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斬馬刀憑什麼被成為「古兵神器」?

斬馬刀憑什麼被成為「古兵神器」?

原標題:斬馬刀憑什麼被成為「古兵神器」?


斬馬刀,亦稱砍刀,漢代之古兵神器,用來將敵軍將領連馬一同斬殺,而製造出來的巨大刀劍。傳至清末,為義和團所用,因此又稱義和刀。《漢書》有載:『王莽使武以斬馬挫董忠。』《漢書.朱雲傳》亦載:『臣願賜尚方斬馬,斷佞臣一人頭,以厲其餘。上問誰癟對日安昌侯張禹。』


顏師古注曰:『斬馬利可以斬馬也。』皆為明證;時至唐代,刀制依舊,唯長度、重量皆有增加。《唐六典》卷十六即載:『刀之式有四:一曰儀刀、二曰障刀、三曰橫刀、四曰陌刀…。陌刀,長刀也,步兵所持,蓋古之斬馬。』,《新唐書》亦有『刀重十五斤』之記載。清王《兵仗記》中亦云:『斬馬刀,一名砍刀,長七尺,刃長三尺,柄長四尺,下用鐵鑽。馬步水路咸可用。』。傳至宋代,名將岳飛,智勇雙全,曾以行動遲緩之步兵擊敗快速神勇之金兵鐵騎。此事功一直難為兵家以常理解讀,實乃因其改良並善用古斬馬(鉤鐮槍)此一疆場利器所奏功。



斬馬刀最早來源於斬馬劍,斬馬劍是長柄上裝有刀身的兵器,它的出現可以追溯到西漢。當時,為了抵禦騎兵,出現了一種在雙刃大型劍上安上長柄,稱為「斬馬劍」的新式兵器。這種雙刃斬馬劍,隨著時間的推移,其外觀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到了唐代,就和我們現在看到的一樣了。然而這種斬馬劍的鼎盛時期卻是在宋朝。在宋朝的武經總要中,把大刀分為屈刀,掩月刀(類似偃月刀),眉尖刀,鳳嘴刀和筆刀這五種。


對於它的來源,另外有兩種說法:


宋代有名的步戰用刀。從唐代橫刀演變而來。《玉梅》:「熙寧五年,作坊造斬馬刀,長三尺余,鐔長尺余,首為大環,上出以示蔡挺、挺奏,便於操擊,戰陣之利器也。五月庚辰,朔命置局造數萬口分賜邊臣。」


一種鋒利的寶刀。宋高承《事物紀原·戎容兵械·斬馬刀》:「漢成帝時,朱雲請上方斬馬劍斷張禹頭,以厲其餘,則斬馬劍之名,已見於漢代矣。宋朝神宗熙寧中,又制斬馬刀,其犀利則莫比,蓋亦取漢氏舊名為稱也。」longquanjian1,了解更多



大明畫作里的斬馬刀

斬馬刀到底妙在何處?

斬馬刀刀身狹長,薄而鋒利,狹長的刀身在減輕整體重量的同時,保證了強度和雙手劈砍時的人體工學效應。古代將人拿著拿著這種威猛的兵器,站在塵土飛揚的沙場之上,力斬奔馬,豪氣衝天,讓人不得不佩服古人對冷兵器的設計的獨到思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華冷兵器 的精彩文章:

乾隆皇帝到底有多奢侈,看看他的寶刀就知道了
元朝初期,禁止民間私藏武器,最後朱元璋的刀劍哪裡來的?

TAG:中華冷兵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