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撫仙湖豐產的抗浪魚被吃成幾乎絕跡,他們說真實原因是因為它們

撫仙湖豐產的抗浪魚被吃成幾乎絕跡,他們說真實原因是因為它們

在雲南省玉溪市有個天然湖泊:撫仙湖,這是中國最大的深水型淡水湖泊,是珠江源頭第一大湖,屬南盤江水系,是國家一類飲用水源地,也是我國水質最好的天然湖泊之一。

隨著沿岸人民環保意識的不斷提高,這裡的生態環境也得到了很好的保護,沿岸濕地也成了鳥類的天堂。

遼闊的湖面,讓這裡形成了高原小氣候,湖邊年平均氣溫在15.4~24.2℃之間,最高溫度32.2℃,最低溫度-3℃;溫和濕潤的氣候讓這裡成為雲南主要的糧食及煙草產地,同時也讓這裡成為遠近聞名的旅遊度假聖地。在地理位置上,玉溪距離昆明不到60公里,這也讓撫仙湖成為昆明市民的後花園。

好山好水孕育著這片土地,同時也給撫仙湖帶來特有魚類:抗浪魚。這種魚據說只出現在撫仙湖,其個體細長,一般大小如長辣椒,最大的如腳指拇般粗,長超不過20公分,但少見,由於這種魚繁殖能力強,撫仙湖裡似乎有取之不盡的資源,但七十年代後,由於由於多種因素導致野生抗浪魚幾乎絕跡。

今天在撫仙湖邊的祿充,還保留著當初沿岸漁民捕抓抗浪魚的遺址,而這裡也成了玉溪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祿充魚洞。

祿充境內有很高山,山上有不少暗泉湧出,泉水溫度常年保持在27℃左右,而這個溫度恰好就是抗浪魚繁殖後代的最佳溫度,漁民們就在泉水前築堤成池,在朝湖的一邊架上水車,水車後面放下口大尾細的圓柱形篾籠。

抗浪魚有個特殊習性是在魚汛期,每十天中只有三天游到湖邊,另外七天游回深水裡,群眾稱之為「來三去七,,並按這一規律捕撈抗浪魚。漁民正是利用它們的這種習性補下陷阱,攪動水車將山泉水導入湖裡,抗浪魚就會順著這水流逆流而上,尋找繁殖溫床。

魚群順著篾籠湧入,從籠尾進入「魚池」,篾籠口大尾小讓抗浪魚成為瓮中之鱉,有來無回。這也就是撫仙湖最具特色的捕魚方式:車水捕魚。

從一些老照片中可以看到,當初撫仙湖漁民捕撈抗浪魚的場景,幾乎是全家總動員,可見當初抗浪魚數量之多。然而,正因為其味鮮美導致漁民過度捕撈,今天的野生抗浪魚幾乎絕跡,雖然人工繁育技術已經成熟,但漁民們普遍說,味道真不如野生的。

今天抗浪魚已經成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撫仙湖對漁汛捕撈也有了很多規定,但沿湖可以看見很多垂釣者,按他們的說法,釣到一尾抗浪魚可以以30元左右價格賣給飯店,是個不錯的買賣。我們在附近食肆吃飯時,女老闆一個勁的推銷他們家的抗浪魚,保證純野生(他丈夫昨晚偷偷去釣來的),當然價格也不菲。有玉溪朋友跟我們說,野生抗浪魚一斤被炒到了3000元,還不能保證絕對是真的。

撫仙湖邊的食肆普遍喜歡用銅鍋做烹調器皿,村裡老者說這是因為古時撫仙湖國兵敗逃亡,用銅鍋煮飯,敵軍突然而至,慌亂中將士們將銅鍋急忙扣在馬背上,馬受熱狂奔進敵陣,勢不可擋,國王反敗為勝,於是將銅鍋煮飯這一習俗保留下來。

不僅銅鍋煮魚,銅鍋洋芋飯也是撫仙湖邊的一大特色。今天撫仙湖每年還定時舉辦(銅)火鍋節。

撫仙湖盛產魚,腌魚也成了當地人保存美食的最佳方式,今天在澄江市場,隨便都可以看見腌魚的影子,各家味道不同,他們都說這是最好的下飯菜,很多遊子回鄉必帶一壇返城,了卻鄉愁。

而市場里我也見到這種產自撫仙湖的銀魚,這種魚當時一公斤才幾十元,價格跟抗浪魚是天壤之別,而一些漁民告訴我,抗浪魚不是因為他們過度捕撈而吃沒的,而是被一些人為引進這種銀魚,銀魚的過度生長導致野生抗浪魚滅絕,它才是真正的罪魁禍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洋光攝客 的精彩文章:

玉樹藏民年收入超十萬,她們身上的珠寶值多少錢?說出來嚇一跳

TAG:洋光攝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