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美國前高官:美元市場離「腰斬」或越來越近 美元突然調頭或正暴露軟肋

美國前高官:美元市場離「腰斬」或越來越近 美元突然調頭或正暴露軟肋

三個多月以來,美元指數持續震蕩上行,除日元外幾乎所有非美元貨幣匯率都承壓而走弱,但值得一提的,人民幣的表現仍要好於多數非美元貨幣,與此同時,近一月以來,美國總統二次罕見直言不喜歡美聯儲加息,美聯儲應該更寬鬆,我們注意到,自2017年以來從未如此密集地直接的表露不喜歡「強勢美元」的意圖。

圖片來源AFP

美元指數在此背景下掉頭向下一瀉千里,跌破96.0,維持在95.60下方,日內跌超0.3%。而大多數非美元貨幣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上漲,比如,歐元創下8月9號來新高,近半年來跌幅最大的南非蘭特兌美元日內也大漲1.1%,與此同時,美國的逆全球化政策也正在自我撼動美元作為全球儲備貨幣的地位,或換個說法,特朗普或正在親手阻止美元走強,而且,市場告訴我們,美元還沒有觸底。

這裡需要讀者朋友們牢記的是,美國債務問題永遠是壓在美元身上的陰影(IIF最新數據顯示,美國政府債務與GDP比已飆升至101%,遠高於瑞士等國),只不過現在沒有發作而已,而今年以來國際油價超預期的上漲,美國通脹明顯提升,更是把美債推至熊市邊緣(收益率突破3%被認為是進入債券熊市)。

圖片來源BITCOION

所以,隨著資金流入美國增加,只要美債收益繼續上漲,美國政府的債務利息支出就會繼續膨脹,財政赤字會急速增加,從而拉響美元警報,此時,「無計可施」的美聯儲怎麼辦?只能是引爆市場風險,製造資本的避險效應,壓制美債收益率,而今年以來美股的幾次大跌和當前新興市場的金融震蕩就是最好的印證。

圖片數據來源美國財政部

要知道,貨幣代表了一個國家的信用,但美國聯邦財政及美聯儲(實質是一家由國會控制的私人銀行)為獲得最大的利益,大部分的美元發行量都是錨定美國國債規模為基準的,換句話說,當債務不斷臌脹之際,美元信用下降就會順理成章的成為副作用,而包括法國、德國等幾個歐洲國家央行在今年幾乎同時首次宣布要將人民幣納入他們的外儲資產中,就是最好的註腳。

當然,我們也多次在不同場合提醒讀者朋友們,當原油推動美國通脹再次進入升勢的時候,美聯儲肯定會加快加息,這樣,債務負擔將更重了,同時,美股繼續上漲將會嚴重打擊實業經濟的根基,而一旦投資者認識到這一現實,美元熊市將會歸來,換句話說,就是現在留給美元「春風得意」的時間可能不多了,美元再次進入告急時刻。

圖片來源AFPRET

高盛日前在報告中為我們做了最好的解釋,該機構警告稱,未來12個月內,美元可能會下跌7%,這主要是基於全球經濟增長數據將趨於穩定的預期。

三菱日聯金融集團分析稱,本周五鮑威爾在傑克遜霍爾央行年會的講話,很可能成為推動美元走勢大幅逆轉的催化劑,該機構還指出,美元多頭倉位可能有點過度。比如,我們注意到,當7月27日美強勁的GDP數據出爐後,美元指數再次跌回平盤附近,出現短線下滑,這可能代表市場已經意識到美國GDP增長已經達到高位對此,Nelson指出,美國經濟意外復甦且表現優於其他經濟體一直是2018年以來支撐美元走強的主要因素,但現在這種優勢正在發生改變。

彭博社近日援引富國銀行(Wells Fargo)外匯策略師Erik Nelson在其發布的一份報告稱,今年推動美元走強的關鍵基本面因素可能會消退,美元可能已經見頂。

同時,美國金融網站ZeroHedge也在近日援引金融分析師阿德姆的觀點警告投資者不要被美元近三個多月以來的漲勢所欺騙,摩根士丹利的「台柱」Michael Wilson更在多次在其研報中向市場發出警告:美元資產市場現在很有可能正處於另一個周期性熊市的邊緣。

事實上,從市場資金角度來看也印證了這個趨勢,據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數據顯示,截至8月17日當周,對沖基金和其他期貨投機客的美元看漲程度創下2017年2月以來最高,對此,三菱日聯金融集團進一步補充分析稱,本周五鮑威爾在傑克遜霍爾央行年會的講話,很可能成為推動美元走勢大幅逆轉的催化劑,該機構還指出,美元多頭倉位可能有點過度,換句話說,美元已經出現了超買現象。

美銀美林的分析師也認為,美元空頭可能正在重新集聚,因為,美元已經回歸相對合理的位置,如果進一步走高,則會對當前的美國經濟增長構成隱患,這從特朗普連續二次批評美聯儲就能得到印證,與此同時,正如上面分析,從市場角度來說,美元指數也需要有新的推動力。

另一面,眾所周知,美元自從和黃金脫鉤後進入信用貨幣時代,美元實質上是步入了持續衰退的進程 歷史進程中,同時,對世界的影響和掌控能力下滑的速度驚人。比如,今年3月份,華爾街日報援引美國西弗吉尼亞州(West Virginia)的亞歷克斯穆尼在眾議院提交了一項新提案,試圖將美國的貨幣體系恢復到金本位制就是最好的例證之一,據穆尼稱,自2000年以來美元的購買力已經下滑了30%,自1913年以來美元已經喪失了96%的價值。

與此同時,自2017年以來,中俄等多國紛紛向去美元化亮劍,在貿易中拋棄或減少美元的使用而改用其他貨幣。近期以來,拋棄美元的烈火更是蔓延至歐洲,我們注意到,截止目前,放棄美元的第三方貨幣交易機制也正在掀高潮,比如近段時間以來,俄羅斯、土耳其、巴基斯坦、泰國、印尼和馬來西亞等國家央行就提出了這種類似的去美元化方案。

圖片來源WSJ

不過,事實上,正如我們多次強調的那樣,眼下,對美元地位構成威脅的並不國外債權人,而恰恰就是美國經濟和美國人自身,因為,大部分的美國債務是美國人自己對自己的負債關係,而不是對外國人,這一點已經越來越明顯。

截至2017年年末,美國家庭債務總額達13.15萬億美元,錄得連續第五年、連續第14個季度增長,年度負債更是刷新最高紀錄,較一年前增加5720億美元。

圖表來自紐約聯儲

對此,美國三屆前共和黨總統侯選人Ron Paul日前在做客CNBC節目時再一次警告資本市場的風險,認為美元市場(以股市為代表)可能會「慘遭腰斬」,他強調,目前的美元資產市場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泡沫」,「我看到未來有麻煩,它來自過多的債務,過多的支出。」

美國三屆前共和黨總統侯選人Ron Paul/ 圖來源彭博

事實上,我們曾在近日報道中提及,Ron Paul在經濟議題上幾乎一貫反對政府對市場的干預,他認為美聯儲不但不能有效制止通脹,相反,其本身就是造成通貨膨脹的背後推手,Ron Paul觀點是,當前的美聯儲的貨幣政策和財政赤字支出就是推升美元資產泡沫的兩股重要力量。Ron Paul最後表示,「我們這位總統愛花錢,他並不在意赤字。」(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商業見地網 的精彩文章:

俄羅斯大拋美債後,美元資產價格即將持續大跌,美聯儲進退兩難?
19國拋售美債後,美國經濟的債務和資產泡沫或正在被刺穿

TAG:商業見地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