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趨利?還是避害?這是兩種生活態度

趨利?還是避害?這是兩種生活態度

寫作這篇文章的目的是,在做的每一件事情裡面包含著目的,有時候是為了趨利,獲取某種收益。而另一種情況是避害,做這件事是為了自己保護自己不受傷害,或者說是受更大的另一種傷害。

趨利避害這個詞語在我的印象中是人之本性,是個人都會採取這樣的模式呀。在聽了心理學老師關於人做事的動機有兩種模式,一種是趨利,一種是避害。我們之所以將這兩種模式連著說,是因為我們說習慣了,說習慣了所以就一直在這樣說。而這就成為了我們潛意識的語言模式,如果不深入的分析,當我們說這話的時候,就在向這句話認同了。如果不是老師給指出來,那麼就永遠活在了別人教育的潛意識中。

一個人受到的教育很多都是潛意識的,而且這些教育很多還都是錯誤的,是別人在不知不覺間被你無意識學會了。當這種教育是錯誤的時候,所帶來的後果就是你為錯誤買單。而這種教育是正確的時候,你就真的是走運了,會避過人生中的很多坑。而當別人都在坑裡翻來覆去的時候,你通過自己的努力,做對了一些事情就可能成功了。

人和人之間的差距,與其說是環境帶來,還不如說是個人所接受到了內在心理模式決定的。如果你不向那些錯誤的觀念認同,並且將其作為你做事的原則,那麼你就不會踏入坑裡。很多人的生活不幸,就是接受了錯誤的觀念,然後在自己的內心中構建了錯誤的關係模式。最後在做事的過程中,一再的犯錯,就一再的在同一類坑中翻滾。

當桌子上只有半瓶水的時候,趨利的人看到了會說,還好,還要半瓶。避害的人看到了,怎麼只有半瓶了呀。前者的思想觀念是我獲取了一樣利益。後者的觀念是我還擁有半瓶水,避免了沒有水的下場。雖然都是一樣的半瓶水,可是在不同心態的人看來,所造成的結果是不一樣的。

前者獲得了水,很歡喜。後者獲得了水,對於沒有水的恐懼,讓他根本就歡喜不起來。前者活在快樂中,而後者活在恐懼中。這兩種對待問題的模式,決定了人的幸福與否,也決定了身邊的人會採用何種的方式和他們互動,也就決定了他們的命運。

人改變的動力有兩種,一種是熱情,一種是恐懼。 熱情所代表的就是趨利,恐懼代表的就是避害。很多人焦慮自己的未來就是在避害,而生活中真正能夠讓一個人成長為超一流人才的是靠熱情,靠熱情的人,他們做事的動力很強勁,就是沒有人約束自己,自己也會做事。而做事的過程中帶給他們的快樂的收穫感,是他們一直做事的動力。

恐懼所能產生的結果只是讓我們及格而已,當這種恐懼的感覺一旦通過比較暫時失去了後,個人就會鬆懈了下來。恐懼通過焦慮表達出來,並且焦慮是和別人比較帶來的,只要錯誤的比較一直存在,焦慮的感覺就一直都在。人為了逃避更大的恐懼,選擇了去做事。這種做事的人是無法和熱情的人做比較的,前者是如何獲取內在的動力,後者是如何避免犯大錯誤。前者就算是犯錯誤了,也很快就走出來,原諒了自己;後者可能會一直在錯誤的坑中走出來。我自己就屬於後者,在有些坑中,一直呆了很久到現在都感覺沒有完全走出來,只能慢慢來。

聽心理學老師講,生活中大部分人做事採用的是避害的原則。分辨的方法就是看他們在沒有人管理的時候,是不是真心的熱愛自己做的事情,而且還能夠不斷的將自己的事情做到優秀。如果他們不是,那麼就說明他們是在避害,而避害所帶來的動力,只會達到及格線。

為了避害,他們會犯小錯誤不斷, 而大錯誤沒有。那些天天混日子的人,就是在不斷地犯小錯誤,他們通過自己不去做未知的事情來保護自己不被周圍的人嘲笑和領導責罵這種在他們看來的大錯誤。畢竟自己的行為自己可以控制,而別人的眼光是自己無法面對的,自己能夠控制一天就控制一天。

在我的身邊有很多人,在周末休息的時候就去放飛自我去了,美其名曰是享受生活。可是他們真實的過程是逃避生活帶給自己的無聊和乏味。當一個人在工作中根本就無法帶來快樂和熱情的時候,才會想著快點去改變這樣的生活狀態。而旅遊是最快見效果的方式。相對於讀書和學習來改認知自我,這條用錢解決的方式來的快,只是去的也快。而我觀察到的情況是,他們每天上班的精神狀態完全不是開心,不是熱情。遇到不順心的事情,就直接老闆欠他錢的樣子了。

想要逃避這種沒有盡頭的無趣的生活的大痛苦,選擇去做旅遊這件事來減少這方面的小痛苦。如果你不在工作中得到熱情,被工作帶來的成就感給滋潤,那麼你的旅遊只是一個逃避的借口而已。

對於一個真正工作有熱情的人來說,工作可能是辛苦的,可是並不苦。他們知道自己的做什麼,知道自己會獲取什麼。在獲取自己未來收益的道路上,他們內心是快樂的。他們做事靠的是熱情,對於別人的冷嘲熱諷根本就不會介意,只會按照自己做事的節奏來。而避害的人不一樣,他們做事的原則就是避害。如果冷嘲熱諷的人多了,雖然做的事情在長遠看來是在成長,可是為了避免被周圍的人給嘲笑,就會選擇不做事。他們考慮的是自己在集體中的地位。

有些人想著自己要改變,可是改變的動力不足,一個原因就是改變過後周圍的人會如何看自己呀。有了這個心理後,而身邊的人沒有支持自己的,就選擇了不改變來保護自己。很多人想改變的動力很強大,可是環境帶來的安全感也同樣強大,強大到自己都不敢踏出去,總是認為外面的世界是黑暗的,要和周圍的人保持一直。這樣有了群體的存在自己就有了安全感,自己無法去面對孤獨的自己。

當我們還是一張白紙在做第一件事情的時候,所得到的反饋是什麼,然後在這個反饋不斷的強化後,就會形成了我們個人內心的行為思考模式。如果一個小孩在做事的時候,不管犯了什麼錯誤,家人都是包容他,然後講解犯錯的原因和危害是什麼,他自己想獲得的利益要以什麼正確的方式獲取。那麼在以後的人生道路上,他做事的原則就是做這件事給自己帶來什麼收益,做事會以熱情為主。

如果小孩在成長的道路上,做錯了事情,父母就是指責他,那麼指責就會成為他考慮做事的原則。如果這件事做錯了要受到指責,那麼明明做了自己會成長,能力得到提升的事情,也選擇不做。還有另一種可能,如果這件事不做,自己要受到更大的處罰,那就做這件事。

人雖然是做事是為了趨利,可是有時候人做事也是為了避害,避免受到更大的傷害。明明知道上班遲到是不好的,可是遲到只會被扣錢,所以傷害會小一些。如果遲到變成了裁員,那麼就不會有人選擇遲到了。如果不遲到有獎金,那麼有人為了這些獎金就會選擇不遲到,這就是趨利。

一個人做不做事,其實來源於他是如何思考問題的,而如何思考問題,就在於他和環境所採用的什麼樣的互動模式。父母和小孩的互動模式決定了後來小孩和其他人的互動模式,如果這種模式是包容的,是熱情的,那麼他就會成長為一個人格健全的人。如果這種模式是指責,那麼小孩的內在模式就是別人比自己強大,那麼就有權利指責自己,而當自己強大後,就會不自覺的指責比自己弱小的人。

他們可能在意識層面不想成為指責別人的人,可是在潛意識中他們只學會了這種做事的模式。在當事情發生後,情緒上來,直接就動用了。如果在以後成長的過程中,自己生活中遇到了能夠包容他們的指責的人,而且個人有很好的覺知能力,而且有意識的去鍛煉自己的行為就有改過來的可能。

一個人最基本的人格特性來自於言傳身教,而生活在一個什麼樣的環境中,將決定這個人以後採取什麼樣的方式和周圍的人互動。當一個人擁有趨利的特性,對生活充滿熱情。這樣對生活充滿熱情的人,周圍的人都樂意幫助他,他也能夠看到周圍的人優點,這樣就給予了和周圍的人合作的基礎。周圍的人想幫助你,而自己又做事又很有成就感,那麼想不成功都難了。

反觀那些避害的人,他們做事的動力是考慮自己不做這件事會不會受到某種損失,或者是更大的損失。當這樣的心態出現後,做事的原則就是可做可不做的就不做。這種人冷冰冰的,在別人犯錯的時候喜歡指責別人,身邊的人也沒有幾個人會真心的幫助他,也沒有人會真心的希望他成功的。

趨利和避害,是兩種模式也可以說是一種模式。我們都是在通過做事讓自己活得利益,只是做事方式背後所採用的心態不一樣。心態不一樣,就會在做事的後期,後勁不足,而一個人要想成功靠的是持續的做事。做事成功的人不是靠爆發力,而是靠持久力,當投入足夠多的時候,回報自然就有了。這就決定了有人是高開低走,有人是低開高走。

如果一個人一直生活在避害中,生活在恐懼中,那麼生活的幸福就少了很多。如果可以的話,通過自己的努力讓自己找到點趨利的事情做,而且在其中做的快樂,生活的幸福會高很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設計體驗 的精彩文章:

不知道在寫什麼
尋找那把虛構的刀

TAG:設計體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