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百法略說》:什麼是「誑」?

《百法略說》:什麼是「誑」?

《百法略說》:什麼是「誑」?

文:心愚法師

下面這個隨煩惱估計大家都很熟悉,有一句話叫「出家人不打誑語」,大家肯定都聽說過。一般人是怎麼理解的呢?不打誑語,意思就是不說謊?對吧?這麼說也有那麼點意思,但是不完整,不夠準確。我們下面來看誑語的定義,還是先看看窺基大師的說法:

言誑者,為護利譽,矯現有德,詭詐為性;能障不誑,邪命為業。言矯現等,謂矯誑者,心懷異謀,多現不實邪命事故。此貪痴分也。

窺基法師說誑的目的是為了保護自己的利譽,然後呢,採取的措施是「矯現有德」。「矯」就是偽裝,你本來沒有什麼德行,假裝成一副很有德行的樣子來,就是「矯現有德」。就是說你這個人品怎麼樣?你比誰都清楚,你自己是不是在貪一些東西,在瞋一些東西,只有自己最清楚。但是為了保護自己已經獲得的名利,偽裝成一副很有修行的樣子來。這種情況很多的,小時候,看武俠小說,就經常有這樣的人,像那個江別鶴,還有岳不群,左冷禪,對吧?說是武林大俠,實際上是最壞的一個,表面上做除暴安良的事。大家都覺得他很正義,都把他當大俠,實際上被揭露出來後,反而他是最壞的一個人。

「詭」就是詭計多端,心眼多,喜歡用計謀、耍手段,「詐」就是欺騙,這個「誑」其實就是以詭詐作為它的體性。然後它的作用呢,能障礙「不誑」的生起,能讓你產生邪命。這裡的「命」是指生活方式,如果你為了名利而去偽裝成一個有德行、有學問的人的話,那你所做的事情都是邪命,也就是不正當的生活方式。我們學佛人,有個詞叫做正命,正命是正確的如理如法的工作和生活方式,邪命呢,就是錯誤的、不如理不如法的生活和工作。這些說誑語的人,心裡懷著的是不正當的目的和辦法,經常會表現為做一些邪命的事情來。

後面又對這個「誑」為什麼會產生邪命作了進一步的一個解釋,因為這個心懷矯誑的人,必然會懷有不善的、不可告人的目的,就必然會做一些不如理不如法的事情,去欺騙他人。後面還說,這個誑既屬於貪的一分,也屬於痴的一分,所以說它是由貪和痴安立的。

通過窺基大師的解釋,其實我們可以看清楚,這個「誑」並不僅僅是說謊,而是說,它是為了謀取名利等方面而故意的欺騙,所以它不能簡單的等同於說謊。比如現在人說「善意的謊言」,父母對子女,老師對學生,醫生對病人,等等,善意的隱瞞或者謊話,是不是「誑」呢?其實還不是的,對吧?

我們再看看普光法師的解釋,是這麼說的:


讒詐惑亂,稱之曰誑。

普光法師說,讒是諂媚、說好話;詐就是欺詐;惑就是說一些迷惑別人的話,亂就是讓別人心裡分不清楚。這些都是誑的表現。

我們再看看《瑜伽師地論》里的解釋,是怎麼說的:

《瑜伽師地論》

為欺誷彼,內懷異謀,外現別相,故名為誑。

《瑜伽師地論》說,你為欺騙別人,心中懷著不正當的謀略和辦法,外面現出一副正當的樣子,這個叫誑。所以你看,這個誑,必然是跟欺騙聯繫在一起的,不僅僅是說謊。

最後再看一下《集論》里的解釋,是這麼說的:


何等為誑?謂耽著利養,貪痴一分,詐現不實功德為體;邪命所依為業。

《集論》里的這個說法呢,有點像是側重於說出家人,說什麼是誑呢?你貪著名聞利養,實際沒有什麼功德,但是欺騙別人,表現出一副很有功德的樣子。那麼,對於出家人來說,這肯定是邪命了,會產生邪命,出家人也有幾種邪命的,像什麼算卦之類的,都是不如法的。這裡也講到了誑是貪、痴各一分攝,這個比較簡單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聞思修佛學 的精彩文章:

禪說電影|《我不是葯神》:世界上只有一種病,但絕不是窮病!
原來世界上的每個「別人」,都是我們精分出的自己

TAG:聞思修佛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