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能,體能,體能
談到體能,可能很多朋友會聯想到普拉提,平板支撐或者是靠牆靜蹲還有一些關於健身房的器械訓練紛至沓來,其實這些訓練類型都屬於肌力訓練,而不是體能,因為這些都屬於增強核心或者某一部分肌肉的力量來達到跑步所能做出的幅度,高度,和速率,也就是你能跳多高,能邁多遠都取決於你的肌肉力量而不是體能,而體能則決定了你做這樣的運動能持續多長時間,所以體能是體能,肌力是肌力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
(圖片來源於網路)
我們經常看到一些參加馬拉松的跑友儘管用很低的心率去跑,但是達到一定的公里數時還是會因為體力不支而痛苦的走路到終點甚至退賽,第二天以至於肌肉酸痛,所以就經常誤以為是自己的肌力不夠而做了大量的力量訓練,其實這是錯誤的,恰恰是因為平時的有氧耐力不足,沒有體能儲備而導致不能正常完成比賽,盲目的練習肌力最終還是治標不治本。因為單純的肌力訓練並不能代替體能訓練,肌力訓練進行快速爆發力鍛煉,得到鍛煉的主要是白肌,肌纖維橫斷面較粗,因此肌群容易發達粗壯。白肌纖維含較多的肌原纖維,肌紅蛋白和細胞色素較少,運動時收縮的速度快而有力,爆發力強,但持久力較差。白肌的作用是絕對力量和爆發力,所以又叫快肌纖維。快肌纖維中又分為快紅肌和快白肌,快紅肌的作用是絕對力量,快白肌的作用是爆發力。
(圖片來源於網路)
紅肌纖維負責維持張力姿勢,又稱作緩慢運動單位。紅肌纖維含肌紅蛋白和細胞色素較多,肌原纖維較少,線粒體較多,在運動時紅肌纖維收縮較慢,爆發力不強,但抗疲勞能力更強,且能儲存氧氣,專門供做長時間中低強度有氧運動的能量消耗。
(圖片來源於網路)
這就是為什麼短跑運動員的身材往往都比較粗壯,爆發力極佳,而長跑運動員則身材比較修長,有氧耐力更為出色,大部分人的白肌和紅肌各佔50%沒什麼太大變化所以說在我們日常的馬拉松訓練中,體能是基礎,也就是不管你用什麼速度,可以一直保持持續運動,如果你的體能只能維持你運動1小時,那麼就代表你目前的狀況還不能完成一場全程馬拉松,特別是業餘跑友,一定要重視有氧訓練的重要性,不能為了提高速度就一味的進行速度訓練,欲速則不達。
(圖片來源於網路)
在備戰馬拉松期間,都要進行長距離耐力訓練,像完成30公里這樣的距離初級跑者可能需要3個小時甚至更長時間,這時候建議你去跑夠有氧耐力的時間就可以,完成2小時-2小時30分的有氧跑是至關重要的,因為人經過2小時的消耗身體的肌糖原基本消耗殆盡,開始動用脂肪的能量,這時候是身體比較難受的階段。對於剛入門的跑者來說,有氧耐力都是比較薄弱的,也是最容易忽略的,相對於眾多錯綜複雜的訓練,往往會有些迷茫,不知道自己需要練什麼,這時候,你只需做到一點,那就是讓自己一周至少有3天能夠跑起來,可以從20分鐘開始,逐步提高跑步的時間,提高有氧跑的能力,把最基礎的訓練做好,適當加入1-2次肌力訓練,以提高跑步的穩定性,對於其它項目的運動員也經常用長跑的方式來提高自身的體能儲備,就像打籃球一樣,如果你在球場跑上幾個來回都累的氣喘吁吁,那還談什麼技術動作和戰術呢?所以體能非常重要,沒有體能作為基礎,是無法完成比賽的,無論你是大神還是跑步小白,體能訓練都是必須去完成的訓練課程。
GIF


TAG:家樂ru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