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說,奶茶是拿來「續命」的
GIF
隨著生活節奏的飛快,都市人的壓力越來越大,奶茶成功地從一個飲品進化為大家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人們需要用它來釋壓,來填補精神上的空虛。「寧可三日無糧,不可一日無茶」便是現在奶茶熱衷者的日常狀態了。當下「網紅奶茶」的瘋狂上線,讓消費者每天陷入「今天翻誰的牌」的糾結中。
周杰倫非常愛喝奶茶可謂眾人皆知。
第三季《中國新歌聲》發布會上周杰倫還收到了來自新導師謝霆鋒的一杯珍珠奶茶,杰倫一見奶茶喜笑顏開,說:「我真的是很喜歡奶茶」 。
其實大家都知道奶茶喝多了對身體不好,但每次想喝時又總會欺騙自己:
那麼,奶茶真的就是我們想的奶+茶嗎?
最早的奶茶當然是奶加茶,但後來人們發現用植脂末(即奶精)替代奶茶中的真奶,不僅外觀與口感接近,且口感更加順滑,並且不會因為牛奶的水分而沖淡茶味。使用氫化植物油生產的奶精中通常含有一定量的反式脂肪酸,過多的攝入反式脂肪酸將導致人體血液內的低密度膽固醇含量升高,顯著提高人類患上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世界衛生組織2003年建議反式脂肪的每天供能比應低於1%,大約相當於每天攝入量不超過2.2克的反式脂肪酸。
從查詢到的相關數據資料可知,牛奶中反式脂肪酸的含量佔總脂肪酸的3%至5%,而全脂牛奶的脂肪含量是3%左右,所以,假設300ml奶茶裡面有一半是牛奶的話,那麼這瓶奶茶裡面所含反式脂肪酸為0.135g-0.225g。如果是以植脂末代替牛奶的奶茶呢,就要看具體植脂末含量了。以下是五種街頭奶茶所含TFA(反式脂肪酸)數據:[1]
由表知街頭奶茶300ml中含TFA0.5g-2.7g。也就是說你一天喝一杯用植脂末製成的奶茶,可能就超過每日反式脂肪酸最高攝入量2.2g這個上限了。相比街頭奶茶,超市的杯裝沖泡奶茶含量就低很多了。[2]
許多瓶裝飲料奶茶(阿某姆等)營養標籤顯示反式脂肪酸含量為0。我國食品營養標籤法規對反式脂肪酸含量有如下規定:當食品中反式脂肪酸含量低於0.3g/100g時,標籤上可以標註為「零」。基於沒有直接數據,這裡就視瓶裝
奶茶中的反式脂肪酸含量為0.3g/100g(實際的含量可能很低)。
那麼奶茶里的茶是不是真茶呢?怎樣區分奶茶里的茶是用茶葉還是茶粉呢?
小麒偷偷告訴你吧:正規奶茶里的茶大多是用紅茶,但現在市面上購買的奶茶很多都不是用茶葉,而是直接用奶精兌茶粉,這樣製作成本低,但製成的奶茶茶鹼、茶多酚含量都很低,衝出來的飲品根本不能稱之為茶。
那茶粉是怎麼來的呢?
將濾掉茶渣後的茶水經過過濾、精濾、膜濃縮、真空濃縮、噴霧乾燥等系列過程把所有的水分去掉,就能得到茶粉啦,再經過溶劑萃取分離,還可得到咖啡鹼、茶多酚、茶氨酸等有機物質。
國家對於茶飲料有相關標準要求,照國家相關標準,如產品被定義為「紅茶茶飲料」,那茶多酚的含量應≥300mg/kg(即0.3g/kg);如果是「綠茶茶飲料」 中茶多酚的含量應≥500mg/kg(即0.5g/kg);如果只是「果味茶飲料」(調味茶飲料),則茶多酚的含量只需≥200mg/kg(即0.2g/kg)。
茶飲料國標雖規定茶多酚含量,但沒有強制要求標籤上標註茶多酚含量,因此,部分企業在茶多酚含量上打起了「擦邊球」,某業內人士表示:「其深層原因在於茶多酚含量太低,消費者在選擇茶飲料時一定要注意查看配料表,盡量選擇茶多酚含量高的茶飲料。」
很多人都認為「喝茶是養生的」。確實,茶多酚是茶葉具有保健功能的主要成分之一,具有解毒和抗輻射作用。
但是茶裡面除了茶多酚,還存在不容忽視的咖啡因。根據GB 2760《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規定,食品添加劑「咖啡因」僅允許在「可樂型碳酸飲料」中限量使用,且添加量不應超過150mg/L。但有的奶茶咖啡因含量較高,有的甚至高得離譜。雖然可能是配料中使用了茶葉(粉)配料而帶入少量的咖啡因,雖然不構成違法,但是這些產品的標籤上卻鮮見「兒童、孕婦、咖啡因過敏者應慎飲」的相關警示。
除了咖啡因,奶茶里的糖分也特別高,據上海消保委的一篇報告中知,所有號稱「無糖」的奶茶實際都含有糖分,而「最甜」的一杯里糖分約等於14塊方糖。
看完這篇推文的你還想喝奶茶嗎?
參考文獻:
[1]《 氣相色譜法測定奶茶中的反式脂肪酸》,食品科學2011
[2]《論文原味奶茶中反式脂肪酸的含量測定及研究》,吳煒成、邱福傑等


※橫縣那陽鎮上茶村:花開勝景鄉村美環境宜居村民樂
※高雅大氣:「民國紫砂茶具六件套」
TAG: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