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首愚法師:光音交融成一片,心光無量歸本家

首愚法師:光音交融成一片,心光無量歸本家

首愚法師:光音交融成一片,心光無量歸本家

文:首愚法師

我們觀想頭頂兩寸高的地方有一個梵文「?」字,我們所觀的這個「?」字和能觀的心,都是由我們的心展現出來的,我們所念的凈法界咒的咒語,也是從我們能念的心展現出來的。觀中有念,念中有觀,咒語跟音聲都是從「?」字展現出來。

「?」字的光明跟凈法界咒「?」的音聲,光跟音是交融在一起的。觀跟念本身是不二的,「?」字的觀想跟凈法界咒,你要這樣的融合在一起,你就會感受到那個「?」字的光明,就是凈法界咒的體,咒語的音聲,是「?」字光明的相,光跟音融合在一起了,打成一片了。你這樣念,就念得更貼心了,不但光跟音就交融在一起了,甚至直接進入到實相般若的境界,叫心光無量。心光無量,就是無量壽、無量光,一下子就進去了。以前沒有這樣講,以前講過光是音的體,音是光的相,這是有的。這是2018年傳授准提法以來第一次出爐,這樣就更具體了。

所以,光音交融其實是融合在一起,禪宗術語叫打成一片。這樣講,大家有體會得到么?體會到了,你就不同了,大家對法的開發、體會更深入,就可以更上一層樓,就不會那麼生疏了,越來越親,更加的簡化。

觀跟念融在一起了,不再觀是觀、念是念,「?」字的觀想跟咒語的持誦,基本上融合在一起。對身心的轉化,從簡到朴,朴來講,不但是我們的堅持,同時也是轉換的過程,從雜染變成純凈的一個階段,樸實無華,就很單純了;單純了,念頭就親了,不會是念到妄想紛飛。妄想紛飛就是念的不親,妄想紛飛是沒有融合在一起。光音交融就親了,光音交融正是念念分明,念念分明進一步往上提,念念本空,我們生命的真實相、生命的本地風光就展現出來了。這不是簡樸親真次第清晰嗎?把觀想、念咒完全融合在一起了。

希望戊戌狗年,大家在道上、法上,旺旺來,越來越旺,越修越好,精神越來越好,法財越來越豐富,世間的福報越來越大,這是旺旺來。我們念咒是菩薩慈悲的音聲,充滿了慈悲喜舍,這音聲一展現,你就旺旺來了。我們的命運,我們的福德、智慧旺旺來,越來越歡喜,要把心中的那些習氣呀,包括好的、不好的,內心種種的陰影要一掃而空,不要糾結在那邊。我們修行人,不要有隔夜之仇,不要有放不下的,對人老是心存芥蒂,這些都不必要,那些都是你的障礙呀,對人、對事有太多的放不下,這是我們的包袱,這是我們障道因緣。隨著我們光音交融,要這樣掃的乾乾淨淨。

此是選佛場,心空及第歸呀,准提法門就是選佛場,持誦到心空就可以回到清凈的如來本家。

到了准提法的第二個加行法,觀想還是一樣,還是沒有離開光音

交融,心光無量。

准提法的第三個加行法,頭頂上觀想四臂觀音放白色光,身密雙手結蓮花手印,口密持誦四臂觀音的心咒,六字大明咒。整個六字大明咒的音聲,也是從四臂觀音的光明中展現出來。四臂觀音跟六字大明咒完全交融在一起,一樣的是光音交融、心光無量的境界。這樣的念誦就有力量了。

三個加行法,直接融入到了本尊法,融入到本尊法的心月輪,心月輪中現字輪,字輪中間的「唵」字,「唵」字散發出來的光明就是心月輪,心月輪的心中心就是「唵」字,「唵」字就是耳根圓通所在。所以,二十八個字的咒語的音聲,從「唵」字展現出來,又回到「唵」字來,一切從法界中流出,一切還歸於法界,這是華嚴法界觀的精神。

一口氣一口氣,也是從「唵」字裡面散發出來的,念清楚,也是念動氣動,整個音聲,從我們的心念中展現出來。所以,以「唵」字來代表我們這個生命的中心。念清楚,一口氣一口氣的念,念動氣動心臟跳動,把我們的氣血輸送到全身的五臟六腑、十二經絡,到達全身的末梢神經,周流全身,周遍全身。氣血到達我們的末梢神經,色身自然就沒有障礙了。所有堵塞的地方,透過金剛念誦,慢慢把它震開來,把氣血能夠通暢過去。

我們生命的衰退,慢慢氣血達不到的地方,氣血達不到我們的眼球,所以兩眼澀茫茫,就開始老化了,眼睛看得模糊了,耳朵重聽了,晚上睡覺,兩條腿冰冷,那就是生命衰退的現象,老化的現象,氣血不通暢。我們老實持咒就是展現出我們的正念,從這正念中,念動氣動心臟跳動,念清楚、聽清楚,到達念念分明時候,全身的習氣開始融化,業氣開始鬆開來了,才能夠念念分明。

你念不清楚,代表你妄想紛飛,你沒有跟法相應。你沒有念清楚,也沒有聽清楚,習氣在干擾你,業氣在干擾你。所以唯一的,從老實持咒中,念動氣動心臟跳動,慢慢回到我們的心。這樣一個整合,越念越清楚了,念清楚很重要,念清楚才能夠念念分明。聽清楚,由修氣到修脈,疏通五臟六腑,疏通十二經絡。整個脈象疏通,徹底疏通的時候,我們才能夠念清楚、聽清楚,才能夠念念分明,最後融入到念念本空。

念動氣動心臟跳動,都是從「唵」字展現出來,整個心月字輪都是從「唵」字展現開來。你才慢慢了解,哦!這個字輪的旋轉,代表念念分明,念念分明是為了進入到念念本空,念念本空就進入到「菩薩清涼月,常游畢竟空」,這是「心月孤懸,氣吞萬象,光音交融,心光無量」的解脫境界。

好好體會啊,這是更深層的觀想了,觀想觀想,把道理想通了,跟整個身心對接了,融合在一起了,不觀自觀,這是般若慧觀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聞思修佛學 的精彩文章:

大願法師:讓我們的心變得強大起來
人若不放逸,則自凈其意

TAG:聞思修佛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