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處暑:離離暑雲散 裊裊涼風起

處暑:離離暑雲散 裊裊涼風起

處暑,是我國傳統二十四節氣的第十四個節氣。

據《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處,去也,暑氣至此而止矣」,「處暑」指的盛夏的結束。「離離暑雲散,裊裊涼風起」,湛藍的天空中吹來了陣陣涼爽的風,處暑節氣的到來預示著炎熱暑氣的消散。

俗話說得好,「處暑送鴨,無病各家」。在我國古代,人們就喜歡在處暑節氣的前後食用鴨肉進補。這是因為處暑正好趕上夏秋交替時的氣候變換。我國傳統醫學認為,人們經過了漫長夏季的三伏天氣,暑熱逐漸在體內鬱積,此時的人體會生成一種燥熱之氣。

處暑節氣的養生應遵從潤肺健脾的原則。調養好脾胃,我們體內鬱積的暑熱之氣才能順利排出。唐代學者孟詵在著作《食療本草》中記載:(鴨肉)「補中,益氣,消食」。鴨肉味甘性涼,常食有著補氣滋陰和利水消腫的養生功效,因此民間有流傳有處暑吃鴨子的習俗。

除了鴨子,處暑節氣的另外一個時令之物就是高粱。民間有句農諺,說的是「處暑高粱遍地紅」。處暑以後,我國大部分地區氣溫日差逐漸增大,晝暖夜涼的氣溫條件對於莊稼的生長有利,高粱的成熟也較快,因此處暑時節田地中呈現出一片「紅高粱」的情景。

高粱,古時候也稱之為蜀黍,相傳是由蜀地的先人們最先種植的。和鴨肉類似,味甘性溫的高粱也有健脾益胃的作用。

戰國時期的《墨子·明鬼》中有這樣的記載:「食必粱肉,衣必文綉」。這句話說得是古時候的貴族和富人們以粱為飯,以肉為餚,衣服上一定會綉上各種精美的紋飾,形容的是上層階級錦衣玉食的生活。

西漢歷史學家司馬遷在《史記·禮書》中寫道:「稻粱五味,所以養口也」。這裡的稻粱,指代的是所有穀物的總稱。可見,和水稻一樣,高粱在我國古代也是一種十分重要的糧食作物。

高粱不僅可以加工成營養美味的高粱米,還是雜糧粥、粗糧麵包和煎餅果子的主要食材。更重要的是,高粱還很適合用來釀酒。我國有著悠久的釀酒歷史和深厚的酒文化。

宋代詩人陸遊曾騎驢入川,飽覽蜀地的錦繡山水,考查當地的風土民情。相傳,陸遊在四川的時候喜歡飲用紅高粱酒,他在詩中寫道:「鵝黃名釀何由得,且醉杯中琥珀紅」。高粱酒,也因此有了「琥珀紅」的雅稱。

又是一年高粱紅,在這秋意漸濃的處暑時節,讓我們為家人親手製作一頓美味可口的鴨肉料理,共享一次天倫之樂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儒學 的精彩文章:

蛙鳴之趣:君聽月明人靜夜 肯饒天籟與松風
人生這場馬拉松 能挺到終點才算成功

TAG:騰訊儒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