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貝萊德BlackRock全球首席投資策略師:賺錢和做好事兩不誤

貝萊德BlackRock全球首席投資策略師:賺錢和做好事兩不誤

作者簡介

Richard Turnill是貝萊德集團(BlackRock, Inc.)又稱黑岩集團全球首席投資策略師,主導貝萊德BlackRock集團全球投資策略,同時也領導貝萊德全球資產管理團隊,擔任投資組合經理。他寫了大量關於全球市場、經濟和投資理念的文章。

可持續投資分析

一個長期投資戰略,能夠幫助投資組合更好地抵禦市場上不可避免的波動震蕩。我們相信可持續投資—這種把環境(Environmental)、社會(Society)和公司治理(Governance),簡稱ESG,三種要素考慮進投資組合的方式,就屬於長遠性投資策略。這種投資適用於不同資產層次的大部分投資人,並且不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放棄風險調整之後的回報。

如今,投資者對可持續投資的興趣在不斷上升。通過我們的研究分析顯示,平均標準普爾500指數公司在財報會議中引用的ESG相關詞條幾乎是十年前的兩倍,其中消費品,金融和醫療保健位於前三。

與此同時,監管部門和投資者自身對於通過投資促進社會改善同時又能降低風險或獲取利基市場機會的需求引起了更多人們對可持續投資的興趣,正如新的基準和產品使得ESG投資在資產類別和地區上更容易讓投資者獲得。

根據研究機構Cerulli Associates的數據,2013年至2017年,歐洲和美國的ESG專用共同基金和交易所交易基金的總資產增長了近50%,並且該流量在2018年進一步增加。隨著越來越多的投資者將ESG作為考慮因素納入其投資決策中,我們有充分的理由相信ESG與資產績效之間的關係可以進一步加強。我們已經通過早期數據發現表明,日益增長的ESG關注度可能與股票表現優異有關。

無需犧牲利益

我們認為,ESG指標的強勁表現可以成為卓越運營的證明:ESG獲得高分的公司和負責人往往在資源使用方面更有效率,並且更能適應從道德失誤到環境氣候等風險的危機。對這種重點關注ESG的股票的偏愛或許能夠為市場低迷時期提供一些緩衝。

我們研究了傳統的股票基準指數以及摩根斯坦利的ESG金融衍生品,發現自2012年以來,ESG指數的年度總回報與發達市場和新興市場(EM)的標準指數持平或略高於標準指數。早期數據還表明,ESG金融衍生品在新興市場中可能會提供極高的回報,其中諸如股東保護,自然資源管理和勞工關係等問題可能是導致重要的績效差異的因素。

在固定收益中,信貸投資者通常認為需要犧牲一些收益來使其投資組合以ESG為重點,因為在ESG指標上得分最低的公司往往具有最高的收益率。然而,這種權衡可能是一種錯覺。我們對全球高收益市場的分析發現,在過去十年中,收益率較低但ESG評級較高的債券通常會產生更強的風險調整回報。我們看到對ESG友好的投資組合在整個市場周期中與傳統投資組合保持同步 - 即使他們在高風險期犧牲了一點收益。由摩根大通和貝萊德BlackRock聯合推出的一套新的ESG友好型新興市場債券指數可以幫助長期引導更多資金進入ESG方面的優秀投資機會 - 並通過優異的表現激勵後來者進入這個市場。

挑戰依然存在

ESG數據及相關研究仍然不夠完善,並不全是同等相關關係。要通過ESG策略探尋背後的原因,投資者就需要超越ESG分數本身,以了解不同公司個體的評分組成部分(如氣候風險,勞工問題和股東權利)如何以及為何會影響回報。這可能因地區,行業和公司而異。

投資組合須定期監控

以下是每年至少檢視一次投資組合時必須檢視的問題:

1. 目標是否有變?目前是否有新的計劃?投資年期有否變化?如是,投資者可能需要調整投資組合。

2. 對市場走勢的觀點是否有變?受追捧的資產類別不斷轉變,投資組合也要相應調整。但這並不表示應將所有資金押注在熱門投資,長期持有價格走高的資產而不減低持倉,或在感到恐慌時拋售投資變現。適當的資產配置,可提高長期計劃目標實現的機率,因此,除非投資年期或所需回報有重大變化,否則在投資組合妥善構建的前提下,應因時制宜對投資組合進行適當微調。

3. 有哪些持倉績效欠佳?監控持倉的原則必須基於確定的投資觀點。比如某些投資屬於增長型。由於並非所有投資的價格會同時上漲,部分投資的績效落後應有理可依。如果無法找到任何理由,也許是時候放棄該持倉。另一方面,分布投資應有助降低風險。我們對這些持倉的期望自然有所不同,但同樣應受重視。

市場有變如何應對

投資組合應隨市況變化作出調整。通過參照基準指數,嚴格監控和衡量投資組合的績效,可以確定並糾正配置不當的持倉。例如,定期投資組合壓力測試能提供實用的信息;對投資組合進行壓力測試,可揭示會引發衝擊的情況,有助儘早對各種市場事件作出應對準備。

此外,壓力測試也有助避免投資者因市場波動性有變而作出不當部署。當市場波動時,投資者往往趨向避險。反之亦然,當市場平靜時,投資者通常願意承擔更高風險。換句話說,如果能管理投資組合以避免蒙受大幅虧損,是在市況慘淡時仍然堅持投資的關鍵,則在建立投資組合時,專門分析出現衰退等不利情況投資組合如何應對,可能是確保堅持投資並促成投資目標如期實現的關鍵。

持續評估

監控貫穿投資組合的整個構建過程,不只是其中一個步驟,讓投資者在投資過程中持續評估績效,基於市場近期回報水平,檢視投資組合近期表現反映的問題,並確保投資組合回報與最初訂立的回報目標保持一致。

目前構建投資組合的過程越趨複雜。投資者需要合適的工具、技術、資源、產品,而最重要的是需要促進投資目標實現的敏銳見解。投資組合構建過程可能耗時甚久且引起困惑。如同我期待醫生能幫助我保持健康一樣,諮詢金融專業人士的建議,可為投資過程提供客觀分析和專業意見,我們的研究發現,投資者在專業人士的協助下信心倍增,能夠為實現未來財務目標作出更好的規劃。

放眼未來的長期目標固然重要,但切記投資過程不可能一帆風順。定期監控財務狀況是成功實現目標的關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1Media 的精彩文章:

四起在美國!盤點歷史上7起最致命的公共設施坍塌事故!
華人留學生怪象:女多男少有隱情 或進一步「失調」

TAG:1Medi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