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吳中才子·文徵明篇

吳中才子·文徵明篇

文徵明,不少人問我中間這個字兩個音應該怎麼讀,當然還是應該讀「征」(徵是其繁體)。因為古人名,字通常是有聯意的,文徵明原名文璧,字徵明。名,字聯意是玉璧透出明智之光的意思。在下不才,也曾經下過功夫對中國姓氏文化進行研探,很多古人名字基本都能看出一些端倪,象唐寅那年出生,家中排行第幾,看名字就一目了然,如果再看落款,身居何地也清清楚楚。

文徵明與唐寅同年而生,活到89歲。三十歲經歷與唐寅相同,但他對藝術的執著追求比唐更甚。一輩子孜孜不倦的追求,創作了大量藝術作品,他是明代遺留最多作品於今世的大家。他和唐寅是一起作為吳門四才子,同時也是與沈周,仇英並舉吳門四畫家。詩書文畫樣樣皆通,家中藏書也是當世一絕,學養極深。正如他的畫,能青綠,亦能水墨,能工筆,亦能寫意。山水、人物、花卉、蘭竹等無一不工。象極了他人生大而全的追求,然而有一句話是「樣樣通樣樣松」,但其實文徵明是樣樣緊制,嚴謹的過頭了……在中國甚至世界歷史藝術全能天才是沒有的,能有兩個大雅藝術在一流行列都是鳳毛麟角。但這個世界偏偏就是有很多人承前啟後的不信這個邪,又接踵而至的失敗。文徵明是這個註定失敗的挑戰者,他是天才,但是比他更天才還有的八大,徐渭,米芾……

《滕王閣序》

文徵明書法是早學蘇軾,後跟李應楨學書時被斥臨古不遠,而學二王,智永,歐陽詢,趙孟頫。他的字,一眼望去,那個美啊!是真美,每一筆從不懈怠,都有淵源有出處。以恆速做著對筆墨最精緻的雕琢,快意象古樸的清風,通暢如清澈的溪流。《書史會要》中稱其為:「風舞瓊花,泉鳴竹澗」,很恰當。即使把他每一個字進行細節細分,都完美而無缺。

我常言「人沒有缺點就是最大的缺點」,字也是同樣。把所有的別人的技巧都用在每一個點畫,你去哪了?這樣的字是完全寫給別人看的,這樣的人是完全為俗世活的,有意義嗎?他害怕被人詬病,批評,規規矩矩又恭恭敬敬,到頭來卻得到了最大的批評,因為書法中最重要的「我」缺失了,這也是他的字不耐看的一個主因。天才畢竟是天才,晚年的文徵明翻然而悟,書風急轉。開始了自我的創作,以學黃山谷而實行減美,他89歲依然在書案筆耘不斷,一個不對勁就驟然離世。這樣的死是對一個一生筆墨的執著者最好的褒獎,是對一個藝術天才最高的敬禮。文徵明,他是讓我尊敬而學習的人,那種孜孜不倦的精神,敢於否定自我的勇氣……如果再給他十年的光陰,我相信,他的藝術成就遠大於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筆書 的精彩文章:

吳中才子·唐寅書法篇
《科舉狀元書法節選》

TAG:一筆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