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中國飲食,為何那麼講究火候?

中國飲食,為何那麼講究火候?

導言

華人都知道,中華民族很偉大,文化很偉大,而飲食文化更加偉大,中國人的飲食習慣、文化基因、人的體質其實都是一脈相承的,很多時候我們習以為然,不會去挖掘很多東西。(作者/馬純陽)

比如,西方人很容易發胖,女人一生孩子就走形,而在中國這種情況就沒那麼嚴重,這是為何?再者,為什麼人類文明的標誌之一就是火的使用,而不是水的使用,或者其他什麼的使用?

中國人的吃非常講究,比如最常見的滋陰要葯阿膠,其煉製就需要考慮到很多因素,要驢皮,要東阿之水,要桑樹柴火,這樣煉出來的才是最好的阿膠,有的時候甚至要求水需要在冬至日子時取,驢也要是黑毛驢。為什麼?因為這些都是陰性之物,陰性之物方能補陰,方能滋陰。

中國飲食為什麼要用水火

《黃帝內經》講「水火者,陰陽之徵兆也」,也就是說在大自然之中,水火可以代表陰陽,是陰陽的一個非常好的例子。當然,也有一些不一樣的代表法,比如古代的煉丹術,就以汞與鉛作為代表。

只有水才能制火,水火之間通過不斷地交融才可以使得陰陽之間達到一種相對的平衡。

一般情況下,我們喝一點山泉水,很快就會腹瀉,因為山泉水是陰性的,是良性的藥物。但是,如果以火加熱之後,變成了開水,就具備止瀉的作用了。當開水涼了之後,其實跟山泉水之間的溫度並沒有區別,但喝起來就不會腹瀉了。這就是涼開水的屬性,它不再是純粹的寒涼之性,而是得到了很好的制化。

同樣,在飲食的過程中,如果有的食物沒有煮熟,也就是火候不夠,人吃了之後很容易就拉肚子;相反,如果煮得太過,或者不用水煮,而是用油煎,火就過大了,人稍微吃一點就容易「上火」,原因是火與水之間沒有達到均衡,導致火候太過。

中醫認為,人是陰陽平衡的動物,是天地之靈。但是,天地間的其他動植物和礦物大多是陰陽不平衡的,所以中醫可以通過其他藥物的陰陽偏性來治療疾病,藥物的偏性越大則毒性越大,藥物的偏性越小則毒性越小,越可以長久服用。

但是,在藥物進入人體之前,必須經過水火之間的調劑,才能達到人體可以吸收的水準。

南方人,因為外界環境很熱,火太甚,所以體內很容易過於寒冷,這時就應該多食用熟食。

北方人,因為外界很冷,水太甚,所以人體內就容易過熱,這個時候就會自然想吃冷盤,以調節陰陽。

西方人,因為經常吃涼食,而且很多食物都是沒有經過水火調平,所以吃進去的多數偏於陰性,《內經》上說「陽化氣,陰成形」,所以很多人吃吃就長胖了。

但是,食物經過水火調劑之後,陰陽平衡,此時陰既可成形,又得陽氣之助,能化作人體之用,所以中國的傳統飲食習慣,搭配有序,國人體型勻稱。而現代社會,因為「洋快餐」的興起,反倒造成許多虛胖的人。

~登場書籍~

本書由慶余閣閣主馬純陽日常文章彙集提煉而成,大多數是應眾多網友提問而寫,反映了當前大眾普遍關心的防病治病問題。本書雖是一篇篇小文章組合而成,但雜而不散,作者將古典中醫的精髓貫穿其中,不僅教會大家防病治病的具體知識,還將古典中醫*精深奧妙的思想以簡潔凝練的方式展現在眾人面前,教會大家一種嶄新的思維方式,讀之獲益匪淺。

養生正道

版權聲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養生正道 的精彩文章:

調脾、胃、腎之病(治痛經),都要加上這個穴位
蕁麻疹難愈如何論治?試試以下經驗用藥

TAG:養生正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