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國寶古劍被掰成6段盜賣黯淡無光,12年後終於合六為一,鋒芒亮眼

國寶古劍被掰成6段盜賣黯淡無光,12年後終於合六為一,鋒芒亮眼

公元1972年5月,安徽省南陵縣三里鄉呂山村的村民發現,自己村裡的那個曬穀場,因為年久失修顯得坑坑窪窪,難以再用,擔心會影響秋收糧食的晾曬,所以他們都相約來到村後的小土山上去挖土來填平曬穀場上的坑洞。

在挖土的過程中有一個農民突然挖出了一把青銅古劍,當時此劍雖然沾滿了黃色的泥土,但仍在泥縫之間透出閃爍的寒光鋒芒畢露,顯然是一件埋在土中有很長時間的稀世寶物。

這個情況後來被舉報了,文物部門的工作人員知道後馬上聯繫公安部門,把這三段古劍追了回來。工作人員仔細的端詳殘劍發現,上面還刻有幾個小篆體的金色字體,他們由此斷定這劍肯定是一個非常珍貴的古代文物。

公元1984年,安徽省南陵縣文化館的工作人員,正在進行當地文物普查的時候,意外在鄰近的金坑村裡發現了這把青銅古劍的另外三個殘段。

原來這個村子的一位村民在了解了國家的文物政策之後,主動把自己珍藏12年的三個青銅殘段上交了,工作人員把這三個殘斷拿回了文化館,把館藏的其他三個青銅殘斷放在了一起,一拼接比對,他們立刻驚呼:「 天啊,完全吻合!」

南陵縣文物館工作人員把這六個青銅殘斷送到了安徽省博物館青銅器研究院,請求該院的專家把這個青銅劍修復完璧,讓它重放光芒。

六個月之後,在研究院專家的精心研究和修復之下,這把在12年前就已經斷成六段,黯淡無光的青銅劍終於合六為一,修復成原來的模樣。修復好的青銅古劍總長度為77.3公分,劍把與其他古劍不一樣,它是圓柱形的,還有兩個菱形的銅箍,顯得古色古香而又與眾不同。

破劍重圓的古劍劍身上竟然還有12個字的篆書銘文:「攻吾王光自乍(作),用劍以戰戍人。」。考古專家翻譯解讀這段銘文之後知道,這把劍是春秋末期吳國的國君闔閭自己所用的佩劍,因為闔閭名叫光,所以這把劍後來被稱為吳王光劍。

此劍後來被評為了國家一級文物,禁止出境展覽。人們通過國內展示可以發現這個國寶級的寶劍,雖然埋藏在地下超過了2000年,但仍然光芒閃爍鋒利無比。

這把吳王光劍造型獨特,紋飾精美,而且鋒刃銳利,寒氣逼人,因此,與天下第一劍的越王勾踐劍相比不相上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馮歪評歷史L 的精彩文章:

考古員猝然絆倒絆出一個5000年前汽車方向盤,難道古人會開汽車?
司馬懿遺囑被後代有意刪掉兩個字,導致曹魏政權折斷砥柱岌岌可危

TAG:小馮歪評歷史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