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達摩祖師的故事

達摩祖師的故事

達摩祖師原名菩提多羅,為印度禪宗第二十七代祖師般若多尊者的大弟子,也是印度禪宗第二十八代祖師。出生於南印度香至國,為香至王的第三個兒子,剎帝利種姓。因香至王對佛法十分虔誠,受家庭環境影響,所以祖師從小就遍覽佛經,加之年少聰慧,造旨頗高,常有獨特見解。出家後改名為菩薩達摩,達摩是通達的意思。達摩祖師少年便成就,得法後問師父:該住那一國作佛事(這裡指弘揚佛法)。

師答:「你雖得法,但不可遠遊,暫居印度,待我滅後67年,可到震旦(今天的中國)。廣傳佛教妙法,接上這裡的根。」

祖師問:「東土有承接佛法的大器嗎?千年後,教派會有何災難?」

師答:「你要教化的地方,獲得佛法智慧的人不計其數,那個國家會發生一些災難,你到南方不要居住久留,那裡的人們只崇尚功業作為,看不見佛家道理。」

在般若多尊者滅後67年後,達摩祖師遠涉重洋,在海上顛簸三年後來到廣州,受到廣州刺史歡迎,並上表梁武帝,梁武帝派使臣迎請,於次年到達金陵(今天的南京)。

梁武帝問達摩祖師:「朕繼位以來,廣建塔寺,供養僧眾,有什麼功德。」

達摩祖師答:「並無功德」

梁武帝又問:「為什麼沒有功德?」達摩說:「這些只是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如影隨形,雖然有,卻不是實有。」

梁武帝說:「怎樣才是真功德呢?」

達摩祖師答:「清靜 睿智 圓妙 體自空寂,非塵世所能求。」

由於話不投機,達摩祖師到達洛陽少室山(今天的少林寺)面壁而坐,整天默默不語,當時的人就管叫祖師為觀壁婆羅門。直至二祖慧可到少室山求法繼承衣缽!

二祖得道後,達摩祖師說,內傳法印,以便正智與真理契合,外傳袈裟,以便教派承傳旨意明確。若是後代輕薄,群起懷疑,說我西天人氏,你是東土學子,憑什麼得真法。你拿什麼證明。你如今接受袈裟和佛法,以後遇上什麼災難,只要拿出袈裟和法偈,可表明化導無礙。我滅後兩百年,袈裟就不再往下傳了。

我們知道六祖的故事,到了六祖時,有些弟子不注重佛法本身傳承,而在爭奪祖師遺物!六祖後也不再傳袈裟!

達摩祖師與二祖的故事,是後世學習楷模,祖師弘法,歷盡艱難,前後被人下毒六次,毒物吐出後可把石頭化開,二祖也是斷臂求法,為法不惜捐軀!由於這一對優秀的師生,釋迦牟尼佛拈花一笑,迦葉尊者會意。禪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不立文字,教外別傳"才由印度完整的傳到了中國。我們在禪修或者學習佛法時,應當有十分的恭敬心,想想達摩祖師之前在印度傳法的祖師,在中國求法,弘法祖師,那個不是舍家棄欲,畢一生精力,弘傳正法。而在中國也發生了多次法難,無數祖師用生命,傳承著釋迦牟尼佛的正法,這一切是多麼不容易!能聽到佛法,已是百千萬劫難遭遇的幸事,隨喜各位聽到法的師兄,願各位在菩提道勇猛精進,不負祖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普羅緹亞藝術中心 的精彩文章:

TAG:普羅緹亞藝術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