斯

而來。


藍岩鬣蜥曾被分類為古巴鬣蜥的亞種,後來於2004年確認了它們的獨特性而成為獨立的物種。


是一種瀕危蜥蜴,為大開曼特有物種。藍岩鬣蜥的化石紀錄顯示它們於歐洲殖民時代前廣泛分布,但到了2003年野外卻只餘下少於15隻,於21世紀初人們普遍相信它們將面臨滅絕。




16、讀者 頭像是個考拉  提問:荒野之歌?



名人推薦



偉大的自然影像有一個共同點:它們都是刻骨銘心的。它們可以成為美麗、奇蹟和快樂的深厚源泉……這一有著半個世紀歷史的國際頂級自然生態攝影賽事,彙集了全球最優秀的野生生物攝影作品——這些影像告訴我們如何感受和對待自然。


-英國著名生物學家,BBC自然紀錄片製片人及主持人大衛?愛登堡爵士(Sir David Frederick Attenborough)





17、眾多讀者 提問:土撥鼠?


土撥鼠是旱獺在美洲的俗稱。



旱獺,是松鼠科內旱獺屬中14種動物的統稱,它們分布在歐亞大陸和北美洲,棲息於草原、高原和山地。主要以草本植物為食,集群穴居,挖掘能力很強,部分物種有冬眠的習性。




18、讀者 龍行天下  提問:鴯鶓?



鴯鶓與

鴕鳥的對比



鴯鶓,是現存世上除了鴕鳥以外最大的鳥類,為鴯鶓屬唯一的物種,雖然它還保留有一對細小的翅膀,但已經不會飛行。僅分布於澳大利亞,是國徽上的動物之一,在一些文學作品中也譯作澳洲鴕鳥。




19、讀者 忍讓不是退縮  提問:這是什麼?



某種籮紋蛾的幼蟲。


本人更傾向於是紫光籮紋蛾

的幼蟲




20、讀者 南瓜滾滾來  提問:西非低地大猩猩?



西部低地大猩猩是西部大猩猩的亞種之一。可以靈活的攀樹,且較東部大猩猩多生活在樹上。它喜歡吃生果,差不多100種不同樹木的果實它都會吃。


分布在,喀麥隆,中非共和國,剛果,加彭,赤道幾內亞和安哥拉等地區。





第三期的

問題解答就到這裡


咱們下周再見


覺得有幫助


就「鼓個勵」



感謝啦


Thank you




問題很多,不能一一解答,請大家見諒


我們再想想有沒有兩全其美的辦法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動物世界」


微信公眾號:iltawcom



郵  箱:iltaw_tg@sina.com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動物世界 的精彩文章:

這個像海參的蟲子是什麼?
原來孔雀在非洲還有親戚,因為長得太丑被開除了「孔雀籍」

TAG:動物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