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辛甘化陽,可治喉痹——慢性咽炎醫案一則

辛甘化陽,可治喉痹——慢性咽炎醫案一則

鞠某,男,46歲。2008年4月28日初診。

主訴咽痛、咽干3~4個月。多家醫院診斷為慢性咽炎,經多種中、西藥物治療效果不顯。半月前見某醫院廣告中宣稱可以「根治」慢性咽炎,遂接受治療1次(射頻治療)。治療後咽痛、咽干不減,反增心慌、頭暈。納食、睡眠尚可,大小便調。檢查:咽黏膜暗紅腫脹,咽後壁見一處創面,表面覆蓋白膜。舌質淡暗,舌苔水滑,脈沉細。證屬心陽不足,痰飲內停。治以補心陽、祛痰飲、利喉關為法,方用桂枝甘草湯加味。處方:桂枝9g,炙甘草9g,姜半夏9g,茯苓12g,射干15g。3劑水煎服。

2008年5月1日二診:葯後心慌、頭暈明顯好轉,咽痛、咽干稍減。咽後壁創面尚未平復。上方加桔梗9g,蒲公英12g,生蒲黃(包)9g。3劑水煎服。

2008年5月4日三診:諸症漸平,飲水少時尚覺咽干。咽後壁創面已癒合,咽黏膜漸轉淡紅。舌苔轉薄白,脈現緩象。上方2日服1劑,接服4劑。

葯後無不適,停葯。

按:金元醫家張子和在《儒門事親》中說:「咽喉牙舌諸病,皆屬於火」。咽乾咽痛,從火論治,相沿成俗。本案患者就診時,咽痛、咽干明顯,患者深以為苦。心慌、頭暈乃追問而得,尚未影響患者生活。但筆者意識到後兩個癥狀在本案中有重要意義。結合癥狀發生前曾有「火療」(射頻治療)史,且伴舌苔水滑,遂想到了《傷寒論》中火逆傷陽之變症。處方很似半夏湯方加味。半夏湯方即由桂枝、炙甘草、制半夏三味葯各等分組成,治療「少陰病咽中痛」。但本案咽中痛並非「少陰病」,本方也非半夏湯方加味,而是桂枝甘草湯方加味(桂枝甘草湯原方用量是桂枝四兩,炙甘草二兩)。

《傷寒論》中桂枝甘草湯方主治發汗過多所致「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湯加龍骨、牡蠣即為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方中用量為桂枝一兩,甘草二兩),治療「因燒針煩躁者」。可見「火療」可損傷心陽而致心悸、心慌,治療主方是桂枝甘草湯,出現煩躁可加龍骨、牡蠣。本案病情正好符合「火療」損傷心陽而致心悸伴頭暈,因此用桂枝甘草湯為主方。

舌苔見水滑,考慮陽虛飲停(也考慮與前服寒涼葯過多有關),故加半夏、茯苓合桂枝溫化痰飲。咽痛、咽干明顯,咽部尚有「火療」創面,不除外痰熱可能,加一味射干清化痰熱以利咽。二診時心慌、頭暈明顯好轉,可證心陽不足之證確鑿。進一步參用中醫外科法修復創面而愈。

本文摘自高建忠老師《臨證傳心與診余靜思--從張仲景到李東垣》

尊重版權,轉載請註明出處。

作者:高建忠

編輯:釋慧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杏林真傳 的精彩文章:

TAG:杏林真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