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善書法的人,100%要讀懂這一條藝術觀念後,會越寫越好!

善書法的人,100%要讀懂這一條藝術觀念後,會越寫越好!

在中國,自古以來人們普遍認為字跡就是心跡。西漢時期的揚雄就提出了「書為心畫」的藝術觀念。這一觀念深入人心,比如說,元代戲劇《西廂記》中,張生就曾通過書信中的字跡揣摩出崔鶯鶯的心態。而這一藝術論斷對於書法學習者來說更加重要,讀懂它,會越寫越好。

我們分別來看一下歷史上三位人物對於「書為心畫」的論斷的解讀及其創作啟示:

西漢揚雄

一、西漢揚雄《法言問神》:言,心聲也;書,心畫也。

揚雄首次提出「書為心畫」的論斷,他認為,人們所表達的「言」和「書」 應該是其「心」中思想感情的真實流露。書法筆跡就是書寫者心中的一幅畫。

揚雄的「心聲心畫」說,比先秦的「詩言志」、孟子的「知人論世」、《樂記》的「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等說法更加明確地強調了作者精神情操之於作品的重要性。

創作啟示:創作書法精品就需要充分調動作者高超的技法、揮灑的雄才、奔涌的智慧、高曠的胸懷,讓心跡在宣紙上自然流露。

書法:書為心畫

二、清代劉熙載《書概》:揚子以書為心畫,故書也者,心學也。心不若人而欲書之過人,其勤而無所也宜矣。

大意是說:揚雄認為書為心之畫,因此書法即是心之學。如果心不如人而想要其書超過別人,再勤奮也無濟於事。

劉熙載的這段文字認為人品不如人的無論怎樣,其書也絕不如人。劉熙載的這種觀點是把書如其人的觀念推向了極致。

創作啟示:學書需要書者注重其人格精神的培養,書法作品也在某種程度上契合於其特定的人格精神。

篆刻:書為心畫

三、清代姚孟起《字學憶參》:心地叢雜,紙墨精良無益也。揚子云:「字為心畫。」

大意是說:心裡亂雜,紙墨再好也是不頂用的,所以揚雄說:「字為心畫。」

姚孟起《字學憶參》中這段文字把揚雄「字為心畫」的觀點予以發揮,認為書法是一個人內心世界的外相表現。

創作啟示:學習書法除了技法的掌握外,更重要的是提高自身的內心修養。

書法:書為心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我欲成風去 的精彩文章:

TAG:我欲成風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