鱅魚池塘健康養殖技術
最新
08-22
1.池塘條件。養殖池塘不宜過大、過深,一般面積以l0~30畝為宜,平均水深以2米為宜。如果池塘過大、過深,則不易調節水質。池塘進行標準化魚池改造,進排水系統齊全。水質清新無污染,符合國家漁業水質標準。配備一定數量的增氧機和自動投餌機,在投餌區域安裝微孔增氧設施。
2.清塘消毒。11月中旬,將池水排干,挖去過多的淤泥,池底留15厘米厚的淤泥,曬塘8~10天,然後用生石灰進行消毒,每畝用量為100公斤。在底泥較多的地方要適當翻動,確保消毒徹底。
3.池塘進水。第二年1月初進水1米深左右,進水時用60目的篩絹過濾。進水第三天,用阿維菌素等藥物對水體進行殺蟲處理。再過2天,用二氧化氯製劑進行水體消毒。
4.培育生物餌料。魚種投放前2周,一定要培養大量的浮游生物。培育的方法有很多,可以用有機肥,也可以用無機肥。一般可用益生素、肥水寶等生物製劑進行肥水,培育浮游生物,確保鱅魚入池後有充足的生物餌料。
5.鱅魚冬片魚種的投放。1月上旬,選用鱅魚冬片魚種,魚種平均規格為250克/尾。一定要選用規格整齊、體質健壯、體表光滑、無病無傷、遊動能力強的魚種,每畝放養鱅魚600尾。魚種下塘前用3%~5%的食鹽水浸浴5~10分鐘。
摘自《農村百事通》
(圖片來源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TAG:農村百事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