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基層部門管理

基層部門管理

雖然沒有當過班組長,但是我當過操作工,對於操作工人的一些狀態,我覺得應該從他們(她們)的心理來管理,要理解操作工人的心理狀態,才能管理好。些許看法,只是個人見解,沒有實際印證過,過程可能比預想的要複雜的多得多。

作為一個操作工人,實際第一天到操作崗位,每個人的心態都不一樣,可以從其幹活的力度,看到其態度。有的是誠心誠意的想工作,這種人其實很年輕或者工作的年數不是很多,或者是家中有負擔,或者年紀偏大,工作不好找,總之,有理由去認真對待一份工作,這是可以肯定的精神。對其應該多加關心,其實其若能自己學會操作和要領,就不需要教,若需要師傅教,應指派操守最好的經驗豐富的老師傅去帶,使其能快速的進步,成為主力戰鬥力。有的是工作多年的人,基本上幹活就是邊干邊歇,處於觀望狀態,其對於本部門和其所在的崗位,有很多的考量,每個人的考量的方面也會有不同,有的是公司的工資分配問題,其會打聽;有的是福利待遇問題;有的是工作的強度問題;有的是工作的類型的問題(久站或者久坐或仰頭或彎腰等);有的是工作環境的問題,有的是因為沒有老師傅帶教,處於摸索狀態,同樣的就處於觀望狀態。這種人,還是要適當的關心,指派較有操守的老師傅帶一帶,但是不能保證其會衷心於這個崗位,基本面是一半一半吧。還有的是迅速的判斷力,馬上就會拒絕這份工作,這樣的員工工作經驗豐富,當然不乏某些人,是公司的中高層,可能有很多的公司的管理經驗,只是可能原來的公司出現了問題(倒閉等),暫時屈身於崗位的選擇,其對於公司的許多方面會觀察和考量,那就設計到整個公司的方面了,除了上面提到的所在崗位的幾個需要衡量的問題;還有整個公司層面的管理、製造流程等,衡量的方面往往是某些細節,如6S、廁所、員工休息、工資的發放標準、工作的效率、團隊精神等。在做出大致的衡量後,其自己的判斷作為去留的標準,這樣的人我們是基本是沒有辦法左右的了。

隨著時間的推移,人的心態會變,威爾·杜蘭說:「文明衰敗始於內部」。

有家和萬事興,也有清官難斷家務事。對於工作的體驗,每個人的境遇不同,對於福利問題,工資問題,都會有不同的體驗,心理也就會有不同的波動;身體素質和智力不同,文化素質不同,導致對工作的疲勞程度也會不同。所以,即便開始很衷心的人,或者有點觀望心態的人,若不能合理的安排好工作,最終的結果是令人失望的,世界會瞬間變得醜陋。

人是不同的,但是表面的形式上必須保持一致,這是人類對於平等追求。個體的差異導致的不平等,通過縮小這個體差異,就可以保持極大限度的平等,但事實是,人的個體差異很難獲得進步而逐步縮小,有人的惰性和軟弱性,也有智力方面和身體素質方面的原因,這是操作工人的局限性,因為不是精英,而是一群偏弱勢的群體。而這重重的矛盾中,個人認為:不平等是導致部門組織崩潰的最大原因(人的因素),第二是工資問題(有差別性),第三是勞動的複雜程度(因人而異)第四是勞動的強度(因人而異)。而我們若是硬要求平等,只會導致越來越大的矛盾,事實是不可行的。

嘴上說的要平等並不可靠,只有用實際的行動改變現實,實現結果,才是最大的成功。

事實求是,建議考核的詳細標準,用指標考量每個人的行為,這是對人的真實的認識,進而,通過詳細的數據,發現具體的差距,先進的人幫助落後的人進步,在相互的犧牲和獲取中,發揚團隊精神,收穫一種平衡,那是一種動態的公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塞維雨 的精彩文章:

TAG:塞維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