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19世紀美國某州,大量女子找不到配偶,被逼向議會連名要丈夫!

19世紀美國某州,大量女子找不到配偶,被逼向議會連名要丈夫!

導讀:

於是,就有一個專家在《中國歷代房內考》一書中,以調侃的語氣,一口氣列舉了一夫多妻制度的種種「好處」……

各位親愛的讀者,不知道你們想過沒有,在今天這個高度發達的文明社會,一夫一妻制度作為文明時代開始的標誌之一,早已經成為了全世界範圍內普遍通用的準則。但是在非洲和亞洲的一些落後國家(如泰國),卻仍然流行著一夫多妻制,這種建立在男女不平等的基礎之上,嚴重壓抑女人天性的制度,為何能夠在幾千年內長盛不衰,甚至直到今天仍屢禁不止,其背後又有哪些不為人知的秘密呢?

於是,中外專家紛紛從不同的角度,對此作出解釋。我們來看看他們都說了什麼——一個叫做劉達臨的中國專家在《中國歷代房內考》一書中,以調侃的語氣,一口氣列舉了一夫多妻制度的種種「好處」:

第一:冬天不怕冷

有肉屏風可以禦寒。明代史學家陳繼儒就曾在《辟寒部》中記載到:「楊國忠於冬月,常選婢妾肥大者行列於前以遮風,蓋借人之氣相暖……」這就是著名的「肉屏風」的由來。楊國忠能想出這樣的法子,也是一絕。

第二:閨中枕畔情趣多

這種說法,似乎更加大膽。民國江介石就曾經頗為露骨的寫到:「不寒不暖二月天,一妻一妾正堪眠。鴛鴦枕上三頭並,翡翠裘中六臂連……方才得了東邊事,又被西邊打一拳。」這樣香艷的場面,估計也許正是現代很多人夢寐以求的。

等等等等……

當然,這位作家的筆調是風趣幽默的,並不能當真。而相反,西方一些專家的論調,卻要值得我們細細體會:

第一:無論男女,都是單婚而多戀的。即使大家都願意擁有一次婚姻,也不妨礙他們那顆想要和諸多異性保持戀愛的那顆蠢蠢欲動的心。雖然在當今社會,一夫一妻制度早已為大多數人所接受,但是真正篤守一夫一妻制度的男人卻相當少見。所以既然如此,一夫多妻制度無疑也是一種可供選擇的婚姻制度。

第二:男女性別比例嚴重失調時,一夫多妻制度可以有效提高女性的幸福指數。在清代的《點石齋畫報》中就曾經記載過發生在19世紀美國馬薩諸塞州的這樣一件事:

西例重匹偶,雖貴為君相,無置妾媵者。於是乎女多男少之國大受厥累矣。美國北方有一省地名麻薩硃色,其民數男一女,幾患不在娶而在嫁。近有怨女一百六十二人聯名秉請議政院革除禁例,准令男子廣置姬妾......(她們)永不妒寵......但終身有託,雖賤列侍婢,辱備箕帚......」

上述文字,翻譯過來的大意是,(當年)當地男少女多,致使大量女子找不到丈夫。於是有女子聯名上書議會,希望能實行一夫多妻制度。

由此可見,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有他的合理性,任何問題也都不是絕對的,都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歷史也是一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郝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史上最美女漢奸,臨刑前從衣服中掏出一樣東西,立刻無罪釋放

TAG:小郝說歷史 |