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如果不在了,電腦里羞羞的東西該怎麼辦?

如果不在了,電腦里羞羞的東西該怎麼辦?

說實話,最近被這部劇刷屏了。

相信很多人,看了海報就會果斷追起。

畢竟,海報上那可是山田孝之和菅田將暉啊!

所以,趁著這波熱度,就把它推薦給大家吧。

如果你正發愁劇荒,那麼這套新劇倒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人生刪除事務所》。

《人生刪除事務所》(又稱《dele》)是朝日電視台推出的深夜劇。沒有錯,又是深夜劇!之前介紹過的《大叔之愛》和《情色小說家》也都是兼具話題性和可看度的深夜劇,看來今年上半年日劇的疲態,要繼續指望深夜劇來緩解了。

這部劇的看點,其實非常的簡單,直接拉開演職員表就懂了。

先不論麻生久美子、橋本愛、石橋靜河、松本若菜、余貴美子,還有Radwimps主唱野田洋次郎,水曜日のカンパネラ主音KOMI,獨立歌手般若以及模特朝比奈秀樹組成的黃金客串陣容;

再略過瀧本智行(《北斗:一個殺人者的回心轉意》)、渡邊雄介(《ST 紅白搜查檔案》)、青島武(《丈夫得了抑鬱症》)、金城一紀(《BORDER》)打造的犯罪劇編劇夢之隊;

直接看向主演卡司——山田孝之X菅田將暉——就夠了。

這個組合不就是最好的理由了嘛!

熊貓和蘇打也不是第一次合作了,兩人共同參演過電影《何者》以及日劇《暗金丑島君2 》《勇者義彥與被引導的七人》,影版《銀魂》里,為伊麗莎白配音的熊貓雖然和飾演志村新八的蘇打沒有鏡頭上的同框,但也算是多了一處交集吧。

不過,兩位演員在同一部作品裡擔當主角CP,算起來這還是頭一回。而且在開拍前,他們就公然以CP的身份在社交網路上出(xiu)現(en)了(ai)。

兩人分別註冊了一個叫菅田山田(Suda Yamada)的Twitter賬號以及名為山田菅田(Yamada Suda)的Instagram,時不時會放出一些有趣的互動,一起做飯做運動、摟摟抱抱什麼的,CP感很強啊!

好吧,言歸正傳,回到劇集本身——《人生刪除事務所》目前豆瓣上評分是8.6,坦白講,這個高分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故事設定。

這部劇的主題,對準了網路社會的一個新興問題——數字遺產。簡單地說,劇集向當下手機、電腦等電子設備的重度依賴者拋出了一個問題——在你死後,電子產品以及網路中殘存的信息,要怎麼去處理呢?

《人生刪除事務所》的故事就是圍繞著這個設定展開的,山田孝之一改近年的喜劇風格,飾演冷漠面癱程序員坂上圭司。他經營著一家叫做dele Life的公司,主要的工作,就是在委託人去世後,遠程刪除掉他們想刪除的信息。

「dele」在電腦程序里的校對用語代表著刪除,而事務所所謂的dele life,也意味著通過刪除文件,抹去其背後所代表的一段人生。

坂上圭司一直按照這樣的方式運作與委託人之間的協議,直到菅田將暉飾演的真柴佑太郎加入,他的工作原則受到了極大的衝擊。佑太郎看上去是個什麼都不會的小混混,但在圭司姐姐的口中,他是個「能讓別人變得稍微溫柔一些」的人。

由於一些不明確的原因,圭司的下半身是癱瘓的,所以他需要一個人幫他跑腿,核實委託人確實已經死亡,基本上佑太郎做的就是這些瑣事。

佑太郎出現後,開始介入每一個被委託刪除的文件,和圭司一起探尋著文件背後不同的人生隱秘,讓dele Life冰冷的運作原則摻入了些許人情味。

實際上在電子技術中留存下來的種種信息,足以構成你人生的一個維度,或者說,這些公開或非公開的信息,能夠被拿去定義你是一個怎樣的人。

那些願意與人分享的位元組與像素,當然大可不必擔心地讓它繼續存留在虛擬的世界中。反倒是那些不願公之於眾,甚至連最親密的人都不會去分享的陰暗秘密,它們才是最能揭露一個人真實本質的東西,而它們的去留才是每個人在身後最關心的問題。

刪掉陰暗、骯髒、難以啟齒的秘密的過程,其實就是對曾經完整人生的一次篩選和重組,最終留給世界的,也只有其中最想保留的自己。

而dele Life在圭司和佑太郎的共同運作下,卻從一家刪除人生的公司,變成了一個還原人性的團隊。

第一集里,遭遇死亡的客戶是一名叫做安岡春雄的八卦記者,在他的離奇死亡背後,圭司和佑太郎從指定刪除的文件中,找到了謀殺的線索。

原來,一直從事八卦新聞的安岡一心想報道更有社會價值和意義的事件,而他最後也可以說是為職業理想而殉道了。自此,一個充滿責任感和無畏精神的記者形象浮出水面。

然而,人性並非簡單的非黑即白。圭司在安岡的文件里,又挖出足以讓他身敗名裂的黑料,一個遊走在灰色地帶的大寫的人,才得以完整建立起來。

麻生久美子飾演的圭司姐姐,提供的總結

《人生刪除事務所》的科幻設定中,引申出的比較有趣的地方,還體現在人與科技的關係上。

有評論說,這部劇是日版的《疑犯追蹤》,如果單從現代科技對人類生活的侵入這一方面入手的話,《人生刪除事務所》確實和喬納森·諾蘭創作的那部被封為神作的美劇,有著一些相似之處。

在《疑犯追蹤》的故事裡,身為億萬富翁的芬奇和被推定死亡的前CIA特工里瑟一起,利用一套可識別犯罪意識的人工智慧程序,進行「法外執法」,維持爭議,制止犯罪。

《疑犯追蹤》

這套程序在劇中被稱為「The Machine」,它通過解析社保號碼來鎖定犯罪的關聯人,而號碼的所有者,可能是罪犯,也可能是受害者。

被當做反恐技術利用的人工智慧,說的就是「The Machine」吧哈哈哈

「The Machine」的工作依賴於城市中無處不在的監控鏡頭。表面上科技的進步降低了犯罪的幾率,但同時人們卻付出了失去自由和隱私的代價。而且特別巧合的是,《疑犯追蹤》對美國社會的描寫,預言了美國稜鏡門醜聞。劇中所描繪的世界,正好映照著斯諾登爆料中的那個備受監視和監聽的現實美國。

《疑犯追蹤》里強大的監控系統,可以監聽到每個人的聲音

《人生刪除事務所》中的黑科技,不如《疑犯追蹤》的「The Machine」那般強大,但因為更貼近於日常,它們對生活隱私的侵略與涉足,才會讓人感到更強烈的冷意。

比如圭司使用的黑客技術,從網站上盜取信用卡刷卡記錄,然後定位某個人的具體位置。

比如第三集的理髮店店長,就被無聲無息地監視了二十幾年。

又比如,劇中再現了《黑鏡》中的驚悚一幕,圭司利用遠程操作程序,用對方電腦上的攝像頭,監控他人的一舉一動。

發現沒,都是我們在生活中可能會不知不覺中招的啊!這些科技的存在,意味著每個人都不存在絕對的隱私。

所幸的是,《人生刪除事務所》中的科技,暫時沒有被罪犯利用。這就像《疑犯追蹤》中Root堅持的,技術應該被正確的人使用,畢竟,技術一旦落入不法之徒手裡,後果則難以預估。

但沒準《人生刪除事務所》以後會向著這個方向發展,在未來也許會出現一個與圭司能力相當的超級黑客,給dele Life帶來巨大的威脅和麻煩。

如果腦洞開得再大一點的話,科技本身也會成為反派,就像《疑犯追蹤》里的Samaritan,作為一個超級人工智慧,它與The Machine之間的對決已經上升到神的維度了,也基本上沒有人類什麼事了。不過《人生刪除事務所》的故事,看上去應該不會走到「人工智慧battle」那麼遠。

目前為止,劇中最大的黑科技,其實還是手機、電腦、以及網路本身。

看完這部劇後,人們多少能意識到自己對於這些技術的依賴,以至於只有通過這些科技,一個人的真實面目才能夠被拼湊完整。

與《黑鏡》《疑犯追蹤》不同的是,《人生刪除事務所》無意討論技術奇點的問題——人性,才是整部劇最終的落腳點。

儘管劇集一直在講述科技與日常的聯繫,但所有一切,都離不開「人」這個概念。包括其中出現的所有科技,也只是用來揭示和記錄人性的輔助工具。

劇中有段情節非常有趣,圭司為了調查委託人的死因,打算黑入對方的郵箱,而在這之前就必須先破解郵箱密碼。結果他用破解程序猜了半天,密碼還是沒有被解出來。這時候佑太郎就問出了許多科技小白心中的困惑:

圭司對此的解釋,基本上給人重新科普了黑客的定義:

說到底,所謂的黑客程序和個人技術,僅僅是輔助而已。而與人相關的科技,它們的基礎還是人本身。

在科幻的設定之外,《人生刪除事務所》本質上還是依循著日劇的典型套路,每集都會講述一個或懸疑、或溫情的獨立故事。而圭司和佑太郎這一冷一熱、一靜一動的雙男主組合,在日劇也不算少見。

雖然還不確定這部劇未來走向如何,但總之,這還是一部值得觀望的劇集。

後續也還有很多看點等待挖掘,比如圭司和佑太郎兩位主角不為人知的歷史,還有這對男男CP日後的關係,以及他們將面臨的其他棘手委託等等,這些都是可以繼續期待的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桃桃淘電影 的精彩文章:

組圖:那個叫海美的女孩
這部華語犯罪片真敢拍啊!

TAG:桃桃淘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