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新加坡青年:新加坡重視中國文化,我學的首個中文是「飲水思源」

新加坡青年:新加坡重視中國文化,我學的首個中文是「飲水思源」

大多數中國人認為,新加坡是一個完全西化的國家,在那裡幾乎找不到中國文化。新加坡年輕一代普遍說英文,不會中文。對於中國人的這種看法,李子雄(Terence Lee)給予了堅決的否認,這位曾在東碧山交通工程師學會學習(Studied at ITE East Bishan)的新加坡青年說,「新加坡重視中國文化,我學的首個中文是『飲水思源』」。

李子雄進一步解釋說。劍橋英語詞典對「文化」的解釋是:生活方式,尤指一般的習俗和信仰,特別是特定時期的一群人的生活方式。由於大部分新加坡人的祖先可以追溯到中國南方(主要是福建、廣東、海南、),因此,他們的文化通常與中國南方文化有著更密切的親和力,在方言、習俗、文化和宗教習俗方面尤其如此。

雖然新加坡的文化本質上是多樣化的,但是新加坡是除中國以外中國文化最活躍的國家之一。乍一看,新加坡的基礎設施和環境似乎是西方的,但更密切的觀察後,你會發現中國文化普遍存在於新加坡各個角落。中國語言、中國報刊、中國媒體、中國組織、中國文化節日、中國歌劇、中國宗教活動,中國書籍等無處不在。

每一個新加坡人都有中文姓名,我自己在4歲的時候,學的首個中文是「飲水思源」。教我的母親告訴我,我們和中國人留著一樣的血,我們來自中國,我們是中國人的後代。所有華裔新加坡人都必須在公立學校學習中文,並被告知這是我們的母語。新加坡母語語言(MTL)政策要求所有的新加坡人學習各自的母語,因此華裔必須學習中文。在小學畢業前,需要進行母語考試。

還應當指出,新加坡公立學校的官方語文課程是以中國的課程模式為基準制定的。例如口授、造句、組合詞、書法、閱讀。

正如人們所說的那樣,新加坡人在家裡講的是母語,在工作中將英語作為語言媒介。外國人的一個普遍的誤解是,如果新加坡人精通英語,那麼他的普通話肯定很差。這並不真實,因為絕大多數新加坡人都是雙語的,這很大程度是由於李光耀在1979年實施的強制性中文教育政策。由此可見,新加坡重視中國文化。

在新加坡,能夠收到6個中國的電視台。在我10幾歲的時候,就開始看中國的節目,同時也知道了新加坡人的祖先從中國移民的故事。絕大多數的移民來自中國東南沿海的一個伸展海岸線,也有一些來自其他地方,例如上海,但這些地方非常少。新加坡不是這些移民的唯一目的地,他們去了東南亞的幾乎每個國家。

新加坡領導人在就職等正式場合,都是以普通話作為演講的語言。在中國以外的世界任何地方,新加坡的公共設施中中文標誌是最多的。春節、清明節、中秋節、鬼節這些中國的節日,在新加坡同樣會被盛大慶祝。

新加坡人通常首先會認同自己是新加坡人,其次是華人,他們做一個華人會做的所有的事情,生活的方式也是典型的中國人方式(典型的沿海南方中國人的影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悅聞聞 的精彩文章:

美國人討論:為什麼中國看起來比美國更像發達國家?
越南青年:我是純粹的越南人,但我的DNA測試包含70%的中國基因

TAG:悅聞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