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歷史與現代的碰撞!帶你感受真實的迪拜和埃及

歷史與現代的碰撞!帶你感受真實的迪拜和埃及

說到中東,每個人對它都有不同的印象。中東的多樣性就好似一個萬花筒,能讓每個身處其中的人從中窺視數千年來人類文明的各個方面。在這篇文章里,我將以數個片段分別講述我這個夏天在中東旅行的感悟。

迪拜

在爸媽與學校的支持下,我這個夏天得以順利前往海灣君主國阿曼的首都馬斯喀特開始為期兩個月的阿拉伯語強化學習。這是我上大學之後第三次在暑假出國學習:在伊斯坦布爾和巴黎兩個暑期的學習讓我收穫頗豐,也讓我決定在大三的暑假前往阿曼強化阿拉伯語。

阿曼地處阿拉伯半島東部,東接印度洋、西鄰阿聯酋和沙特,北守霍爾木茲海峽,地緣優勢極佳,且政治環境穩定。這也讓我斟酌許久後放棄了在埃及開羅和黎巴嫩貝魯特的兩個阿拉伯語項目,再次來到了炎熱的海灣地區。

阿曼首都馬斯喀特距離阿聯酋迪拜距離很近,坐飛機僅需一個多小時。由於從武漢到阿曼沒有直飛航班,我便打算將迪拜作為中轉站,利用這個機會體驗一番這個舉世聞名的國際都市。

迪拜地理位置,來源:谷歌地圖

1. 淺談迪拜的人和社會

「我們這兒除了英語之外最實用的語言是烏爾都語和印地語,沒人需要講阿拉伯語」。帶我去酒店的巴基斯坦優步司機言語間透露著自豪。的確,我從下飛機到進酒店這已經有一個多小時了,但除了海關的工作人員之外我還沒見到一個身著白衣黑袍的阿聯酋本地人。

機場里引路的服務人員來自菲律賓和斯里蘭卡,電信服務中心裡辦手機卡的小哥來自摩洛哥,酒店門口運行李的大叔來自肯亞,酒店櫃檯的工作人員來自印度。迪拜給我的第一印象彷彿像一個真人版的聯合國。如果一路上沒有設置阿拉伯語的路牌,我可能完全不會察覺到自己已經來到了一個海灣地區的阿拉伯國家。

迪拜商城中的書店中,迪拜酋長的著作有數個不同語言的譯本。(作者拍攝)

這一現象與迪拜的社會構成相符。作為阿聯酋對外開放的大門和整個中東地區的經濟引擎,迪拜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後便開始了火箭般的高速發展。由於勞動力和技術的稀缺,迪拜和其它海灣國家不得不從國外引進大批的勞工和技術人員。

印度次大陸地區與阿拉伯灣地區來往已久,在石油紀元以前,印度曾經是阿拉伯灣珍珠的主要出口地區,同時也是海灣的珍珠商人和統治家族的避暑勝地。直到海灣諸國從英國獨立前,這個地區的通用貨幣還是印度盧比。時間快進到二十世紀下半葉,憑藉著天然的地理優勢,來自印度(尤其是印度西南部)和巴基斯坦的移民成為了這半個世紀以來幫助阿聯酋發展經濟的主力軍。

如今在迪拜總人口中有接近百分之八十來自南亞,遍布社會各個崗位和階層。有了印度大陸各個領域的勞動力相助,阿聯酋的石油金元才有了用武之地。可以說,印度和海灣國家在文化和經濟上一直保持著這種互利共生的關係。

迪拜地鐵站內景,站內幾乎所有乘客都來自南亞與東南亞國家(作者拍攝)

就像初到美國的華裔移民建立唐人街一樣,這些年來大批湧入在迪拜的外國移民也逐漸形成了許多自成一體的生活區。我住的酒店所在街區就處在這樣一個印度移民生活區之中,周邊印度餐廳、超市、醫院、學校、電影院等應有盡有。

優步司機說的沒錯,印地語和烏爾都語在這兒里確實比阿拉伯語實用得多。像這樣自成一體的移民生活區在迪拜遠不止這一個。在距離酒店不遠的地方還有幾個菲律賓社區,有數十萬的菲律賓移民居住其中。

再往東走,映入眼帘的則是滿街的中文招牌和中國商鋪。這便是迪拜的中國人居住區「龍城」,有近十幾萬的中國人在此生活。這讓我不由得想起歷史的共性:無論是奧斯曼時期伊斯坦布爾的威尼斯城,元朝中國泉州的猶太社區,還是當今迪拜的「龍城」,古往今來的商人們為了尋覓新的機遇離開故鄉去闖蕩世界,而他們在陌生環境中總是會自然地建立起一個個以獨特的信仰或文化為標記的社區。在探索未知世界的同時尋覓歸屬感也許正是人類的天性。

迪拜中國周,迪拜塔閃現中國紅(作者拍攝)

在許多外國人眼中,迪拜巨大的貧富差距和種族歧視是其難以根治的頑疾。這些問題確實存在,但我們在為解決這些問題出謀劃策的同時也不能忘記這枚硬幣的另一面,財富的概念往往是相對的。

我在與許多移民聊天后發現,大部分移民選擇留在迪拜是因為這裡有著比在本國更加好的生活條件和工作機會。無論他們在這裡的薪水與本地富裕階層的消費相比是多麼微不足道,他們中的絕大多數能過上比國內更好的生活,同時也能每月往家中老小寄出自己收入的盈餘。因此,我們評估貧富差距給迪拜帶來的社會影響時要充分考慮到迪拜獨特的移民文化。

迪拜噴泉廣場,周邊是數十座由迪拜Emaar集團投資建設的奢華公寓樓,單間售價高達數百萬美金。(作者拍攝)

再談迪拜的種族歧視問題。在我看來,迪拜的移民文化有利於緩解種族歧視所帶來的社會影響。迪拜的阿聯酋人低於總人口的百分之十,另外百分之九十多的人都是來自全世界各地的「流動人口」。由於迪拜缺乏明顯的主流群體和主流文化,一些本地人對外來人口的歧視很難蔓延到全社會,外國人在這裡的融入也會比在歐美、東亞的民族國家更加容易。

就像我在迪拜結識的一位中國朋友所說,迪拜的移民文化促進了不同移民群體在工作環境中的平等。這種極度多元化的文化和民族構成也許正是迪拜成為中東地區世界都市的要因.

2. 迪拜印象

說到迪拜,大多數人腦海中都會首先浮現出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和滿街的豪車。這或許是不爭的事實,也或許是迪拜政府成功的公關政策。無論如何,我打算去探個究竟。於是第二天一大早我就離開酒店前往市中心,打算親眼目睹一番傳說中的迪拜。

不到半天,迪拜市中心的一切就給了我巨大的震撼。在市中心下地鐵後,我驚訝地發現,指示牌顯示到迪拜塔需要在一座人行天橋上步行二十分鐘。這座長達兩公里,帶落地窗、空調、和類似機場中快行履帶的室內人行天橋連接了地鐵站、迪拜哈里發塔、以及迪拜最大的兩座購物中心。

直衝雲霄的迪拜塔和周圍的巨型人工噴泉讓我感覺彷彿來到了科幻片中的未來世界。與迪拜塔相連的是世界最大的購物中心迪拜商城,商城內有著世界第二大的水族館。不遠處的酋長購物中心內還設有世界最大的室內滑雪度假村,這與室外攝氏四十多度的酷暑相比簡直是真正的「冰火兩重天」。這些從沙漠中拔地而起的巨型工程和高耗能的奢侈生活方式令人難以想像這裡五十年前曾經是一個靠捕珍珠為生的小漁村。

迪拜塔(作者拍攝)

參觀完市中心後,我來到迪拜溪畔乘坐水上飛機鳥瞰了整個城市。無論是延伸進海灣中長達數公里的「棕櫚島」,以世界地圖形狀打造的巨型「世界島」,全世界最大的人造濱海灣,還是中東地區最大的賽馬場,迪拜的一切讓我驚嘆於人類強大的組織力與改造自然的能力。迪拜這座城市不僅象徵了海灣地區這些年的飛速發展,而且象徵了我們全人類工業文明迄今為止的最傑出的成就。

棕櫚島上的別墅與度假村(作者拍攝)

英國歷史學家湯恩比曾感嘆道,人類是迄今為止唯一一個能與大自然的偉力抗衡的物種。如果自由意志確實存在,21世紀的人類真正走到了文明史的關鍵節點。更廣義的說,我們需要拯救的不是地球的命運,而是我們自身族群的命運。

地球有足夠的時間去吸收工業文明帶給自然界的創傷,去恢復我們所製造的不平衡。這一過程也許是千年也許是萬年,但我們如果不儘快懸崖勒馬,而繼續讓全世界「向迪拜看齊」,那麼人類文明可能就等不到那一天的到來了。

埃及

法老們的權杖、波斯人的戰馬、羅馬人的方尖碑、希臘人的圖書館、耶穌的佈道堂、穆哈穆德的新月旗、土耳其人的禁衛軍、拿破崙的加農炮…… 人類文明史上也許沒有另一片土地像埃及一樣有著如此多的故事。五千多年來,這片處在文明十字路口的肥沃土地就像尼羅河每年一度泛濫的洪水一樣,不斷地給人類文明的土壤注入新鮮的養分。這正是埃及的魅力所在。

坐落於埃及老城的伊本圖倫清真寺,建於阿拔斯王朝期間。著名華裔建築師貝聿銘將這一建築風格融入到了卡達伊斯蘭藝術博物館的設計中。(作者拍攝)

1. 開羅印象

走出開羅機場的一瞬間,迎面吹來的涼風讓我頓時神清氣爽。終於可以搖下車窗呼吸自然的氣息了!這令在海灣國家的空調世界裡待久了的我欣喜無比。而對埃及人來說,比尼羅河三角洲一帶溫和的氣候更為重要的是尼羅河水的滋潤。

在駛過擁堵不堪的尼羅河大橋時,我心中不由地感慨這條河無限的生命力。由於缺少降雨,埃及人的農業灌溉和日常用水幾乎全部來自於尼羅河。如今埃及接近一億人口中的百分之九十五都居住在距離尼羅河兩岸二十公里內的狹長地帶,除河岸綠洲之外的剩餘的廣闊國土都被廖無人煙的沙漠覆蓋。

因此,尼羅河對埃及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古埃及人不僅修建了大大小小的廟宇供奉尼羅河河神帕皮,而且每年定期舉辦盛大的河神崇拜節。溫和的氣候與尼羅河水的滋潤成為了埃及文明數千年來的生命源泉。

尼羅河畔(作者拍攝)

與阿曼夜晚空無一人的瀝青公路不同,開羅夜間的大街車水馬龍、雜亂無章。鳴笛聲、吆喝聲、嬉笑聲融合在一起組成了這繁華都市的獨特樂章。開羅人的性格也如這街道的特徵一樣「接地氣」,充滿了生機和活力。

我當晚在市中心解放廣場散步時,許多年輕人爭先走上前來與我打招呼聊天。這與海灣地區本地人對外國人的態度相比著實是不同。如果說體驗海灣地區的當地文化好似在冬天家中細品一小杯燙口的普洱茶,那麼體驗開羅則像在炎炎夏日大口喝下一罐冰鎮紅牛。

熙攘的街道,熱情的人。這是我對開羅的第一印象。

2. 埃及的社會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胸中脫去塵濁,自然丘壑內營,立成鄄鄂」。—董其昌《畫禪室隨筆》

在來到埃及之前,我在媒體上讀了許多關於埃及社會現狀的報道。2014年埃及政變後,軍政府開始在各大城市實施戒嚴和宵禁。埃及的經濟,尤其是旅遊業,在經歷了這些年的政治風波後一蹶不振。深陷在通貨膨脹和政治危機中,我想埃及人民的生活必然是水深火熱。

來到開羅後,我的觀察的確印證了新聞中的許多描述,但也給了我提供了許多新的視角。比如,所有政府機關和外國使館附近確實都是重兵把守。我所住的酒店與美國大使館一街之隔,使館外不僅日夜有軍隊站崗巡邏,而且曾經的好幾個入口如今全被高達數米的石頭牆所封閉,車輛和人員進出全靠一個通道。不僅是大使館,所有其它的政府機關也都是被高牆、鐵絲網、和持槍步兵把守著。

高牆內的開羅歌劇院(作者拍攝)

然而阿拉伯之春已經過去了七年,開羅的居民早已對此習以為常。柵欄之外,人們的生活依然有條不紊地繼續著。晚飯時間後,街旁的老人隔著柵欄與軍官們有說有笑,高牆外的解放廣場上一群小男孩們穿著薩拉赫的11號球衣追著皮球揮汗如雨,成雙結對的大學生們坐在草坪上吹著晚風乘涼。大多數士兵們都與我年紀相仿,很熱情地用阿拉伯語幫我指路。

雖然政治局勢依然不可預測,但開羅的居民們完全沒有我想像中的那樣膽戰心驚、草木皆兵。這一切讓心懷成見的我驚訝萬分。

作者與司機和導遊的合影

看來身臨其境真的不一樣。媒體就像望遠鏡,放大了圖像,但限制了視野。我之前對埃及社會的了解主要是通過專題學習和媒體報道,而這個放大和聚焦的過程需要定位和取捨,讓我忽略了其它的視角。

埃及社會確實存在許多待解的難題,許多與我聊天的埃及朋友們也都對國內近年來通貨膨脹的現狀表達了不滿。但他們中的絕大多數人心態都十分輕鬆,談笑間帶著埃及式的幽默。他們對未來並沒有持悲觀的態度,而這是我來開羅之前萬萬沒想到的。

雖然這次旅行時間短暫,我能看到的埃及也只是冰山一角,但僅僅這短短數天的經歷已經打破了我心中的許多成見,讓我發現了埃及社會的多樣性。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兩者缺一不可。也許這便是旅行的意義。

開羅街邊的書攤(作者拍攝)

3. 金字塔

與無數其他小孩子們一樣,我的童年充滿了對古埃及的遐想。對圖坦卡蒙的金面具和胡夫的金字塔的痴迷讓我一度立志要成為一名考古學家。如今想來,神秘的古埃及也許正是我對歷史熱愛的起點。因此,參觀金字塔當仁不讓地成為了我這次埃及之行的重中之重。

吉薩金字塔群坐落在尼羅河西岸的吉薩城,距離我入住的開羅市中心酒店開車僅需三十分鐘。離開酒店後不久,金字塔的輪廓便出現在我的視野中。四千六百年來,這幾座人類建築史上的奇蹟見證了無數個王朝的興衰。

直到14世紀英國林肯大教堂完工前,胡夫金字塔都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築。究竟是什麼令古埃及的法老們傾舉國之力投入如此浩大的工程?是為了滿足他們對來世的嚮往,還是為了向外界展示埃及雄厚的國力?

吉薩金字塔群外景(作者拍攝)

王者想要超越時間和生命,這無疑是人類文明史上永恆的主題。在這一點上,胡夫的金字塔與秦始皇的兵馬俑目的類似,都象徵了帝王對來世和永生的追求。

埃及學家們普遍認為,法老們修築金字塔的一個重要目的是為了使自己死後的靈魂順利「升入」來世,而金字塔中的陪葬品則是為了讓法老來世的生活與今世一樣尊貴。埃及法老的陪葬品之多,名目之細,與秦始皇陵不堪上下。

圖坦卡蒙在帝王谷的陵寢是至今為止發現的唯一保存完好的法老墓葬,其中陪葬品包括了無數的珍寶、首飾、純金權杖、象牙兵器、僕人模樣的木雕、寵物的木乃伊,乃至法老生前用過的床、梳妝櫃、椅子等......凡是法老在來世所需的一切,陪葬品中都應有盡有。

僅僅是這樣一位英年早逝、履歷平庸的君王,圖坦卡蒙的陪葬品就已經如此令人眼花繚亂。倘若拉美西斯二世等名垂千史的法老陵墓如今還完好,其中的陪葬品之奢華必然會讓我們難以想像。從金字塔的作用和陪葬品的特徵上不難看出,法老的陵墓象徵的是對生命延續的期待,是對來世生活的嚮往。

不僅王室是如此,許多古埃及貴族和平民墓室的陪葬品中都有著類似的主題。許多歐洲中世紀的宗教文學作品將死亡的過程描述為對今世苦難的解脫,而古埃及人則將來世看做今世美好生活的延續。這一巨大的反差從側面體現出了衣食無憂的古埃及人對生活狀態的滿足,以及古埃及社會在尼羅河滋養之下的繁榮與富饒。

貴族墓穴,埃及國家博物館(作者拍攝)

站在胡夫金字塔腳下,我和所有其他仰視塔尖的遊客一樣被古埃及人精湛的建築工藝深深地折服。在那個沒有起重機,沒有切石器,沒有鋼筋混凝土的年代,法老胡夫的建築師和工人們僅耗時十年就建成了這座由兩百三十萬塊切割精確的巨石所搭成的龐然大物。

更令人驚訝的是,這座建築已經在沙漠中矗立了四千六百多年,直到今日卻沒有發生任何的塌方事故,內部狹長的甬道在經歷了無數盜墓者和遊客通過後依然完好如初。如果沒有強大的社會組織力和生產力為基礎,無論法老胡夫有多麼堅定的決心也無法達成如此壯舉。究竟是一個多麼發達的文明才有能力建成如此浩大的工程啊!

胡夫金字塔內狹長的甬道(作者拍攝)

這讓我不禁聯想起前幾周在迪拜的經歷。如果說金字塔代表了埃及古王國時期社會的最高生產力,那麼迪拜塔則象徵了當今人類社會的最高生產力。相隔四千六百年,兩者既是各自時代全世界最高的建築,又是人類轉化自然資源為生產力的最完美體現:古埃及人在肥沃富饒的土地上建立了高度發達的農業社會,阿聯酋人用近乎無盡的石油金元吸引來了全世界的勞動力。

由此看來,在物質財富允許的基礎上打造超越實際需要的、有象徵意義的建築可能是人類的本性。同時,人類也許一直以來都對天空和高度有著近乎謎一般的嚮往和崇拜。這樣的崇拜一直紮根在人類意志的深處,並沒有因農耕文明到工業文明的過渡而消失。

迪拜塔內的標識:「從地球到天空」(作者拍攝)

當然,金字塔和迪拜塔的建築初始目的顯然不同。阿聯酋王室建迪拜塔是為了促進阿聯酋旅遊業的發展,而埃及法老建金字塔是為了自我靈魂的永生。但說到底,無論法老們的初始目的多麼神聖,都經不起現代社會「俗性」的洗禮。

無論是迪拜塔還是金字塔,在當今都成了中東地區最炙手可熱的旅遊景點。在「阿拉伯之春」前的2010年,有將近一千六百萬遊客來到埃及參觀,給埃及國民經濟創收125億美金。除了極少數一心要待在紅海度假村曬太陽的俄羅斯人之外,幾乎沒有人來埃及旅遊卻不去參觀金字塔。

胡夫金字塔也與巴黎埃菲爾鐵塔、羅馬斗獸場、和英國大本鐘一道成為了全世界人民眼中辨識度最高的幾大地標性建築。與其他的幾座地標不同,金字塔近乎完美的建築材料和工藝給後人省去了巨額的維護費用。可以確定地說,只要人類文明還在,埃及人民就能坐享法老們的「紅利」。胡夫當年絕對萬萬沒想到,自己的一個念頭竟然為子孫後代的幸福做出了如此長久而卓著的貢獻。

僅存的胡夫雕像(作者拍攝)

4. 埃及歷史的長久和多樣性

眾所周知,法老文明的歷史源遠流長。而它究竟有多長呢?法老文明從公元前三千一百年上下埃及統一起,歷經兩千八百年、三十個朝代,直到被亞歷山大大帝在公元前三百年征服才告一段落。兩千八百年相當於從春秋戰國時期到今日。

這意味著古埃及人在公元前三百年時看自己的歷史就如同我們如今看孔子的時代一樣,而建於公元前2500年的胡夫金字塔對於他們來說早已是古老的文物了。不僅與中國文明相當,法老文明的長度還超越了整個基督教文明史。法老文明如此的長久而不間斷,難怪古往今來如此多的人們都為它著迷。

獅身人面像(作者拍攝)

然而,法老文明僅僅是埃及文明開啟的第一個篇章。在近兩千多年的後法老時代,埃及這片土地還見證了無數個帝國和時代的興衰,融合了不同文明的精華。

以宗教為例,我在開羅參觀了數個埃及基督教教堂,還親眼目睹了埃及科普特基督教會的禮拜現場。基督教由耶穌門徒聖馬可在羅馬統治時期傳入埃及,如今信徒數量佔全埃及人口的百分之二十多。埃及基督教會講道用的是科普特語,一門用希臘字母寫下的法老時期的民間語言。

聽著這兩千年多年前的語言,看著身旁講著阿拉伯語的虔誠的埃及基督徒們,我彷彿坐上了時空穿梭車,眼前閃過埃及文明的各個片段。埃及文明的多樣性在此體現得淋漓盡致。

科普特教堂,相傳耶穌與聖母瑪利亞曾經在此居住過三個月。(作者拍攝)

不僅是宗教,埃及的歷史也充滿了多樣性。法老之後,來自波斯、希臘、羅馬、阿拉伯、土耳其、法國和英國的數個外來王朝為這片土地帶來了自身的文化特性。這讓人無法簡單確切地定義如今的埃及文化。在這個人類文明的十字路口,所有的文化既是外來的,又是本土的;既是古老的,又是全新的。

文明沒有國界,文明屬於世界。這是埃及五千年歷史的主題。

中東行小結

中東就好似一個萬花筒,能讓每個身處其中的人從中窺視數千年來人類文明的方方面面。 無論是科技進步還是社會革命,歷史近百年來的發展並沒有改變人與自然的關係,沒有改變人類對未知事物的崇敬與嚮往,更沒有改變人類社會複雜的多樣性。

如果說埃及象徵了中東過去的輝煌,那麼迪拜則代表了中東今日的活力。我想,就像它前五千年的歷史一樣,中東這個文明的十字路口將會繼續在未來給人類文明的土壤注入無限的養分。

今日主筆 王達維

美國西北大學大四學生,主修古典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東研究通訊 的精彩文章:

沙特對葉門荷台達地區進行報復性空襲 造成至少30人死亡
探尋國家治理模式,中東國家可以從伊斯蘭哲學中得到哪些啟示?

TAG:中東研究通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