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口頭、文字與生活的三大傳統,造就了獨一無二的中國文化

口頭、文字與生活的三大傳統,造就了獨一無二的中國文化

中國文化源遠流長,在歷史發展中一直沒有中斷文明傳承。這在古老的文明國家中,是一個非常獨特的現象。與其他古老的文明國家相比較,中國文化有三個非常重要的傳承方式:口頭傳統、文字傳統、生活傳統,三種形式的文化傳統相互獨立,又相互關聯,構成中國文化的整體,成為人類文明的一個典型。

原文 :《三大獨特傳統塑造中國文化》

作者 |上海交通大學 高有鵬

圖片 |網路

口頭傳統

口頭語言是最原始的文明形態。語言是人類思維的物質外殼,是用來交際的工具。各民族在社會歷史發展中,形成不同的文明形態,也形成不同的口頭語言。當文化被選擇與認同的時候,就有了方言的概念。語言的不同,構成人類交際的障礙和標誌,形成不同的文化共同體。因而,在不同的族群中,口頭語言成為文化記憶的重要載體。審美體現為一種本能的時候,就有了口頭文學;當社會分層形成的時候,也就有了以廣大民眾為主體的民間文學。

民間文學包攬了歷史文化的所有內容,在中華民族的發展中,形成了波瀾壯闊的神話傳說。諸如中國古代神話,在口頭傳承中,形成一個層次分明的神譜,闡釋出中國原始文明發展中文化構成的不同階段。

神話的每一次口頭講述,都是一次文化重構。其講述的目的,應該是體現文化認同,所以具有尋根的意義。神話具有民族性、地域性和時代性,其每一次傳播都被賦予新的文化價值。其普遍性意義能夠引起不同時代、不同群體的共鳴與認同,但是,其標誌性意義從來都不是無根無蒂的。神話是特殊的歷史,其歷史文化意義是多方面的。神話時代在社會大眾群體的記憶中是真實存在的,所有的怪異都被合理闡釋、演繹為具有特定含義的故事。

我國少數民族地區的民間文學蘊藏最為豐富的是史詩和歌謠,特別是民族史詩,具有非凡的意義和價值,是中華民族對人類文明的重要貢獻。在西方文明中心論的影響下,一些學者極力聲稱中國文學缺少史詩,而沒有看到聞名世界的三大英雄史詩——藏族的《格薩爾》、柯爾克孜族的《瑪納斯》、蒙古族的《江格爾》,都是長期在民間以口頭形式流傳而成為民族神聖的經典的。漢民族中流傳著許多長歌,從盤古開天闢地唱起,一直述說到眼前,事實上也可以看作史詩。再其次是傳說故事,諸如《牛郎織女》《孟姜女》《梁山伯與祝英台》《白蛇傳》,以及各地的機智人物傳說、風物傳說,數不勝數。更不用說中國諺語,每一句諺語都可以看作一部文化寶庫。

文字傳統

中國的文明是以文字的產生作為重要標誌的。那麼,文字的形態,僅僅是從甲骨文開始的嗎?之前的陶文,包括岩畫上的一些符號,就不是文字嗎?應該說,文明是以器物為標誌的,8000年前的河南舞陽賈湖遺址出土的骨笛,就是文明的典型標誌物。

文字的出現,是以倉頡造字「天雨粟,鬼夜哭」為標誌,而後出現各種文字形態與文字系統。諸如甲骨文、金文、各種石刻,特別是中國歷史上的書法家群體,形成中華文明傳承的獨特形態。尤其是中國歷史上形成以文字為載體的各種經典,諸子百家著作,屈原、陶淵明、李白、杜甫到曹雪芹等文學家的作品,形成四書五經、《二十四史》和《四庫全書》等文化品牌。

中國典籍,形成獨具特色的中國文化和中國思想,除了儒釋道不同的文化精神形態,還形成了官修史書、個人寫作、地方志寫作等不同的文獻形式。人們把文字作為自己的信仰,講究名號,講究門廳,把文獻視作無價的財富。這也是中華民族特有的文明形態。

中華文明的文化形態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常常貫穿一條主線,而形成不同的敘說方式。這在事實上也形成中國文化發展的生機,形成中華文明獨特的文化魅力。此外,諸如大山石壁上的書寫,神聖廟宇的匾額與對聯,更不用說無數的碑石,成為人們對天地的誓言。這既是一種文獻的存在,也是一種特殊的文化生活。

生活傳統

生活傳統作為中國文化的傳承,既有原始文明的遺存,又有文字產生以來各種文明的融合。生活與文明的合體,在中國文化發展中,形成豐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一個十分突出的現象就是文明的物象與精神共存,一方面表現為傳統節日,一方面表現為各種文化生活的文物。

傳統節日是文化選擇與文化認同的產物。節日即對歷史特殊時刻的述說和信仰,可以被稱為時間的美學。它在每一個時代都會存在,而傳統節日,貫穿於不同時代,為不同時代所接受。在歷史發展中,中華民族形成自己的節日系統,國家有全體社會成員的節日,諸如國家、民族所紀念的特殊日期;地方社會有區域性的節日,諸如廟會、火把節、潑水節等群體性節日;各個階層,也有自己的節日,如王羲之《蘭亭序》提到的曲水流觴;家庭或家族有個體性的節日,諸如家族遷徙、重大聲譽等事件的紀念。傳統節日超越國家政治,除了日常的初一和十五成為特殊的節日之外,在每一個月都會有多個節日,成為文明傳承的獨特方式。

神話主義認為,節日就是神話。神話傳說形成節日發生的文化空間,節日的敘事結構,始終伴隨著神話傳說。或者由於時間的久遠,我們已經忘記節日發生的神話傳說內容。但是,節日的功能保留下來,提醒人們注意時令,催促人們按照時令的指示,進行有目的的文化實踐。同時,節日的信仰結構沒有改變,在信仰得到傳承的時候,其發生的神話傳說於此時形成新的故事模式。因此,節日成為特殊的歷史記憶,作為鮮活的文化遺產,存在於當下和未來。其包含著民族的文化記憶方式與文化體現方式,是承載民間文學的文化空間。節日是人們感情世界重要的驛站,是人們認識自我、強壯自我、把握自我,不可缺失、不可替代的精神家園。

文物表現為這樣一些基本形式:出土文物、岩畫,又如民間木刻、版畫、編織、裝飾和古玩等圖案,還有壁畫以及被賦予獨特歷史文化意義的自然景觀。從物質顯示的意義上講,圖繪的意義是不可替代的。

文物是生活傳統的物質形態,是歷史文化的物質化遺產,是有形的器具(圖案記載具體的故事),是無言的傳說。許多文物所表現的歷史文化內容並不僅僅為了記載一定的傳說故事或歌謠、戲曲,而是服務於一定的節慶、儀式等社會性的生活需要,具有實用性特徵。諸如漢畫像石中的神話情景,是古人為逝者設置的美好、理想的天國,表達衷心的希望和祝願;古廟會上的古玩具,像布老虎、泥泥狗等物品是服務於儺的內容,即驅邪、避災、逐疫、納祥;民間剪紙更是為了突出喜慶的內容,而且包含著求子(高禖)和圖騰等古老的信仰。但無論出於何種目的,它們在事實上保存了具體形象的歷史文化的藝術圖案,成為我們認識和理解歷史文化的感性材料。特別是其中包含的口頭文學即民間文學,形成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文化符號。影響中華民族文化傳統與民族精神的形成與發展。

總之,口頭傳統、文字傳統和生活傳統,共同構成中華文明的傳承形態,融入中華民族的精神世界,使得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充滿無窮的魅力。

文章原載於社會科學報第1620期第8版,未經允許禁止轉載,文中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報立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社會科學報 的精彩文章:

揭開15秒短視頻抖音的「快樂密碼」
澳洲「後漢學」:它怎麼來讀懂中國?

TAG:社會科學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