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別一提繳稅就反對 生育率下降的危害竟然這樣大

別一提繳稅就反對 生育率下降的危害竟然這樣大

來源:融360原創

上周有關不生二孩及丁克一族收稅的話題被鬧得沸沸揚揚,網上一片罵聲。

首先,《新華日報》刊發題為《提高生育率:新時代中國人口發展的新任務》的署名文章,作者是南京大學長江產業經濟研究院劉志彪、張曄,文章建議如下:

設立生育基金制度,盡量實現二孩生育補貼的自我運轉。可規定40歲以下公民不論男女,每年必須以工資的一定比例繳納生育基金,並進入個人賬戶。家庭在生育第二胎及以上時,可申請取出生育基金並領取生育補貼,用於補償婦女及其家庭在生育期中斷勞動而造成的短期收入損失。如公民未生育二孩,賬戶資金則待退休時再行取出。

這件事還沒完,緊接著中國政法大學教授胡繼曄在接受採訪時表示,由於丁克家庭在年老後需要別人家的孩子來撫養,不應當鼓勵和提倡,應該對丁克家庭徵收「社會撫養稅」。

這兩則消息一出,網友跟炸了鍋似的,除了少部分已經生了二胎的人持贊同態度,大部分人都是持反對態度。

生不生是我自己的事,現在物價水平尤其是房價這麼高,生一胎都已經拼盡全力,還要讓我生二胎,豈不是要了老命。而且你鼓勵生就鼓勵吧,我不生你還要強制讓我繳稅,用我的錢去養別人的孩子。這對於一孩家庭和丁克家庭來說,顯然無法接受。

而且 「丁克家庭在年老後需要別人家的孩子來撫養」這種話簡直不可理喻,我自己掙的錢,自己老年的時候用,怎麼就用得著別人家的孩子來養了?即使讓別人養,那也是我自己花了錢的,不給錢你願意給別人養老啊。

由於反對聲音太大,官方措辭開始改變,收稅的話題再也不提了。

融360分析師一開始也是非常反對,但後來想想,這些學者可謂是良苦用心啊,為了提高國家生育率也是操碎了心了,只不過用力過猛激起了民憤。我們這些普通的老百姓都是從自己的角度考慮,沒有從國家計生層面考慮,正所謂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啊。

生育率大幅下降

2014年之前還提倡只生一個孩子,2014年開放了單獨二孩,2016年二孩政策全面放開。二孩放開的第一年,出生人口達到1786萬人,比上一年增加131萬人,是我國自2000年以來新出生人口最多的一年,其中二孩超過了800萬。

就在社會一片看好之時,2017年出生人口為1723萬人,相對於去年少了63萬,這一數據比衛計委的最低預測2023.2萬低了300萬。

2016年之所以出生人口會增加是因為有生育慾望的適齡女性在第一年全部釋放,接下來就會逐漸放緩。

年輕人為什麼越來越不願意生孩子了?

如今的85後、90後很多都不願意生孩子,融360分析師認為主要有四方面的原因:

一是現在的物價水平太高,一套房子已經花去大半職場生涯攢下的積蓄,年輕人養活自己都不容易,養一個孩子已經夠艱難了,養兩個簡直要命。

二是隨著物質水平的不斷提高,現在的父母都講究優生優育,買天價的學區房只為孩子能贏在起跑線,各種興趣班、課外班價格不菲,這樣養育孩子的成本就非常高了。

三是社會養老保障體系逐漸健全,大家已經不必完全依靠養兒防老,孩子多不僅不利於養老,反而是一種負擔。

四是現在的年輕人更注重自我生活品質,不再傾注所有在孩子身上,沒有孩子或只有一個孩子,物質和精神都能得到較大滿足。

國家經濟發展水平越高,生育率就越低,比如歐美國家,早就存在低生育率和人口老齡化的問題了。

總之,如果不採取任何的政策措施,按照目前這種狀態下去,生育率只會越來越低。

生育率過低會帶來什麼後果?

一方面是生育率越來越低,一方面是隨著醫療水平的逐漸提升,人口平均年齡在逐年增長,這就會造成老齡化越來越嚴重。

整個社會上真正幹活的人少了,等著被伺候的老人卻越來越多,人口紅利消失,經濟增長速度放緩甚至下降,養老金入不敷出,不僅全國的經濟狀況會變糟糕,老年人的生存環境也會越來越差。

日本經濟為什麼會低迷20年?這就是人口危機帶來的嚴重後果。而我們國家的出生率現在甚至要低於日本。

現在在中國,2.8個年輕人養1個老人,根據預測,2015年時,1.3個年輕人就要養1位老人。

大家不要小看生育率下降,因為這暫時還沒有波及到我們,但是大家都不願意生孩子了,若干年後年輕人找不到工作,老人老無所依,後悔也晚了。

有些年輕人認為,我年輕時候多攢點積蓄,老了誰也不靠,進養老院就行了。但是現在的養老院你能住得起,30年後、50年後隨著老年人口越來越多,願意伺候老年人的年輕人越來越少,養老院這種地方肯定是天價,恐怕到時只有富豪能住得起吧。

所以,今後醫療和養老的費用只會越來越貴,越來越負擔不起。

如何應對生育率下降?

融360分析師一直都是鼓勵大家生孩子的,但是也要建立在一定的經濟基礎之上,沒錢的話還是生一個算了,有錢人則可以盡量多生,全面二孩還不夠,應該儘早全面放開生育。富豪們生三個、四個都可以。

此外,鼓勵措施比懲罰措施更容易被社會接受。

就拿德國來說,生育率一直非常低,有30年總和生育率都在1.3-1.4之間,而一般而言,只有生育率達到2,才能保持人口正常發展不萎縮。為了鼓勵大家生育,德國政府做了不少工作,包括大量的財政補貼(孩子18歲之前一直都有)、基建設施建設、長達16個月的育兒產假等。2005年來,德國的生育率逐漸回升,由1.3升到1.5。

中國同樣可以借鑒,比如降低二孩家庭的稅務負擔,適當延長產假,給二孩家庭多發生育津貼,多建一些公立的幼兒園等。另外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控制好房價,如果房價再這麼高下去,家庭工資的一半都要拿去還房貸,一個孩子大家都不願意生。

說到計生及養老政策方面,現在想來還是挺理解政策制定者的,包括延遲退休、養老金全國統籌、全面放開二孩等,他們的眼光放得更為長遠,並不是只從個人和家庭角度出發,而是放在全社會層面,為了社會能長期良好發展下去做出的努力。

只不過在個別政策制定之時,不能偏激和過於武斷,也不能一刀切,應該充分調查民意、採取循序漸進的方式,這樣才能夠為老百姓接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金融界 的精彩文章:

利空來襲,市場再度迎接新挑戰!
當遊戲「戀上」區塊鏈:得爆款者得天下

TAG:金融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