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燾聽聞毛主席逝世,在加拿大的他說了十個字!
風雨過後,眼前會是鷗翔魚游的天水一色;
走出荊棘,前面就是鋪滿鮮花的康庄大道;
登上山頂,腳下便是積翠如雲的空濛山色。
歡迎大家再次閱讀小編的文章,張國燾(1897-1979),字愷蔭,又名特立,江西省萍鄉縣人(今萍鄉市上栗縣)。中國共產黨創始人之一、中共早期領導人之一。 1916年,張國燾進入北京大學讀書,五四運動中表現積極。1920年10月,創建北京的共產黨早期組織。1932年進入鄂豫皖蘇區,成為根據地事實上的領導者。1935年4月放棄川陝根據地開始長征。6月懋功會師後,反對中央北上的決定,10月率部南下川康,在卓木碉宣布另立「中央」,1936年6月被迫取消。1937年3月在政治局擴大會議受到批判。1938年4月初,乘祭黃帝陵之機逃出陝甘寧邊區,投靠中國國民黨;4月18日被開除黨籍。不久加入軍統從事反共特務活動,上演了一幕「中共創始人反對中共」的鬧劇。1974年著有長篇回憶錄《我的回憶》。1979年逝世於加拿大多倫多。
張國燾出身江西萍鄉的官紳世家,父親張鵬霄曾任象山知事,同時經營錢莊,張家生活富足,家世顯赫。張國燾是家中長子。
1924年,張國燾和楊子烈結婚,192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是中共第一任婦女部長。張國燾和楊子烈兩人有3個兒子:張海威、張湘楚、張渝川,三人皆在美國與加拿大定居,分別是加拿大醫生、工程師和大學教師。
張國燾去世後,後事處理十分低調,原始墓碑上連正式的姓名都沒有留下,家眷也隨後銷聲匿跡。
張國燾著《我的回憶》刊於1971年至1974年連載於香港明報月刊,後於1974年該出版社結集成書;人民出版社以「現代史料編刊社」名義1980年11月初版,共兩冊;東方出版社1998年1月初版,共三冊;2004年3月重排再版,共兩冊。
在早期黨的重要領導人中,只有張國燾寫了長篇回憶錄《我的回憶》。張國燾的貼身警衛何福聖也有口述歷史,為後人研究張國燾提供了重要史料。
948年張國燾舉家遷到台北市,後來又移居香港,1968年移居加拿大。
當毛主席逝世的消息傳到加拿大後,他只是說:「我們的時代已經過去了。」他的表現非常平靜,只是感嘆時代的變化。1979年,張國燾在加拿大病逝,享年82歲。


TAG:瑤姐姐愛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