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歷史上最慘的三位皇帝,第一個是秦始皇,最後一位死後被做成燈油

歷史上最慘的三位皇帝,第一個是秦始皇,最後一位死後被做成燈油

中華上下五千年從公元前259年秦始皇開始,到清朝末期的宣統帝溥儀,前前後後共有349個皇帝。有些皇帝生的光榮,死的也偉大。但是有些皇帝,卻死的十分的悲慘。

眼鏡看歷史

中國第一個皇帝——秦始皇嬴政,一統華夏,建立首個多名族政權的國家,開創帝制,實行三公九卿制。卻又大興土木修建長城修建阿旁宮驪山墓。並且還焚書坑儒。這樣令人褒貶不一的人物,卻死的十分憋屈。秦始皇自幼有疾,所以體質較弱。他勤政每日批閱文書一百二十斤,工作極度勞累;加以巡遊中七月高溫,以上諸因素並發,促使他在途中病發身亡。秦始皇幼時患有軟骨症,時常患著支氣管炎,所以他長大後胸部和鷙鳥一樣,聲音似豺狼,後來由於政務繁重,引發腦膜炎和癲癇等病症。後來秦始皇渡黃河,癲癇病發作,後腦殼撞在青銅冰鑒上,加重了腦膜炎的病情,人處於昏迷狀態,此時趙高串通胡亥派人將秦始皇刺殺,始皇死後屍體發臭,趙高為掩人耳目,將其放進滿載鹹魚的車中偷偷送進咸陽。死後的秦始皇遭受如此虐待,不可謂不憋屈。

眼鏡看歷史

西漢第十二位皇帝,劉驁死的十分的荒唐。劉驁是漢元帝劉奭與孝元皇后王政君所生的嫡子。漢成帝即位後,荒於酒色,外戚擅政,大政幾乎全部為太后一族王氏掌握,為王莽篡漢埋下了禍根,各地相繼爆發農民起義和鐵官徒起義。

眼鏡看歷史

漢成帝竟寧元年至綏和二年(前33年-前7年)在位,共在位25年,終年44歲。劉驁少年時,倒也愛讀經書,喜歡文辭,寬博謹慎。可到中年後,開始中日沉湎於玩樂,荒淫無道。他有一個男寵張放,史書上記載他"少年殊麗,性開敏" 。漢成帝對他十分寵愛,平日里"與上卧起,寵愛殊絕",還將張放提拔成中郎將,兩人經常一起微服私訪,漢成帝在外出遊玩時假稱是張放的家人,由此可見張放當時受寵的程度。

眼鏡看歷史

漢成帝即位起,就花了大量金錢,建造霄游宮、飛行殿和雲雷宮供自己淫樂。他最初專寵少年結髮妻子許皇后,前後20年,生了一兒一女,皆夭折,這引起了王氏集團的擔心無嗣,讓漢成帝恩寵六宮,後來許皇后色衰,成帝便也移情別戀,開始寵愛班婕妤。班婕妤又將侍女李平進獻,李平又得寵。永始元年(前16年),趙飛燕成為新皇后,為了取悅新皇后,令工匠在皇宮太液池建造了一艘華麗的御船,叫"合宮舟"。

眼鏡看歷史

正當趙飛燕沉浸在母儀天下的榮華與威勢之中時,卻失了寵。得寵的是趙合德,從小與趙飛燕一起長大,對姐姐十分尊敬,在成帝面前為她百般回護,因而飛燕的地位並未因皇帝移寵而動搖。趙氏姐妹,尤其是趙合德,專寵十年有餘。可是正當劉驁寵趙氏姐妹之時,被趙飛燕,趙合德兩姐妹玩的半死,最後竟然給漢成帝一次吃了七顆春藥,結果漢成帝劉驁精盡人亡,死在了趙合德的床上。一代皇帝,競因自己貪圖美色死於自己恩寵的皇后和嬪妃手上。

眼鏡看歷史

看過《水滸傳》的都知道,宋江等一百零八位英雄好漢上梁山,是因為官逼民反。逼的人正是宋徽宗。宋徽宗趙佶,是宋神宗第11子、宋哲宗之弟,宋朝第八位皇帝。趙佶在位期間,奸臣蔡京、王黼、童貫、梁師成、朱勔、李邦彥等把持朝政,大肆搜刮民財,窮奢極侈,荒淫無度,建立專供皇室享用的物品造作局,又四處搜刮奇花異石,用船運至開封,稱為「花石綱」,以營造延福宮和艮岳。他信奉道教,自稱「教主道君皇帝」,大建宮觀,並設道官二十六階,發給道士俸祿。

眼鏡看歷史

其昏庸、奢侈之舉導致了方臘、宋江起義。公元1126年閏11月底,金兵再次南下。12月15日攻破汴京,金帝廢宋徽宗與子趙桓為庶人。公元1127年3月底, 金帝將徽、欽二帝,連同后妃、宗室,百官數千人,以及教坊樂工、技藝工匠、法駕、儀仗、冠服、禮器、天文儀器、珍寶玩物、皇家藏書、天下州府地圖等押送北方,汴京中公私積蓄被擄掠一空,北宋滅亡。宋徽宗在被押送的途中,受盡了凌辱。先是愛妃王婉容等被金將強行索去。接著到金國都城後,被命令與趙桓一起穿著喪服,去謁見金太祖完顏阿骨打的廟宇,意為金帝向祖先獻俘。爾後宋徽宗被金帝辱封為昏德公,關押於韓州(今遼寧省昌圖縣),後又被遷到五國城(今黑龍江省依蘭縣)囚禁。

宋徽宗被囚禁了9年,囚禁期間,宋徽宗受盡精神折磨。公元1135年四月甲子日,終因不堪精神折磨而死於五國城。宋徽宗死後,金人連宋徽宗的屍體都不放過,他的屍體竟然被金人用火燒以取屍油而當燈油。讓人聽了都不寒而慄。(本文素材均採集於網路,圖片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弘揚社會正能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眼鏡看歷史 的精彩文章:

清朝公主婚後竟無法生育,死後發現竟是完璧之身,究竟是誰之錯?
古時候的男人為了生理需求,這樣設計了房間,真讓人大長見識

TAG:眼鏡看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