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愛好 > 中期茶,別有一番韻味在心頭

中期茶,別有一番韻味在心頭

在廣大普洱茶友心中,中期茶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市場上對於中期茶的說法很多,其中比較普遍的一種說法是指正常倉儲條件下,存了8到15年左右的普洱茶。

事實上,中期茶是由最初的"陳普"概念轉化而來的,對於中期茶的年限,不同的人有著自己的判定標準。8到15年左右的普洱茶之所以被稱為中期茶,主要是考慮到普洱茶從初期轉化到能體現本身魅力,一般需要沉澱10年左右的時間。

今年上半年,除了嘗新一些2018年的春茶外,我主要喝的,還是三款中期茶:2003年的大益7542、2007年的中茶6311和2004年的瑞貢馬幫進京普洱茶。已有15年存期的大益7542,我是在2011年購得,在手上放了6年之後,於2017年開喝。

2007年的中茶6311,我是在五年前從某網上商城購得,入手時價格實惠,不到一張。2004年的瑞貢馬幫進京普洱茶,則是2013年同學聚會後,一位同樣愛喝普洱的老同學贈送給我的。

如今慢慢的品這三款存放10年以上的中期茶,發現有許多相同和不同的感官發現和滋味體驗。先來說說相同點,或者更準確的說是相類似的地方。經過十多年時光的洗禮,現如今這三款茶的湯色,基本上都已經轉為褐黃,油潤透亮。

茶湯的苦澀度非常低,入口的滋味柔和協調,和現喝的2018年春茶相比,變得更為醇厚和內斂,甜味明顯,韻味悠長。另外,普洱茶本身的刺激性和寒性降低,對胃部的刺激更小,像我這樣胃不太好的人,每天獨自喝掉8克茶,也沒什麼不適。

可以說,這個時期的普洱茶,已經進入了適飲期,比較適合直接飲用,品飲價值已經很不錯了。

當然了,畢竟是不同茶廠在不同時期出產的普洱茶,這三款茶在口感上還是存在一些很明顯的辨識度。因為經常是三餅茶輪流交替著喝,而且自己的泡茶器具和手法都比較固定,經過大半年來的對沖和比較,我也找到了三款中期茶的一些差異性。

先來說大益,雖然已經有15個年頭了,但是始終還是有一絲似有若無的煙味,回甘雖然較快,但是不夠持久,生津不是很明顯,另外耐泡度也不是很好,優點則是茶湯潤滑,香氣好,感覺有點隱隱約約的果香的味道,再一個就是整體協調性不錯,基本上沒明顯的缺點,當然現在的價格有點小貴了。

2007年的中茶6311,前幾泡入口,總有一股揮之不去的淡淡的陳味,之所以說是陳味,是因為這感覺說不清是陳香還是木香,但很明顯在新茶上是喝不到的,三五泡之後,香氣依然不錯,甜味尤為顯現,回甘很不錯,尾水表現總體上很不俗,一想起當時入手時的價格,這茶喝起來感覺滋味就更好了。

至於2004年的瑞貢馬幫進京普洱茶,它的前幾泡整體上和中茶6311一樣,有股中期茶特有的混雜著陳香和木香的複合香氣,但這個茶湯最大的美妙之處,在於每一口茶湯入口時,總帶來一股非常清涼的喉韻,恰似淡淡的薄荷滋味,在咽喉之間反覆縈繞,久久不散,特別是在炎炎盛夏時,待茶湯稍微冷卻一點再喝,那感覺真的特別好。

我知道,對真正的老茶客而言,中期茶的年份還是稍微有點短,滋味也略顯不足。但對於一般的入門茶友來說,中期茶因為陳放時間沒有老茶那麼久,價格就會比老茶更為親民,在綜合比較時,還是有著很高的性價比。

而相對於新茶來說,中期茶的品質則更為穩定,茶性已經逐步變得溫和內斂,苦澀味慢慢減弱,香氣由上揚到下沉,茶韻圓潤,水長耐泡,回味悠長,在香氣、滋味、口感等方面均有較好的提升,既能在一定程度上詮釋了普洱茶越陳越香的理念,也較好的兼顧了性價比,對普通茶友而言,算得上是一個很好的選擇。(作者:漂洋過海,文章系說茶網原創投稿文章;圖來源:說茶網圖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說茶網 的精彩文章:

上海世博紀念茶「甲級藍印」:歷經8年醇化,適合自飲、送禮的中期茶
從工藝看白茶:萎凋而成的茶

TAG:說茶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