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日常護理治療
最新
08-22
★
類風濕性關節炎示一種慢性、對稱性,多發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早期關節腫痛,晚期強直、畸形和功能障礙。目前此病病因不清,尚不能完全治癒,有緩解與發作的特點。現在已有一些有效的治療方法,約50%病人可以自我照顧及從事工作.
★
☆
八個小知識
☆
1.在醫務人員指導下了解本疾病的內容、治療、服藥及注意事項,預防保健知識等。避免有奇蹟療法的想法,堅定信心,堅持治療。
2.此病病程長,反覆發作,加之關節疼痛,畸形,功能障礙會給病人身心帶來極大痛苦。此時患者更要有信心,與家人、醫生護士、社會配合治療,達到最佳療效。
3.鼓勵自強,消除自卑依賴感,在允許的體能範圍內,可以繼續工作。
4.對於各種感染腰積極預防和治療。
5.避免各種誘因:如寒冷、潮濕、過度勞累及精神刺激。
6.堅持服藥,不可擅自停葯、改葯、加減葯。同時了解藥物副作用。
7.定期複查。
8.功能鍛煉目的在於掌握的姿勢,減輕疼痛,減少畸形的發生。原則為活動後2小時體力恢復。要循序漸進,計劃可行。
溫馨提示:類風濕性關節炎日常生活中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A、關節疼痛時除服藥外,可行冷熱敷,局部按摩。但在冷熱敷時避免與皮膚直接接觸而造在卧床期間可採取半卧位,手掌向上,可用夾板或輔助物支持和固定關節,減輕疼痛不允許膝蓋下長期放置枕頭。
B、加強翻身,避免褥瘡。
C、避免突然的移動和負重。
D、進行關節周圍皮膚和肌肉的按摩,增進血液循環,防止肌肉萎縮。
E、主動或被動地進行肢體活動,如伸展運動等。
F、加強拍背和擴胸移動,預防感染。
G、活動關節的方法:如織毛衣、下棋、玩魔方、摸高、伸腰、踢腿等。
H、逐步鍛煉生活自理能力,鼓勵參加更多的日常活動.。


TAG:關節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