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房租又漲了,你在大城市還漂得下去嗎?

房租又漲了,你在大城市還漂得下去嗎?




2018

 年的第

 

230 

天,

司馬和你在一起




新一輪的房租又漲了,在大城市漂泊的你,還好嗎?




選擇大城市,是沖著更多的工作機會,學習機會,也抱著一份能夠留下來的心。但是,當漲勢弱微的工資趕不上飛速上漲的房價、物價的時候,心裡總有一個聲音在說,離開吧,回家吧。




買不起房,可以租。如果連房子都租不起,又能住哪去?










本文轉載自公眾號:新周刊(ID:new-weekly),作者:曹吉利。其它賬號轉載請聯繫原賬號。



看完《愛情公寓》,從電影院出來,縈繞腦海的被欺騙感還沒有散去,就接到來自房東的電話:




「小B啊,

下個月房子該續租了,你看租金是不是漲一點?你考慮一下好吧,不能接受的話這個月就要找找房子。




掛斷電話,房東方言味道的普通話久久回蕩,絕望感代替被欺騙感盤踞腦海。這時候才覺得,剛剛看過的《愛情公寓》也還不錯——至少,片中的幾個主角有一套整潔、寬敞的公寓可以住,而且他們的世界裡,從來沒有漲租這回事。




房租上漲,可能是這個夏天,漂泊在大城市的年輕人最大的痛楚。




有機構數據顯示,近來,一線城市中,北上深三市的租金,分別環比上漲2.4%、2.1%和3.1%。聽起來似乎還能接受,但要知道,這是平均了大片郊區土地後的數據。

多數年輕人租住的靠近市區、靠近地鐵的熱門地段,漲幅還要更高。



在北京,有記者調查得知,

一些搶手房源的租金,相比去年漲幅甚至超過10%,

而在上海、深圳也有類似情況。不過即便如此,那些

坐在中介的小電瓶車上,穿梭在城市看房的青澀畢業生,依舊源源不絕。




說不定就在昨天,這些因為漲租而苦惱的人們,還在興高采烈地轉發「房價受到嚴控」的新聞——

他們原本抱著局外人的心態看待房價漲跌,以為它和買不起房的自己永遠無關。




但很快,

房租上漲就打破了年輕人獨身事外的幻想。





追不上房價的人,沒想到有一天還會追不上房租。




社會給年輕人上的第一課,就是漲租




為什麼一二線城市的房租會在夏天上揚?




其中一個很大的原因是畢業生們走出了校園,開始完成從學生向社會人的轉變。2018年,中國的大學應屆畢業生在八百萬左右,這些剛剛踏入職場的年輕人,都要給自己找一個棲身之所。

於是,每年畢業季之後的夏天,也是房產中介們忙碌的季節。




而在畢業生帶來租房需求增長的同時,某些地區的房屋供給卻在減少。以北京為例,在去年實施整治之後,

違規房源減少,加之二手房交易升溫和長租公寓手握大量房源,留給租客的選擇空間變小,

價格自然也就水漲船高。




2018年上半年,北京市住房租賃的月租金均價為

4649元/套

,比2017年同比上漲300多元,這個平均漲幅如果放在年輕人居住的社區,恐怕還要繼續放大。北京以外,有媒體發現,兩個月前還能在深圳福田區找到一些3000塊以下的一居室,但如今,這個價格已經是過去時。




相比一線,

二線城市漲租的勢頭也絲毫不弱

,比如最近就有數據顯示,南京與濟南的租金分別環比上漲3.7%與2.4%,成都、合肥和寧波相比去年,同比上漲都超過了兩位數。





每年的高校畢業生,都為租房市場製造大量需求。




房東們很精明:既然房租一月一漲,那不如就簽短期合同。

根據一項統計,目前大部分個人房東普遍不願簽太長的合同,一年時限的合同占租房市場的79%。




比房東更精明的就是中介。有網友就在網路上抱怨:自家房子掛在中介,卻遲遲租不出去,最後不得已,在中介的介紹下把房子交給長租公寓去改造——

稍加裝修之後,長租公寓的價格比普通民居又要高出不少。




其實,準確地說,

租房才是社會給年輕人上的第一課

,漲租只是其中最重要的一個知識點。




眾所周知,長久以來,中國人尤其是年輕人的房屋租賃體驗不是太好,巨大的信息不對等、中介行業的不規範以及一部分房東極度漠視契約精神,

讓搬家成為許多年輕人的常態




有人做過統計,

中國一二線城市的白領,在結婚前普遍保持著一到兩年搬一次家的頻率

,原因可能是合同到期,可能是房東違約,也可能是工作調整。





房屋中介的水有多深?租過就知道。/ 法治周末




如果說樓上樓下的反覆奔波還能夠忍受,與中介的鬥智斗勇才是搬家過程中最大的波折。

可是大多數房源都掌握在中介手中,租客就算一百個不情願,還是要跟隨那個滿嘴跑火車的房屋中介全城看房。




如今,再加上房租上漲這個難點,畢業租房這門課的難度陡然上升。




長租公寓該背多大的鍋?




有分析把這輪房租上漲歸為之前房價大漲的餘波。




根據這種觀點,前兩年的房價暴漲,一直沒有很直觀地反映在房租上,這一次漲價,也是房租在慢慢跟上房價的腳步。而要說為什麼漲幅會在短短几個月內變得如此之大,很多媒體給出的答案是

長租公寓




很長時間以來,相比房價,房租剔除了不少投資因素,被認為能更直接地反映剛性需求。而近幾年入場並且蓬勃發展的長租公寓,卻正在讓「炒房租」變為可能。




顧名思義,長租公寓就是一些企業通過租賃或者購買的方式,把房源集中起來,進行統一標準的裝修和管理,然後投放市場的公寓。相比於傳統的民居,

長租公寓的價格更透明,配套更完善,裝潢更精緻,當然,價格也相對更高。





有說法表示,長租公寓活生生把低端房源炒成了高端。重慶某長租公寓。/ 中新網




一些長租公寓找准了年輕人的痛點。




比如很多品牌著力宣傳的「歐式極簡裝修風格」,很適合租住其中的年輕人拍一張宜家風的照片發在朋友圈,比凌亂的民居高逼格不少。

但摳一摳牆上薄薄的一層防水漆,敲一敲床頭的木質隔斷,就能發現太多倉促潦草的裝修痕迹。




這些拎包入住的公寓,通常要比周邊區域的租金高,最誇張的能達到普通民居均價的兩倍。

花三千塊錢裝修,之後每月房租就可以多賺一千甚至更多,公寓運營商何樂而不為呢?




長租公寓不僅自身價格不菲,也在無形中抬高普通業主的心理預期。不久前有北京網友爆料,由於兩家租房平台競價收購房源,自己原打算七千元租出去的房子,最後以一萬多塊的價格交給了長租公寓。




房租上漲的大鍋,不能全讓長租公寓背,但這些品牌背後資本的參與,的確對漲價起到不小的助推作用。





大規模的城中村改造和棚改貨幣化的政策,一方面使一群拆遷戶腰包陡然鼓起,短期內推高房價,另一方面使城中村的低端房源消失,原本租住其中的低收入群體,很多只能選擇離開。深圳某城中村 / 維基




租房,是一個底線問題




通常來說,

30%是房租收入比的「黃金分割」點

。也就是說,如果房租超過收入的百30%,其他消費的空間就會被大大壓縮,生活幸福感就會明顯下降。




根據統計,即使是中國最頂尖高校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的畢業生,第一年的平均月收入也只徘徊在一萬元上下,而

在北京市區整租一套房子,低於五六千元幾乎是無法辦到的。




這樣看來,

就算選擇合租,年輕人們也未必能夠進入幸福的及格線

——更何況合租這種居住方式本身,就在拉低幸福感。




有人說,房租上漲是市場結果,市場的問題就應該交給市場自己去解決。但是我國的居住問題,從來不是一個單純的市場經濟問題。在我國目前的

兩億多流動人口中,有超過一半需要租房,他們中的大多數在房東和品牌公寓面前,基本沒有議價能力





燕郊的上班族,早晨在寒風中等待去往北京市區的公交車。很多人選擇租住在燕郊的原因很簡單:租金低。 / 中新網




如果說買不起車的人可以選擇公共交通,買不起房子的人可以暫時租住,那麼如果連房租都在各種力量的裹挾下一路上天的話,租不起房子的年輕人只能選擇離開嗎?一個多元的、包容、層次豐富的都市,不該只容得下所謂高端租客。

租房問題,是住房問題的一部分,是我們社會的底線問題。




1997年上映的電影《甲方乙方》的結尾,好心的主人公把婚房借給一對可憐的夫妻。丈夫陪著罹患癌症的妻子,在這所「自己的」房子中度過最後的日子。又二十年過去,今天的年輕人用

接近一半的工資,租住在年紀比自己還大的老房子的次卧里,並且清楚地知道它永遠也不會屬於自己。




再看這樣的電影情節,不知道他們還能不能感動起來。





電影《甲方乙方》的結尾,妻子去世後,丈夫在大雪紛飛的春節,把房子鑰匙還給了好心的主人公。





本文來自新周刊微信公眾號。《新周刊》創刊於1996年8月18日,以「中國最新銳的生活方式周刊」為定位,享有傳媒界"話題策源地"的美譽。關注新周刊公眾號(id:new-weekly),每天了解最新銳的話題和生活方式。








商務投放微信:ysg-AD


內容合作微信:littlenoob48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有束光 的精彩文章:

看完這支扎心廣告,我刪掉了手機里的1000個好友

TAG:有束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