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龔家鎮:屋檐縫裡的時光機

龔家鎮:屋檐縫裡的時光機

街道,是一座城鎮的脈絡,更印刻著當地獨特的人文歷史和時代發展印記。古老的街道、悠久的建築都會講故事,因為它們將一座城鎮的歷史變遷和人文故事積澱下來。遊走在老街,彷彿可以穿越時光。在情懷和記憶中尋找當年的故事……

龔家鎮老街:屋檐縫裡的時光機

文:潘瑾瑾 圖:潘楊

本期主播:雨蒙

蒿枝港河清水潺潺,狗尾巴草隨風晃動。站在龔家鎮老街上,烈日下陣陣涼風吹來,讓人不禁有些晃神。橫跨一條河,整條街呈「丁」字型的老街,當年到底是怎樣的富庶與繁華。

知道我們的來意,現年60歲的施惠成顯得格外熱情。他兩年前從市區企業退休後,就回到了老宅生活,他說,這裡畢竟是生他養他的地方,回到這裡後,連飯都要多吃一碗。「是要好好寫寫我們老街,不然很多人都不記得了。」說這些時,施惠成眼裡彷彿閃爍著光。

在施惠成的指引下,我來到了老街上。這是蒿枝港河南頭,當年和北頭的西街和東街用一架木橋連接,這裡的百姓稱之為「南街」。現在的南街不過百餘米,沒有灰瓦紅磚,取而代之的全部是現代的民宅,絲毫沒有了老街的蹤影。正當我悵然於老街無處可尋的蹤跡時,一聲招呼打斷了我的思緒。

這是57歲的謝國華,和施惠成一樣,從小生長在老街,見證了老街的興衰,在他和施惠成的攀談中,我大約了解了老街的歷史。原來早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老街就已經相當繁榮。當年還是孩童的謝國華聽家裡的老人說起過,以前的老街上,糧店、酒店、菜場、藥店應有盡有,當年河之北的東街和西街還相對寂寥。解放後,隨著老街上人的逐漸搬遷,西街和東街逐漸熱鬧了起來,西街有了供銷社,東街有了銀行。

「原來,附近十里八村的人都來我們這買東西。」謝國華頗為自豪地說道,祖輩就在老街上做生意的施惠成和謝國華,講起老街時,感情顯得十分深厚。謝國華的外祖父曾在老街上開了藥行「王裕泰」,而施惠成的祖爺則是開酒店起家。順著施惠成手指的方向,看著酒店的舊址,我彷彿能聞到風裡吹來的米白酒的清香。

隨著時代變遷,原來貫穿於河上的木橋也由石橋代替。漸漸地,南街開始沒落,西街和東街開始熱鬧起來。老街上的居民也逐漸北遷,原來的南街也在上世紀60年代沒落。經過近60年的風霜雨雪,以至於今天的我們已經無法尋覓到當年的影子。

這裡的人說,因為有了蒿枝港河,所以才有了龔家鎮的繁盛。一條河養育了一方人,如果現在有時光機,我真想回到當年的龔家鎮看看。看看這裡的人、看看這裡的生活、看看這裡的風景。

這麼多年,老街變了,人也老了,只有蒿枝港河上的日出日落一如往常。蒿枝港河靜靜地留著,看著河兩岸的巨變,它顯得越來越靜謐幽然。

責任小編:萌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啟東日報 的精彩文章:

熱?熱?熱?,衝破30°C大關!啟東人挺住!還有這些消息……

TAG:啟東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