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奧托·瓦格納:現實中的現代主義者和理想中的古典主義者

奧托·瓦格納:現實中的現代主義者和理想中的古典主義者

1841 年,奧托·瓦格納出生在維也納,那時義大利尚未統一,普魯士尚未稱霸克里米亞戰爭沒有發生,甚至那時的巴黎還仍然是髒亂差。

1857 年,瓦格納開始在新興的理工學院學習建築,1860 年,19 歲的他去了柏林建築學院學習。瓦格納 1861 年回國,然後開始自己的設計。整整 50 年後,當魯道夫·辛德勒和約瑟夫·霍夫曼作為瓦格納學生而成名之時,我們才意識到瓦格納正是連接了申克爾和密斯·凡德羅的那一代人。他們是最後一代精通古典主義設計方法的人,一生都守護著現代主義之前的建築外觀,但是骨子裡卻已經「在」邁向現代主義。

1868 年,剛剛 27 歲的瓦格納通過競賽贏得了他人生中第一個重要項目,布達佩斯的東正教堂。這樣的「年齡」和「項目規模」足以說明當時建築教育的速成和高效,瓦格納就像他當時被訓練的一樣,用摩爾人(信仰伊斯蘭教)的建築語言,早期基督教的建築形制(環廊集中)修飾了東正教的聖所。那是一個不得不讓人感慨的時代,建築風格尚未成為民族國家的工具,混合不是罪惡,純粹也必須以美麗為前提。

瓦格納為自己和第一任妻子建造的別墅內飾。

1886 年,瓦格納為自己和第一任妻子建造了一個屬於美好時代風格的別墅。「歌舞昇平」、「紙醉金迷」,「夜夜笙歌」,這些詞完全可以用來形容這座建築的內外裝飾。但在骨子裡,這仍然是個情懷之作:圓廳別墅和美第別墅的蹤影不難尋見。無需過多解讀這座建築,這是那個一戰前美好年代的東西,在今天看來呈現著一種《布達佩斯大飯店》式的懷舊和記憶。

瓦格納第一任妻子建造了

一個屬於 belle époche 風格的別墅

建築師的養成

1894 年 10 月 15 日,瓦格納在維也納美術學院的就職演說中告訴他未來的學生們,「不要認為我可以把你們每一個人都變成建築師」,成熟的建築師需要有先天素質、對於各種基礎知識的掌握、強烈的願望、一定的獨立性,以及一生的經驗,缺一不可。

作為一位影響深遠的教育者和理論家,瓦格納在知天命之年出版的《現代建築》,標誌著他的思想步入成熟階段。這本書的重要影響可與柯布西耶的《走向新建築》相媲美。

瓦格納也是建築師(設計師)職業化進程中的先驅,他的事務所被很多歷史學家認為是第一個現代意義的建築師事務所。

卡爾廣場地鐵站 1894-1899 奧托·瓦格納設計

對於所謂「先天素質」,瓦格納將其解釋為「想像力」和「品味」,在他的《現代建築》中,又加入了「手工技能」這一項。他一再強調沒有「先天素質」的學生是在白費時間。

維也納美術學院對挑選學生非常嚴格。希特勒就曾經兩次報考維也納美術學院而未被錄取,原因是他的繪畫技巧「不令人滿意」。除了天賦,後天的學習當然必不可少。瓦格納認為此二者相輔相成,越是均衡,成功的可能性越大。然而這些知識和經驗的獲得是需要時間的,所以建築師達到其巔峰時期的年齡通常要比藝術家晚得多,「毫無疑問,說建築師的成功實踐是在他四十歲之後一點兒也不誇張」。也因此,建築師的學習絕不僅僅限於學校,而是需要不斷地自我更新。這個觀點與一百年之後提倡的所謂「終身學習」如出一轍。

「功能第一,裝飾第二」

1899 年弗洛伊德出版了《夢的解析》,而瓦格納則從 1894 年起參與了市政建設,他受聘為兩項大型市政建設的藝術顧問(城鐵和多瑙河道),並且具體負責地上建築的設計和建造。

奧托·瓦格納 《城市擴張模塊式規劃圖》 1911 年

19 世紀下半葉,與當時許多歐洲城市一樣,人們開始摒棄中世紀的古老防禦工事與城市形態,舊時代的建築物被體現資產階級與新興文化價值取向的生活和政治樣貌所取代,對城市的大規模重建與無限擴張也使之真正成為政治中心、經濟首都與思想輻射的核心,與巴黎的豪斯曼改建工程一樣,維也納「環城大道」建工程也成為這座城市與奧地利現代主義轉向的核心項目,而奧托·瓦格納就是這項龐大重建工程的主要參與者之一,他為維也納設計的城市規劃方案,亦成為歐洲現代城市早期發展的典範案例。

維也納郵政儲蓄銀行

維也納郵政儲蓄銀行由瓦格納設計,建於 1904-1906 年間。維也納郵政儲蓄銀行高六層,立面對稱,牆面劃分嚴整,仍然保有文藝復興式建築的敦實風貌,但細部處理新穎,表面的大理石貼面板就用鋁製螺栓固定,螺帽坦率地露在外面,產生奇特的裝飾效果。銀行內部營業大廳做成滿堂玻璃天花,由細窄的金屬框格與大塊玻璃組成。兩行鋼鐵內柱上粗下細,柱上鉚釘也袒露出來。大廳白凈、簡潔、新穎。

瓦格納還拓展了傳統建築師的職責範圍。他設計了全部內飾,包括:地板、牆板、地毯、散熱器、燈具、鐘錶、門把手、書桌、開關、凳子、椅子、衣櫃、貨架,並且參與材料選擇與施工方法的制定。他良好的成本意識,最大限度地提高了運營效率。

維也納郵政儲蓄銀行內部

「分離派」以其既統一於功能主義的創新意味的同時又能各具特色的巨大成就,影響著後世許許多多的設計師。這個學派的核心及導師是瓦格納。瓦格納的傢具設計主要是為他所設計的建築室內專門創作的,這其中最為成功也最具影響力的當數他1905-1906 年為奧地利郵政銀行營業廳設計的扶手椅和方凳。其設計手法具有超前的現代感,其鋁合金的包飾件使用在結構或作用上非常關鍵的部位,不僅僅有裝飾作用,更重要的是有保護功能。充分體現了分離派「功能第一, 裝飾第二」的設計原則。

可這個建築(1903-1912),已經是瓦格納接近人生終點時的作品。他的生命未必跟老歐洲一起開始,但卻隨老歐洲一同結束。當 1918 年那場熄滅了無數貴族香火的戰爭結束時,瓦格納的人生也走到了終點。我們似乎能夠觸碰到他生命結束的年代,但卻無法體會他人生開始的時期。

歡 迎 關 注

文藏

文藏書畫↓

原文作者:鄭朝輝

原文來源:《藝術品鑒》2018年7月刊《奧托·瓦格納:現實中的現代主義者和理想中的古典主義者》

(因篇幅問題,原文有刪減)

《藝術品鑒》官方授權,歡迎分享!如需轉載,請私信聯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藏藝術 的精彩文章:

深植傳統,熔鑄古今——張世忠書法藝術訪談

TAG:文藏藝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