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這部台灣版《黑鏡》,科幻驚悚向,卻比現實更真實

這部台灣版《黑鏡》,科幻驚悚向,卻比現實更真實

這是BottleDream698次與你美好分享

有這麼一句話,你一定聽過。

它通常會出現在:你的爸媽讓你做一件你沒那麼喜歡的事情,你的親人朋友為你做了一件他們引以為豪而你卻備受煎熬的事,它幾乎是任何人插手你人生的王牌通行證。它叫——

「我是為了你好。」

最近,在台灣上線的電視劇《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將這句話演繹到了極致。它被稱為台灣版《黑鏡》;衝上 Nextflix 日本榜,獲得人氣劇集的第 1 名。

還有人這樣推薦:「只要你心裡有一個你很深愛,但是又原諒不了他的人,都可以來看看這部戲」。

改編自同名小說,它用微科幻的方式,呈現至今仍因追逐分數的考試製度而扭曲的親子關係,以及單一的成功價值觀忽略了個體差異性的高壓社會。

它由 5 個故事篇章的單元劇組成:

《媽媽的遙控器》:一位「暴君媽媽」為了讓兒子好好讀書,用一個可以轉換時空的「遙控器」控制兒子的人生。只要兒子不做對題目/她滿意的選擇,他就永遠會重複同一天的生活。

《貓的孩子》:一個「父母把小孩豢養成怪物」的故事。出身在大家族,身邊的表哥表姐都是尖子生,小偉的爸媽十分生氣,在壓力之下,兒子變成了虐貓狂。

《茉莉的最後一天》:開篇便是茉莉跳樓自殺,茉莉媽媽無法理解為什麼成績好又聰明的女兒會這樣。通過高科技機器,她進入女兒的意識,看見女兒眼中看見自己的模樣,才發現原來兇手是自己。

《孔雀》:出身普通家庭的巧藝,在媽媽美琪的用心良苦下,被送入有錢人家讀的貴族學校,身處在崇尚金錢物慾的大染缸里,巧藝感到迷茫失落,因而受學校孔雀的蠱惑,用自己的天賦,展開了魔鬼的交易。

《必須過動》構建了一個未來世界,這裡按照「鑒定考試分數」分配住房品質和工作。其中一位模範母親培育的第二個胚胎孩子因為讀不好書,而面臨被銷毀。

5 個故事,透視「情感勒索」

5 個故事裡,每個孩子都十分掙扎,因為單一的社會價值標準, 「無法活成自己的樣子」。而這背後幾乎都有一句——「我是為你好」。

仔細想想,這樣話,還有不少變形:

「辛辛苦苦地工作供你念書,就是讓你去xx嗎?有幾個人能成名?你讓我很失望!」

「讀xx能找到工作嗎?你忍心我們老了還要為你擔心嗎?」

「如果不是生了你們,我現在……」

以上這些話,你或許並不陌生。但你可能不知道,這其實是「情感勒索」

被勒索者,會常莫名其妙地被要求付出,他們感到無助,但卻不曉得該怎麼逃脫。他們害怕傷害對方的情感,或者讓對方難過,但從沒想過對方加諸在他們身上的,是一種慢性毒物。

第一位提出「情緒勒索」的是心理學家蘇珊 ·佛沃(Susan Forward),她用fog(迷霧)一詞來形容這個狀態,它有幾個基本特點:「恐懼」、「義務」、「罪惡感」。

這些,都會成為被情感勒索的孩子身上的枷鎖,隨著自己所想做的事情和正被迫努力的方向越來越遠,枷鎖也越來越重;極端情況下,他們還可能失去對生活、生命的信心。

就在單元劇之一《茉莉的最後一天》殺青後,在導演陳慧翎家附近,有一位高中生跳樓。

「跳下去的孩子,一定恨透這世界,一定對這世界感到絕望。」陳慧翎嘆道。

而現實生活中,這樣的悲劇並不少:

據《中國教育發展報告2014》數據顯示,2013 年發生的 79 例中小學生自殺案例,其中 57 例顯示,導致學生自殺的原因主要是:「成績下滑或不理想」、「教師行為失當」、「作業沒完成」、「家長期望值過高」、「被家長批評」等。

北京大學兒童青少年衛生研究所曾發布的《中學生自殺現象調查分析報告》—— 5 個中學生中就有 1 人曾考慮過自殺,占樣本總數的 20.4%,而為自殺做過計劃的占 6.5%。據悉,全國 13 個省約 1.5 萬名學生參與了調查。

可惜的是,在悲劇發生前,多數家長可能都會和劇中的父母一樣,面對孩子的沉默、反抗,或順從,他們繼續用「現在你恨我沒關係,長大你會感謝我的」,來迷惑自己,捆住孩子。

但我們需要共同看到的是,父母,並不是這個勒索鏈條的源頭。

真正看見

每一個人的枷鎖

和以往吐槽向影視作品不同,《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並不想一味地控訴父母的錯誤。

如果看得仔細,會發現:

這部片子的開頭,沒有從一個孩子受難的劇情開始;相反,第一個鏡頭聚焦的,是一位面臨崩壞婚姻、已經毫無神色的母親。

主創團隊說,「當我們今天把傷痛揭開,不是為了究責,是為了真正讓彼此有機會去看到不同立場所承載的痛苦」。

/受階級流動壓力的普通父母/

不論是《孔雀》中,那對不想讓孩子過和自己一樣的清潔工媽媽和計程車司機爸爸、還是《茉莉的最後一天》中那對擔心孩子讀書不好丟自己臉的高知媽媽……

「這個社會不論是成績好還是成績差的,都活得這麼沒有希望!」劇中的媽媽喊道。

有形無形之中,階級流動、升學主義、菁英主義、功利主義等的社會觀念怪圈,依然圈住了多少人。

編劇之一夏康真說:「希望大家可以注意到這些社會共有的價值觀,是用什麼樣的方式侵蝕我們的生活,讓我們從一個擁有很多自己特色的人,最終成為跟很多人一模一樣的人」。

/被期待「相夫教子」的母親/

有人注意到,在這幾個故事裡,受傷的總是媽媽。

一定程度上,它真實地照見了現況:男性在家庭教育中的缺位。

社會對女性有著不一樣的「角色期待」:要求她要照顧好家庭、生下小孩,好好教育……這也讓生育孩子後的女性容易產生「犧牲」、「奉獻」的心態,覺得自己為孩子犧牲很多,進而很容易在不自知的情況下,對孩子開始「情感勒索」:

我都為你付出那麼多了,你為什麼就是不願意聽話一點?

你為什麼就不能體諒體諒我?

……

當我們聲嘶力竭地向爸媽吼,我們是否了解我們的爸媽?

為什麼「愛」有那麼多附加條件?

隨著這部劇的熱映,討論、反思在台灣發生。

在社交媒體 Facebook 主頁上,《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發起話題了#最受傷的一句話#:回想自己說過的最傷害彼此的一句話/或聽過對方說過的最傷人的一句話,拍照,並分享出來。

他們沒有想到,短短几天,收到了那麼多的照片

當人們把這些充滿情緒暴力的語言「曬」出來時,「看見」發生了:「原來我說過這麼傷 Ta 的話」、「原來這句話對他傷害這麼深」……

接著,他們發起了第二個話題——子女和爸媽之間#真正想說的話#

隨著公眾討論的發酵,人們的聚焦點逐漸轉移:從情緒的發泄、傾訴,轉向「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Life Education)是教育最核心的議題,為豐富與提升人的生命意義與價值,最根本的目的,在於拓展每個人的生命。

生命教育應從自我肯定與潛能發展,到注重「人與自己、人與他人、人與社會、人與環境」的關係,以深化人生觀,進而開展個人的生活智慧,整合知識與生活的教育,以知行合一為生命實踐的目標,通過教育的力量,可以讓個體的潛能發揮,生命會更有價值。

比起學術解釋,這部劇里的一個高光時刻,對這個詞作了一個很生動的註解:

在《貓的孩子》的最後,兒子阿衍把自己弄傷,希望得到母親的安慰。母子二人的愛與恨在這一刻爆發,動手打了起來。就在這時,新收養的母貓生產。看著母貓輕柔地舔著這個新生命,這對母子才晃過神:

我們因為「愛」才把生命帶來這個世界上,為什麼要為「愛」附加那麼多條件?為什麼不擁抱彼此,互相支持?

最後這段話,想送給為人子女,或者已經為人父母的你:

這一生

我們只是剛好有機會一起並肩行一小段路

幫助彼此探索未知的人生

你告訴他一朵花的名字

他告訴你花瓣的背面有一隻小蟲

文 | 大走

編輯 | 麒麟

圖 |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BottleDream 的精彩文章:

帶爸媽旅行如何不被罵
世界盃四年一屆,帥的人天天「去杯」

TAG:BottleDrea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