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無人店鋪「出海」拓展勢力版圖

中國無人店鋪「出海」拓展勢力版圖

中國企業開發的人工智慧和面部識別攝像頭等技術出現了向海外出口的動向。京東集團在印度尼西亞開設了無人商店。在中國,從2017年前後起,無人技術陸續投入實用化,現已開始進入到海外推廣經驗的階段。

京東集團在印尼開設的無人商店(雅加達市內)

今年2月,京東的無人商店正式在印度尼西亞雅加達開業,經營種類廣泛涉及服飾、日用品和食品等。這是京東首次在海外開設無人商店。

該店位於一家購物中心內,面積約為270平方米。進入店鋪前使用專用APP註冊好電子結算及個人信息等之後,在入口處掃一下APP上的二維碼,攝像頭進行面部識別後就可進店。

顧客在店內選購商品,走到帶有感測器的出口處,感測器會自動識別商品上的IC標籤,從出口通過即可自動結算。如果結算失敗,出口門就不會打開。因為已事先註冊電子結算信息,所以通過出口時就能自動完成支付。

京東已經在國內以北京、大連等城市為中心開設了20家同類店鋪。該公司希望宣傳其在國內外均可開設同類店鋪的技術實力。

此外,阿里巴巴集團也在討論將集團推進研究的AI技術推向海外。該公司在杭州等7個城市,利用AI分析街頭攝像頭和埋進公路的感測器收集的信息。在交通管理中充分利用AI,緩解交通擁堵等,不斷打造智慧城市。阿里目前還在討論能否在日本等國展開這些技術。

上海市內的無人店

在無人商店領域,上海市的初創企業深蘭科技還計劃與永旺合作,今後向日本出口無人商店技術。該公司將與永旺開發清潔機器人和通過AI監控攝像頭來監控到店客人的異常情況等的系統,並將其商品化,還考慮在日本引入藉助攝像頭的面部識別技術等進行無人銷售的系統「Take Go」。

國內電商市場增長放緩

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字,中國的網購商品銷售額2016年同比增長25.6%,2017年同比增長28%,仍保持著較高的增長率。不過,增長率出現放緩傾向,個人消費總體增長率為10%左右,預計今後也很難實現大幅增長。

在電商市場,僅阿里和京東兩家公司的市場份額就已超過80%。在爭奪這塊有限蛋糕的競爭中,市場已接近飽和。不僅是現有的電商市場,超市等實體店也在從主力零售業搶奪份額,如何擴大海外業務也成為能否持續增長的課題。阿里和京東以自主技術為武器拓展海外市場,也有這方面的原因。

阿里5月將在巴基斯坦開展電商業務的Daraz收為子公司。2016年阿里還斥資約1000億日元收購了總部位於新加坡的Lazada等,不斷擴大在亞洲各地區勢力版圖。

另一方面,京東6月與美國谷歌開展資本合作。今後在京東網站銷售的商品還會在谷歌商店提供。京東計劃通過谷歌商店來促進在美國、歐洲及東南亞的商品銷售,為穩步開展海外業務布局。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 松田直樹 上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日經中文網 的精彩文章:

日本國產服裝要「消失」了?
馬哈蒂爾乘坐「復興號」 與日本新幹線比較

TAG:日經中文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