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病治療的三個節點,涉及蛋白、肌酐,看看你錯過了沒有?
總有病友抱怨,說自己的尿蛋白很難控制,或者是血肌酐總是升高,這可能是因為你錯過了腎病治療的重要節點。
節點一:腎病早期
節點一:腎病早期
特點是:只有尿蛋白、潛血,甚至只有尿蛋白或潛血,並且不是常規出現。
此時腎臟損傷剛剛發生,還沒有出現大規模的實質性損傷,尤其是腎小球上皮細胞尚保存完好。
這個節點的困難並不是治療,而是發現。
超過90%的患者都錯過了這個節點,因為它實在沒有什麼特別的表現,如果不做尿常規,甚至不是定期做尿常規,會很容易錯過。
節點二:尿蛋白定量1g/24h
節點二:尿蛋白定量1g/24h
雖然沒有明確規定,但我們默認尿蛋白定量1g/24h是使用激素的節點。
實際上,它還在很多其他方面具有重要的參考意義,比如:
是否適合生育
是否需要控制飲食
是否需要關注運動情況
這個節點的難度在於激素的使用時機和使用方案,醫學界有一個說法:評價一名醫生的水平高低,只需看他會不會用激素。
更重要的是,該節點制定的激素使用方案,對後續治療影響非常大,即使更換醫生,也很難完全棄用該方案,所以正應了那句話:「好的開頭,等於成功的一半。」
節點三:血肌酐130μmoI/L
節點三:血肌酐130μmoI/L
關於血肌酐的參考值,各個醫院都有自己的標準,但普遍認為,血肌酐超過130μmoI/L,就算是明顯超標了。
這意味著腎功能受損已經超過70%,其他臟器和系統也開始受到腎病的牽連,治療的重點需要從「控制癥狀」向「保護腎細胞」轉變。
這個節點的困難在於,雖然大家知道要做什麼,卻沒有真實有效的手段。
透析當然效果顯著,但我們不可能讓那些血肌酐剛剛一百多的患者接受透析。
好在有中醫,中醫活血化瘀的功效雖然聽著比較虛幻,但中藥在腎病治療的臨床應用過程中,早已證明了其價值。
困難在於,大部分患者根本不知道好中醫去哪裡尋找。


※肌酐突然升高好幾百,治療方式與只有尿蛋白時有何不同?
※為了治療腎病,無論尿蛋白還是肌酐,我們的投入到底有多大?
TAG:腎博士D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