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人工智慧「虛火」旺盛 注重商業化落地方為正途

人工智慧「虛火」旺盛 注重商業化落地方為正途

人工智慧的快速發展引起了世界各國的重視,更推動了各行各業的全新變革。不過,人工智慧領域「虛火」旺盛的現象不容忽視,想要取得可持續發展還需恪守務實精神,注重商業化落地。

曾經,移動互聯網的迅速發展,帶動了人類社會的新變革,使得人們的日常生活發生了諸多改變。而現在,人工智慧的迅猛崛起,推動了人類科技發展的新高潮,被視為開啟「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關鍵。那麼,為了創造切實的利益,發展人工智慧應當遵循何種精神呢?

人工智慧日漸活躍

人工智慧在經曆數十年的積累後,得益於深度學習等關鍵技術的突破,一舉實現了從誕生、蟄伏到如今的全面爆發。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腦科學等前沿科技的發展,更是人工智慧快速實現廣泛應用的助推劑。

眼下,人工智慧熱潮迭起,機器學習、語音交互、圖像識別、自然語言理解、機器人等主要細分領域的理論、技術與商業化進步日益顯著。通過在交通、金融、醫療、教育等諸多行業的深入應用以及持續擴張、普及,人工智慧正加快助推各國、各行業向智能化、信息化實現跨越。

業內專家表示,作為融合軟硬體應用的產物,人工智慧不僅涵蓋了圖像、文字、語音等大數據的收集與處理、分析過程中,而且其深受腦科學發展影響,對於類腦智能的傾向性日漸凸顯,從弱人工智慧向強人工智慧發展也成為必然趨勢。

由於我國具備人口規模、數據資源及互聯網發展等方面的優勢,因而在人工智慧產業的布局上進展較快。目前,我國人工智慧相關論文、專利數量,以及語音識別、智能監控等部分細分領域的表現已經達到了世界領先水平,自動駕駛、服務機器人、生物識別等領域也正取得積極成果。鑒於市場潛力與政策紅利等利好因素,國際上普遍認為中國有望引領全球人工智慧發展。

發展水平需理性認知

當前,人工智慧領域正值熱度高峰,無論是科技巨頭還是媒體輿論紛紛為之「傾倒」。不過,無論從技術發展水平,還是從商業化落地等方面來看,全球主要國家的人工智慧產業發展都還處於初級階段。

就國內而言,我國人工智慧整體發展水平與發達國家相比,在基礎理論、核心演算法與零部件等方面仍存在差距,行業產業鏈與生態圈培育也尚不完善,人工智慧頂端人才十分缺乏,而相關基礎設施建設、政策法規與標準體系制定也亟待推進。

此外,就行業來看,目前人工智慧領域在創業、立項、投資等方面都較為「浮躁」。有些人在簡單培訓數月後,就熱血澎湃去開公司;有些企業不管具體商業化前景如何,只要與人工智慧搭邊,就敢於立項;有些投資機構更是遍地撒網,瘋狂撒錢,助長了人工智慧領域的「泡沫化」趨勢。

業內專家認為,對於人工智慧應當有理性認知,不能隨波逐流、人云亦云,更不能將其神化。雖然人工智慧技術在部分場景能夠取代人類,但是要想全面達到甚至超越人類智能,還有很長距離。

注重實際落地更重要

發展人工智慧,需要科研、人才、資金等多方面的全方位支持,但是能夠擁有這些要素的企業卻並不多。在自動駕駛領域發展之初,業內巨頭大多都希望能夠獨自完成技術研發、造車等環節,但是到了現在,幾乎也放棄了「單幹」的想法,轉而尋求產業鏈合作,以降低投入成本,加快商用落地。

人工智慧產業化一如此前的各項科技發明,不可能一步登天,只能是在務實的發展理念下,以落地應用為目標,逐步取得實際成果。而在應用端取得實際成果,不僅是推動人工智慧技術持續進步的關鍵,也是這一新興產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畢竟,沒有產品,何談市場前景;沒有利潤,企業難以為繼。

注重應用落地不只是體現在加快技術轉化,同樣也需要關注核心技術、高端人才的培養等方面上來。有了高端、專業的人才,人工智慧理論研究、科研創新才能取得新的突破;有了核心技術,人工智慧產業發展才能擁有競爭優勢。唯有如此,人工智慧的未來才能摸得著、看得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工控中國 的精彩文章:

AI拍照成新晉網紅 手機廠商為何鍾情人工智慧?
變革中的人工智慧教育:個性化或成主要方向

TAG:工控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