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後,聰明的人會學會4件事,把尿酸降下來,痛風不再來!
入秋後,雖然氣溫沒有立刻變的涼爽起來,但是天氣會一天比一天涼爽,伴隨著這種涼爽,很多人會慢慢的開始進補起來。
人們貼秋膘,是為了冬天耐寒做準備,自然要大量的補充各種高湯、各色肉食,這樣一來,就會很容易就影響到人體內的尿酸值。
尿酸漲高,除了會導致關節出現疼痛,危害還非常大,這種危害是可能遍及全身的。
尿酸升高,會對人體造成的全身危害:
第一,痛風發作
高尿酸患者最常見的癥狀一般是疲勞乏力、身體不適、關節刺痛等。
而且尿酸在一定環境下,會析出結晶,沉澱在人體關節處,引起痛風關節炎。
第二,痛風石
在痛風的發病過程中,會出現一種堅硬如石的結節,稱為「痛風石」。
痛風石是尿酸鈉結晶沉積於軟組織,引起慢性炎症及纖維組織增生形成的結節腫。
通常是多關節分布,好發於外耳的耳輪、尺骨鷹嘴、指間和掌指關節、指端皮膚、手掌、腕關節、躊趾、踩關節、足背、足底、膝關節等處。
在關節附近的骨骼中侵入骨質,形成骨骼畸形,或使骨質遭受損毀,導致關節畸形,影響關節功能,甚至殘疾。
第三,損害血管
尿酸其實就是一種代謝廢物,正常情況下,人體含有的尿酸是很少的。
但是如果長期高尿酸的話,就會刺激到我們的血管壁,促進斑塊生成,從而促進動脈樣硬化的發生。
第四,導致腎臟疾病
高尿酸血症首先損傷的就是腎臟,可引起急、慢性尿酸性腎病和尿酸性腎石病。
長期患有高尿血酸症的病人很可能發展為慢性的腎臟損傷、腎臟形態異常、腎功能下降,甚至衰竭。
聰明的人會學會五件事,把尿酸降下來:
一、健康的飲食
1、脂肪:攝入的脂肪品種應以植物性油脂為主。
2、鹽:每日不超過6g為宜,一般控制在2~5g。
3、碳水化合物:主食應以碳水化合物為主,碳水化合物應佔總熱量的50%~70%。可選用大米、玉米、麵粉及其製品。
4、蔬菜、水果:蔬菜中除含嘌呤較多的香菇、豆類、紫菜和菠菜不宜大量食用外,其他都不必嚴格限制,多吃水果。
5、蛋白質:以牛奶和雞蛋為主,可適量食用河魚,也可適量食用瘦肉、禽肉,但最好是切成塊煮沸,讓嘌呤溶於水,然後去湯再吃。
二、每天保證飲水量
當我們身體當中尿酸過多的話,可以通過多喝水來加速它的排出。人體當水分達到一定的飽和,就會轉化成尿液排出體外。
而在尿液排出的時候,大部分尿酸也都會被帶出體外了,並且此時,也能夠加快血液循環,對人體是十分有好處的。
建議:每日飲水量保持在3000ml左右即可。
三、按湧泉穴
湧泉穴,是補腎固元的「長壽穴」,位於腳底中線前三分之一交點處,即當腳屈趾時,腳底前凹陷處。
經常按摩湧泉穴,可激發腎經的經氣,疏通腎經的經絡,調和腎臟的氣血,調整和改善腎臟的功能和機能活動,使人腎精充足、耳聰目明、精力充沛、行走有力。
將拇指或食指的指端放於足心湧泉穴處,來回按揉,每天揉100次為宜。
四、熱水泡腳
我們都知道在三伏天泡腳的時候,可以有效地去除體內的濕氣。
而現在入秋,天氣逐漸變涼,很多的人都不注意都會產生一些寒氣入侵的情況,在此時泡腳的話能夠避免寒氣入侵。
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夠促進身體當中的血液循環,這樣的話對於尿酸的代謝速率就會大大的提高了,也有助於將這種有害物質及時的排出。
立秋後,每天喝一種水,把尿酸降下來:
想要更安全的達到降尿酸的效果,可以試試食物的天然療法,以食療的方式,利用食物的藥用成分,達到降尿酸的目的。
《金匾要略》中有一個沿用至今的降尿酸的食療方——千針草竹葉茶,是利用菊苣、小薊、淡竹葉、芡實、葛根、蒲公英、百合、桑葉這八種葯食同源的食材混合熬煮得到的。
葛根、百合能輔助促進尿酸排泄,把尿酸降下來。
桑葉富含的稀有元素能使體內的尿酸和毒素廢物被氧化,促進尿酸代謝。
菊苣中含有的菊苣根多酚、菊苣酸、馬栗樹皮素等成分,能改善尿酸水平。


※8歲女孩突然變「懶」,原因竟不簡單,醫生提醒:及早發現還有救
※這些癥狀一出現,小心糖尿病神經病變!學會幾招,離糖尿病遠一點
TAG:愛健康萬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