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小米要開銀行了 年輕人的第一家銀行?

小米要開銀行了 年輕人的第一家銀行?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如今的小米,已經從最初的智能手機領域向平板、電視、智能硬體、家電、新零售等領域不斷擴張。伴隨著成功赴港上市,最近又傳來了小米的新動作。


小米又要開銀行?

明天小米就會發布上市以來的首份財報,不過木易今天要說的並不是這件事情。

其實在昨日,香港經濟日報報道稱,小米旗下的洞見金融科技有意申請香港虛擬銀行牌照,希望在本月底首批申請截止前遞交文件。簡言之,一次申請牌照的動作,暴露了小米要進軍虛擬銀行業的野心。

對於此事,小米目前還沒有正式回應。但結合小米近期以來的動作,其實也是有跡可循。

首先,自今年2月份香港金管局推動在香港引入虛擬銀行之後,乘著這一政策的東風,除了傳統銀行之外,不少互聯網科技公司、非金融機構都有申請牌照的意願。這是小米進軍虛擬銀行的外部環境。

其次,根據公開資料顯示,本次消息的主角洞見金融科技是小米旗下引力金融科技的全資企業。上月底才增發了股份,由原本的3億股變為了15億股,頗有準備充足彈藥既視感。與此同時,洞見科技金融也已經邀請曾任滙豐亞太區主席的鄭海泉,現任理大校長唐偉章等金融專業人士加入其中。

綜合小米方方面面的準備,真的有一種要大幹一場的陣仗。只是這虛擬銀行聽起來和它的名字一樣,虛虛實實的存在,好像離我們很遠,又好像離我們很近。


年輕人的第一家銀行?

2008年之時,馬雲一句「如果銀行不改變,我們就改變銀行」引發熱議。沒想到,僅僅過去幾年時間,傳統銀行就已經受到了猛烈的衝擊。這不止是移動支付的出現,更是因為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傳統銀行必須做出與時俱進的改變。

在這樣的背景下,各大銀行紛紛擁抱金融科技,努力提升用戶體驗。當然,除了傳統銀行以外,在科技金融這條大道上,不乏一些互聯網巨頭的身影。而虛擬銀行,則是成為他們搶灘登陸的一個戰場。在小米之前,一直被傳言要搞虛擬銀行的是眾安在線。

按照百度百科的解釋,虛擬銀行是指利用虛擬信息處理技術所創建的三維電子化銀行。說白了,就是沒有實體網點,只能依靠網路護著手機提供服務的的銀行。同樣的,在香港金管局的虛擬銀行文件中,虛擬銀行則是被定義為要透過互聯網或其他電子管道形式為消費者提供零售服務的銀行。

目前來看,放眼內地市場以及香港市場,首家虛擬銀行還未真正的落地。但近年來內地興起的互聯網銀行,有著相似的模式。

實際上,早在2016年之時,小米就已經涉足銀行業。其與新希望集團、紅旗連鎖等股東發起設立的新網銀行是中西部地區的首家互聯網銀行。同時也是繼騰訊的微眾銀行、阿里的網商銀行之後的第三家互聯網銀行。

值得注意的是,新網銀行並非小米全資,而此次傳言的虛擬銀行則很有可能直接由小米自己親自操刀。就像小米這些年高喊出「年輕人的第一個XX」一般,現在是不是也要搞「年輕人的第一家銀行」了。

不過,對於小米要搞金融業務,不少網友還是持懷疑的態度。畢竟在以往的印象當中,小米是以專門搞智能硬體、搞手機的理工男形象的存在。現在突然要轉變成為一位戴著金絲眼鏡的金融人士,畫風一下子轉得太快。


小米的金融帝國

互聯網江湖本來就變化多端,隱藏在繁華盛世的表象之下,是各家都在深耕不同的領域。

之前小米發布互聯網空調之時,木易就曾有提到過,小米是把自己定位於一家以手機、智能硬體和物聯網平台為三架馬車的互聯網公司。這就意味著,小米不止涉足於手機這般簡單。其中,擴展金融領域,更是小米近年來最為濃重的一筆。

小米布局金融業務,始於2013年:

趕在2013年的尾巴,小米在12月成為了小米支付技術有限公司;

2015年1月,上線小米錢包,主要功能包括線上快捷支付、生活充值繳費等;

2015年5月,小米金融正式上線,推出「活期寶」、「定期寶」和「基金寶」等理財產品;

2015年6月,小米貸款上線;

2016年年中,小米推出首款保險產品,並拿到保險牌照;

...

總的來說,無論是支付還是貸款、理財等領域,小米都有所涉及。因此,這一次小米倘若真的要搞一個虛擬銀行,估計會很有看頭。但老百姓對於虛擬銀行的接受程度,依然還是一大難點。就像當初對於支付寶,都持懷疑態度。如何能讓大家快速接受虛擬銀行,這也是未來各大互聯網公司需要考慮的。

不管怎麼樣,還是那句老話,一切都是未知數。除了市場檢驗以外,小米終將也會與其他對手在金融領域上狹路相逢。

作者:木易

來源:互聯網頭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電商報 的精彩文章:

又一家P2P「暴雷」 老闆欠債10億跑路
背靠阿里仍持續虧損 百世物流漸被拋離

TAG:電商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