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齊軍大破魏軍,孫臏含辱復仇,龐涓被迫自刎於樹下

齊軍大破魏軍,孫臏含辱復仇,龐涓被迫自刎於樹下

公元前341年,魏國派兵攻打韓國。韓國向齊國求救。那時,齊威王已經死了,他的兒子齊宣王在位。齊宣王派田忌和孫臏帶領大軍去援救韓國。孫臏再次使出了「圍魏救趙」的戰術,不顧韓國,而直接去攻打魏國。魏軍主帥龐涓正帶兵在韓國,收到本國的告急文書後,只好退兵趕回去。

齊魏兩國開戰後,交戰初期,在魏軍強大的攻勢下,齊軍節節敗退。

齊軍敗退後,龐涓派人察看齊軍紮營的地方,見齊軍做飯的爐灶足夠十萬人吃飯用的。龐涓十分吃驚:他沒想到齊國派了這麼多人。

第二天,龐涓帶領大軍追到了齊軍第二次紮營的地方,數了數爐灶,發現只夠供五萬人吃飯用的了。

第三天,魏軍追到了齊國軍隊第三次紮營的地方時,又數了數爐灶,發現只夠供兩萬人吃飯用的了。龐涓這才鬆了一口氣,輕蔑地笑著說:「我早知道齊軍都是一些鳥合之眾。十萬大軍到了魏國,才三天工夫,就逃散了一大半。

龐涓認為這時魏軍在人數上已經佔到了絕對的優勢,便命令步兵原地駐紮,自己則率領一部分輕騎不分晝夜地沿著齊軍退兵路線追擊,一直追到了馬陵(在今河南范縣)。

此時,天已快黑了,馬陵道十分狹窄,路旁都是障礙物,不宜夜間行軍。但龐涓求勝心切,恨不得立刻趕上齊軍,殺掉孫臏以解心頭之恨,於是仍強令軍隊摸黑趕路。

忽然,沖在最前面的士兵跑來報告說:「將軍,前頭的路被樹木封住了!

龐涓上前一看,道旁的樹全被砍倒了,封住了道路,只有一棵最大的樹還立在路旁。龐涓仔細一看,樹的正面已被颳去了樹皮,上面影影綽綽地寫著幾個大字。龐涓讓人點起一支火把,借著火把的火光一看,見樹上寫的原來是:「龐涓死於此樹之下。

龐涓大吃一驚,心中頓時有了—種不祥的預感,連忙命令將土撤退可惜為時已晚。剎那間,原本寂靜的山林中亂箭齊飛,像飛蝗心的沖魏軍射來。馬陵道兩旁殺聲震天,齊國的兵士如潮水般涌了上來。一時間,足足有十萬人向龐涓率領的這一小隊人馬發起了攻擊。

原來,龐涓鑽進了孫臏精心設計的圈套。孫臏與龐涓同學多年,早已了解他的為人。龐涓驕傲自大,又難以容人,他若知道孫臏帶領的是齊國的精銳大軍,一定會多加小心。為了降低龐涓的警惕性,孫臏假裝敗退,並天天減少爐灶的數目,以迷惑龐涓。同時,孫臏知道,龐涓一定很想抓住自己,自己一退,龐涓一定會追上來。他便預先選擇了馬陵作為伏擊地點,並佔據了有利的地形,安排一批弓箭手埋伏在那裡,叫其餘的士兵都躲在山裡草木豐茂的地方,並吩咐大家等到那棵樹下有火光時,就先放箭,然後衝殺下去。

龎涓果真中計,走投無路之下,只好拔劍自刎。臨死前他大聲叫道:「孫臏沒想到最終還是讓你成了名!」

齊軍乘勝大破魏軍,把魏國的太子申也俘虜了。至此,孫臏終於大仇得報。

小編點評:龐涓死在了樹下,是因為他害人在先,以其狹隘與自私使孫臏忍受了心理與生理上的雙重摺磨,結果招致孫臏含辱復仇。客觀上看,龐涓的失敗最終導致魏國走向了衰落。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為人要懂得寬容,懂得容忍,懂得欣賞,懂得謙讓。俗話說得好:「宰相肚裡能撐船。」只有具備這種氣度與胸襟,才能多成事,成大事。龐涓做不到這一點,所以他只能被迫自刎於樹下,落得個受後人恥笑的下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俊看歷史 的精彩文章:

TAG:小俊看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