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探索 > 地核溫度高達6000攝氏度,為何沒有傳到地表?難道是地殼屏蔽了?

地核溫度高達6000攝氏度,為何沒有傳到地表?難道是地殼屏蔽了?

地球的核心是非常熱的,這是幾乎所有人知道的,就比如溫泉、火山等等,都在時時刻刻告訴我們,地心的溫度很高。地心的溫度之所以高是因為地心裡都是滾燙的岩漿。最核心的溫度高達6000攝氏度。要知道太陽表面的溫度才5600攝氏度。

現在我們來了解一下地球的基本構造,地球的直徑為12756千米。由地殼、地幔、地心組成。形態和雞蛋有點類似。蛋殼就好比是地殼。厚度約為33公里,主要的物質狀態為固態。蛋清就像是地幔。地幔又分為上地幔和下地幔,上地幔的物質狀態為部分熔融物質。下地幔為液態和固態物質的混合。蛋黃就是地心了,物質狀態為液態,也就是岩漿。火山爆發的時候噴發的就是岩漿。科學家表示,從一個點往地心探去,越深入,溫度就會越高,當這個點到達地下100千米的深度時,溫度就可能到達1000攝氏度以上。這個溫度就已經到達了二氧化硅的熔點。我們繼續向下探索。這時候我們到達了下地幔與地核的交界點,這裡的溫度已經高達2800攝氏度左右了,這裡的物質狀態已經為液態了。現在直達地核,這是地球溫度最高的地方了,文章開頭說到,這裡的溫度比太陽表面的溫度還要高。地核溫度6000攝氏度。還有什麼是它融化不了的呢!

現在我們拋出一個問題,為什麼地殼這麼薄,地核這麼熱,地表的溫度反而不高呢?除了有溫泉的地方、有地熱的地方、有火山的地方我們才能實實在在的感受到地核的熱。我們生活在地球的表面,當太陽無法照射的時候,地表的溫度就會迅速的下降。到了冬天,還會形成凍土。為什麼地心的熱就無法傳導到地球的表面呢?

要弄清楚這個問題,我們首先需要知道地心的高溫是如何形成的,地核的高溫主要是由於壓力造成的,越往地心裡去,壓力就越大。極強的壓力導致原子的運動形態發生了變化,電子的運動就會非常的活躍,電子越是活躍,溫度就會越高。越往深處。電子的活躍程度就會越高。就比如100千米深的位置溫度就高達1000攝氏度。說明這裡的壓力已經非常的高了,但是如果我們現在將包裹在地球上的這100千米去掉,那麼這裡的溫度就不會有這麼高了,因為失去了外部的壓力。這時候這裡的溫度就會和現在的地表的溫度相差無幾了。

有一點要說明,比如在100千米的地方溫度高達1000攝氏度是由於這裡的壓力較大,但是這並不是唯一的條件,這裡的1000度高溫是由於壓力和地心的熱能共同作用形成的。

地球之所以適合生物生存,是因為它的所有構造都是恰當好處。如果太小了,會受到太陽引力波的影響。並且地心引力也會比較低,這樣就無法束縛大氣層。沒有大氣層就無法保住地球上的水分。如果太大了,那麼地心的壓力就會過大,同時地殼會更薄。到時候可能地表上面都是岩漿,那樣生物還怎麼生存。

說了這麼多,你現在明白了標題里的問題了嗎?關注我,每天都有科學小知識奉上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正二八鯨 的精彩文章:

天上要出現兩個月亮了?科學家:5000年後的人類能看到
全球首例冷凍人,50年後的今年將被複活,或將引發科學界轟動

TAG:正二八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