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理想如同肥皂泡——讀奈保爾《米格爾大街》

理想如同肥皂泡——讀奈保爾《米格爾大街》

8月11日,奈保爾走完了他的人生歷程,在他的所有小說中,我最喜歡提《米格爾大街》。

一本薄薄的書,正文不足兩百頁。一部短篇小說集,17個幽默、辛酸、苦澀的故事。它標誌著一位優秀作家的誕生,奈保爾,就是因為這部叫《米格爾大街》的小說集,衝上文壇。

沒有希望,沒有夢想,人就沒有動力,那怕是些吃了上頓無下頓,無棲身之所的人們。在米格爾大街,博加特的夢想是啥?做裁縫的他,每次出走,都是在尋找實現夢想的地方。可是結果是失望,除了帶來重婚罪,啥也沒有得到。

木匠波普要做一個沒有名字的東西,也許這東西就是他夢想的依附體。因為大家窮,誰有錢來做傢具?看起來樸實的波普,其實是可憐、愚蠢的小偷。有專偷傢具賣的嗎?判了一年,坐了9個牢房,也忘了要做一個沒有名字的東西,因為他的人生再沒有希望。

好在米格爾大街,對進過監獄的人,有種敬重。

那個想震驚世界的詩人沃滋沃斯,想要讓人聽他的詩,當然在貧窮的米格爾大街,在一群文盲中,這絕對是瘋子的行為。他為理想而活,可是理想卻背叛了他,一生也沒有讓他寫出像詩的東西來。人們對他的印象,就是沒印象,去和來,都酷似天上的雲,無聲無息。

《米格爾大街》,如同聽一位少年,在娓娓講述他的童年,講述他用孩子的眼睛看到的真實世界,所以親切、自然,一點也不做作。生動得就像坐在屋檐下,聽人講張家長,李家短。

如同很多作家一樣,寫作都是從自己的家鄉,自己的身世,自己的孩提時代開始,奈保爾也一樣,作為漂泊作家,雖然被人們稱為「無根」,實際上根是有的,那就是無法忘卻的童年記憶。

《米格爾大街》讓奈保爾一舉成名,最核心的是他的創作藝術,讓人耳目一新。

很多小說,太像小說,一看就有做的感覺,而《米格爾大街》不是,它是從心靈流出的。它是在講述故鄉的記憶,童年的樂趣,以及不懂事的孩子無法理解的艱難世道,自然,就像一條河流涓涓而下。

這部小說的人物,個性鮮明。除了最後的一篇《告別米格爾大街》之外,每篇寫一個人物,寫得活靈活現,鮮活生動。瘋子曼曼,固執的舅舅,愛打老婆的男人,浣衣女,被女人欺騙的愛德華,清潔車夫埃多斯等等,一個個極具個性。有的還具有漫畫色彩,幾筆就勾繪出了傳神的形象。

雖然寫出了窮人的辛酸,甚至愚蠢,但是他們往往有樂觀的人生。一個個都有夢想,儘管很多夢想就同肥皂泡,破滅得無蹤無影,但人還得活下去。心理描寫,就成了《米格爾大街》的一大特色。與很多作家不同的是,奈保爾不是用大段的內心獨白,而是讓主人公說和做來體現心態,簡潔明了。

這部小說集幽默但又讓人笑後想哭,不公平的世道,災難的年代,殖民地生活,底層社會,構成了小說主人公無法逃脫的命運枷鎖——在表面的機智幽默之下,主人公的命運讓人慾哭無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正北方網 的精彩文章:

蒙眼識字重出江湖監管得嚴查
品味精彩 期待經典

TAG:正北方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